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吉昌

吳吉昌

吳吉昌是山西聞喜縣人。他長期致力於探索棉花豐產規律,先後創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項棉花栽培新方法和“雙稈棉”、“多稈兩層”新株型棉,為提高棉花產量、解決棉花脫蕾落桃問題作出重大貢獻。1992年12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吳吉昌逝世,享年8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吉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西聞喜縣
  • 出生日期:1910
  • 逝世日期:1992-12-24
  • 職業:農業學家
  • 主要成就:全國勞動模範
人物簡介,突出貢獻,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吳吉昌(1910.6.24——1992.12.24)
聞喜縣東鎮涑陽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涑陽村黨支部書記,東鎮公社副書記,聞喜縣委常委、聞喜縣科委主任,科協主席,運城地區科協副主席,山西省棉花研究所副所長,晉中地委棉花顧問,山西省棉花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棉花學會常務理事,第三、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科學大會主席團成員,他的棉花科研獲得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被譽為農民科學家。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197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他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獲得金質獎章。

突出貢獻

吳吉昌的家在山西省聞喜縣東鎮公社涑陽大隊。這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在科學上具有一種頑強的探索精神。人們說,沒人去的地方,吳吉昌也要闖三回。他在植棉技術上先後探索創造了“冷床育苗”、“芽苗移栽”等九項科研成果,《人民日報》曾發表過社論,推廣他的經驗。由於他對祖國的貢獻,毛主席和周總理曾多次接見過他。他回到家鄉,立即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和周總理交給的任務,並組織民眾進行了直播、移栽、套種等各種對比試驗。吳吉昌日夜在棉田裡觀察研究,連吃飯都端著碗蹲地低頭。
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吳吉昌受到了近百次的批鬥。在恐嚇和辱罵聲中,他始終不屈地回答:“我研究棉花,一不圖名,二不為利,我是在完成周總理給我的任務!” 林彪反黨集團被歷史的洪流沖走了。1973年2月,吳吉昌的冤案終於得到平反,他恢復了黨的組織生活,擔任了涑陽大隊革委會副主任。
“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後,吳吉昌獲得了徹底解放。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他努力攀登科學高峰,繼“一株雙稈”之後,又培育出一種“多稈兩層”新株型的棉花
1977年的8月,中國農林科學院組織十三個省市的近百名科學家和植棉能手來涑陽參觀。他們走進兩畝“多稈兩層”棉花試驗田,都不肯出來了。他們有的數苗,有的數桃,有的掏出皮尺來量果枝節間的距離。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上萬株棉苗,每株上面長多少果枝、結多少桃,每個桃長在什麼地方,好像都是經過人們巧裝布置一樣。
人們看到,這種株型的棉花,上下兩層都能充分利用光照,中間通風,平均每株成桃28.3個,比“一株雙稈”棉增加五至六個桃,比單株棉增加十一個桃。這是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成就。在解決棉花脫蕾落桃這個科學難題上,吳吉昌已經從栽培體系方面闖出了一條道路。大家興奮地跟吳吉昌握手,熱烈祝賀說:“毛主席指示要解決脫蕾落桃問題,你算是把它抓住了。”
在紀念周恩來總理誕辰八十周年的日子裡,吳吉昌作為五屆人大代表參加了這次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盛會。這個六十九歲的老人聽了中央領導同志的報告,心情十分激動。他說,現在離周總理交給我完成任務的時間還有八年,我決心提前五年,攻下落鈴關,實現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的遺願。
老勞模吳吉昌(左一)老勞模吳吉昌(左一)
吳吉昌已被邀請出席即將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他對祖國科學事業的貢獻是可貴的,但更可貴的是他對黨的感情,是他那種無私無畏,自覺為革命事業獻身的精神。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莊嚴使命,在迫害面前,他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他不灰心。他在經歷一次又一次打擊之後,倒下去爬起來,永遠是“啥也別想擋住俺”這么一句話。在烏雲密布、群魔亂舞的日子裡,這個純樸的老農,昂首挺立,用自己的行動為人們譜寫了一首悲壯的正氣之歌!
吳吉昌1959年以來,先後創造和運用了“冷床育苗”、“一窩雙株”、“巧留油條”、“芽苗移栽”、“棉麥套種”、“計畫整枝”、“一株雙桿”等14項植棉技術,為棉花全苗壯苗,早發穩長,增蕾保桃,減少脫落,穩定高產提供了可貴的經驗。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吳吉昌的植棉經驗,他5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5年2月和1966年1月,周恩來總理兩次接見了他,親自交給他研究棉花少落桃和不落桃的任務。
他的植棉技術在北方廣大棉區獲得推廣。進入晚年,仍然牢記周總理的囑託,堅持研究,堅持試驗,堅持植棉,科研人員的幫助下,他的棉花試驗田,蕾鈴脫落率由1978年的40%下降到1979年的35%以下,畝產皮棉125.9公斤。進入古稀,體弱多病,但他仍然堅持棉花試驗,到各地傳授植棉經驗,深受民眾愛戴。人民日報<<為了周總理的囑託>>介紹了主要事跡。

