吳同甲故居位於泰州市海陵區城北南通路236號。故居南向,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新中國成立初期興建南通路時,拆除大門、儀門及部分房屋,留下廳屋、堂屋及樓屋3座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同甲故居
- 地理位置:泰州市海陵區
- 年代:清道光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人物介紹,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廳屋圓作,當心間梁架結構抬梁式,為5架梁前後加單步梁,用材較大;堂屋偏作,當心間梁架結構穿斗式,中間立中柱,柱兩側為帶有弧形的月梁,柱下墊木礎,屋面用方木椽,採用了一些蘭蒸歸明式建築的做法,在泰州清道光時期的民居建築中較定翻良巴為少見。廳屋在東側,後有天井。天井北有1座2層樓屋。樓屋的屋面東西山牆處建有馬頭高牆,上下面闊各3間,樓梯在東南,樓上地面前低後高。
吳氏住宅後易主沈氏,由於房主是泰州知名商人,所存房屋質量尚好,青磚黛瓦,硬山屋面,平房後蓋樓,前低後高,頗具時代特色,被列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吳同甲故居因面對南霸請府通路,原廳屋曾被改作商業店房,樓屋則改為旅店客房,變為城北地區較為著名的“和平飯店”。用途變更後,原建築風貌已面目全非,難窺舊貌。2010年起,城北破橋與揚橋之間的城北地段,實施舊城改造,大片舊民居房全都拆除,但保留了吳同甲故居。2014年起,海陵區住建局對吳同甲故居,進行了全面修復重建,並依照原有布局,恢復大門與儀門等,其將成為城北地區舊城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地理位置
吳同甲故居位於泰州市海陵區城北南通路236號。
人物介紹
吳同甲(1861-1928),蘭市設再字棣軒,清末泰州人,祖籍江蘇高郵。少時受教於外祖父劉熙載,以宋學為宗。劉熙載是我國清代著名的文學家、經學家和文藝評論家,著述豐厚,尤以《藝概》影響最大,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藝評論的集大成者。清光緒五年(1879),吳同甲應舉,次年成進士,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歷任山西、河南、貴州、希促抹廣東等地主考。光緒三十年署安徽提學使,不久實授提學使。
晚年吳同甲回到泰州後,改號為“葦塘”,從此再不進入官場,只與當地文人詩酒往來,以教授蒙童識字消遣度日。吳同甲生性耿直,又嚴於律己,即使書寫便條,也要用獄辯端正小楷,一筆不苟。還擅長醫術,為人看病,必步行到病屑蘭料家,盡心盡力,不厭其煩。他生活十分儉樸,去世後家中只有敝衣殘書而已,在泰州民間留下不少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