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勉起義

吳勉起義

吳勉起義是明初洪武年間湘、桂、黔邊區的侗族人民,在吳勉的領導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武裝抵抗起義。起義共分為兩個時期,時間持續8年,從洪武十一年至十八年(1378—1385年)。雖然堅持八年之久的起義最終失敗,但他的英雄事跡卻被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傳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勉起義
  • 外文名:wumian peasant revolt
  • 起義始末:公元1378—1385年
起義始末,吳勉簡介,

起義始末

明初洪武十一年至十八年(1378—1385年),湘、桂、黔邊區的侗族人民,在吳勉的領導下,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武裝抵抗起義,據史籍記載和社會調查資料說明,這次起義的中心地區是五開洞(即今黎平一帶)。活動範圍在今之貴州黎平從江、榕江、錦屏、天柱、三穗、岑鞏、劍河、鎮遠、廣西三江、龍勝、融水、湖南的靖縣、通道、新晃、芷江、會同、綏寧、武崗等地。
這次起義分為兩時期,前期是洪武十一年(1378年)六月,吳勉在五開發動武裝起義,一時間勢如竹破,直搗靖州、零溪等地,在九里崗擊敗靖州衛守兵一千三百餘人,打死指揮使 過興父子,之後明王朝派辰州衛指揮楊仲名為總官前往鎮壓。因寡不敵眾,吳勉率部回師五開,在黎平茅貢的流黃、高近、寨頭一帶的深山密林中繼續活動。
洪武十八年(1385年)六月,思州(今岑鞏縣)侗族諸部發動武裝抵抗起義,吳勉經過幾年的串連與組織民眾,再次舉行更大規模的武裝反抗。這是武裝起義的高潮階段,吳勉在鬥爭初期取得節節勝利後,聯合諸侗各部自稱“剗平王”,古州(榕江)一帶十二長官司均回響之,其隊伍迅速發展“號二十萬眾”,聲勢震驚整個侗族聚居的湘、桂、黔邊區。據《黔記》卷三十五《信國公湯和列傳》說:“洪武十八年六月,蠻酋吳奤兒(即吳勉)倡亂,稱剗平王,古州十二長官司悉應之,號二十萬眾,靖州衛遣兵擊之,不利,遂進副靖州,指揮過興御之九里崗,敗績及其子忠皆死。秋八月,楚王親往,上許之,以信國公湯和充總兵官,佩征虜將軍印,江夏侯周德興都督同知湯禮皆充副將軍……於是,楚王率其護衛兵校六萬五百人,合信國公所統士兵號三十萬,九月師至辰州衛,逐發上黃,於是湘苗十長官司相繼降。楚王勞之,令還洞,使發其丁壯供餉,不如令者,剿滅之。冬十月,率兵過銅鼓,次十萬坪,分四道約期會,古州、湖耳諸 蠻頑抗 ,遂遣諸將乘夜搗其巢。旦日,王至銅鼓督戰,盡毀其柵砦,殺獲四萬餘人,至屈團頓寨而還,既施以計誘擒吳兒及其子孫,悉送京師斬……“。
《明實錄·太祖洪武實尋》卷175載:“洪武十八年九月乙亥(1385年10月30日)洞(侗)蠻吳面兒等逆寇古州,命楚王楨同征虜將軍信國公湯和等進兵剿捕”。同上書卷176稱:“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卯(1385年11月29日)征虜將軍信國公湯和等進兵古州,分遣將士討上黃諸洞,以計誘擒吳面兒,械送京師誅之,諸洞悉平。凡俘獲九溪等處蠻僚七萬餘人。尋詔楚王楨還國,和等仍駐兵撫輯其民。”

吳勉簡介

吳勉 (1334-1385)侗族,元朝末年五開衛(今貴州黎平)人。反抗軍領袖。明朝初年,由於明廷對侗族地區進行武裝征服,肆意蹂躪,殺戮掠奪當地人民,施行"拔軍下屯,拔民下寨"的殖民政策,插標占地,把侗、苗人民驅趕到窮鄉僻壤,激起了侗、苗人民大規模的武裝反抗運動,一時風起雲湧,席捲"八洞"。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六月,終於爆發了以吳勉為首的武裝抵抗起義。義軍發展到20萬人,占領了湘黔桂邊區廣大地區,吳勉被舉為"剷平王"。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廷集30萬大軍進剿。上黃一戰,內奸背叛,起義軍失利,四萬餘人慘遭殺害,吳勉及其子吳祿被俘,被解送京師南京就義。堅持八年之久的起義失敗了,但他的英雄事跡被侗族人民世世代代傳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