人物評價

吳吉昌是從山西省聞喜縣涑水河畔棉花地里走出來的普通棉農,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後創造出“冷凍育苗”、“芽苗移栽”等十多項植棉新技術。《人民日報》曾為他發表了題為《棉花栽培史上的一場革命》的社論。他的科研成果,使他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科研成果獎,被黨和國家譽為農民科學家。1979年12月,國務院授予他“全國勞動模範”的光榮稱號,並頒發金質獎章。
1965年2月和1966年1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曾兩次接見吳吉昌,要他研究棉花蕾脫落問題。從此,這個伴隨共和國走過貧困、劫難和光榮的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託,為了棉花事業,他用自己的心血,燃燒自己的靈魂,為棉花高產、穩產傳遞著不屈的意志和不泯的精神。
吳吉昌不圖名、不圖利,一心撲在棉花上;吳吉昌在困難面前不彎腰,日日夜夜搞試驗;在“四人幫”猖狂時,吳吉昌“棒打不低頭,銀花遍地開”。是何等力量支持著吳吉昌?是什麼精神鼓舞著吳吉昌?經過穆青一次次訪問,一回回交談,一年年往來,穆青終於揭示出其中的奧秘,他以這位神奇的棉花老人的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凝成了一串串文字,寫出了吳吉昌和他的《為了周總理的囑託》 。
吳吉昌生前曾先後到山東、山西、河南、湖北、江蘇陝西上海、北京、唐山地震災區傳授植棉新技術,親自給數以萬計的棉農講解、示範。他已把周恩來總理交給他時的棉花蕾鈴脫落率的70%-80%,減少到30%以下。吳吉昌帶著對周總理的囑託圓滿地走了。
如今,為吳吉昌的棉花事業和他不泯的精神的傳遞添薪的穆青社長也離開我們快滿四周年了。穆青和吳吉昌這兩位人民的赤子,他們的不朽業績和可歌可泣的友誼,時刻啟迪著和鼓舞著我們,做人要永遠“堂堂正正,別無所求”。
植棉專家吳吉昌在大會主席台上植棉專家吳吉昌在大會主席台上
1992年12月24日,吳吉昌因患重感冒突然病情惡化,不幸逝世,享年83歲。1993年1月3日,聞喜縣委、縣政府在聞喜為他召開追悼會,穆青委派高長富帶著他寫的兩副輓聯趕到聞喜。其中的一副輓聯上寫道:“謀求老百姓的幸福沐雨櫛風披星戴月一生艱辛從不謀私逐利;為了周總理的囑託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滿腔心血付與棉樹銀花。”對吳吉昌的一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吳吉昌雖然逝世了,但他那種為了真理、為了祖國的科學事業、為了黨和人民的重託‘啥也別想擋住俺’的革命精神,永遠教育和鼓舞著我們披荊斬棘。”涑陽村現任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趙奮子說,“涑陽村有680畝耕地,人均耕地僅0.8畝。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種棉花的越來越少了,大部分勞力都在‘海鑫’打工。吳勞模為我們國家作出過巨大貢獻,為涑陽人謀了福利,是涑陽村的巨大財富,我們應該好好地珍惜這寶貴的資源。新農村建設中,村里建起了以吳吉昌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德育教育基地,發展紅色旅遊,大力弘揚吳勞模的偉大精神。這是涑陽村搞好新農村建設的特色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