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清朝晚期
吳兆麟,字畏三,號寬元,譜名錫敏。鄂城(今鄂州市)葛店岳陂村吳家畈人。家業農,父親以種菜為生。16歲入
武昌工程營當兵,次年考取隨營將校講習所。1900年,考入工程營代表。1905年參加“日知會”,任該會幹事及工程營代表。1906年在工程專門學校畢業後,以第一名考入湖北參謀學堂。他參加了1906年及1908年河南彰德、安徽太湖兩次秋操,並手編各秋操紀事,還編著了《戰術實施》、《參謀旅行》等兵術書籍,被印發各軍參閱。1909年,以最優等生畢業於參謀學堂,仍回工程八營任左隊隊官。
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10日夜,
武昌城爆發了大規模的新軍起義。當首舉義旗的工程八營士兵搶占
楚望台軍械庫後,發現自己的行列中並沒有稱職的指揮者。因為以孫中山為“共和”的湖北革命黨人,雖然在新軍中進行過多年的發動工作,但這一天卻事起倉促,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和
共進會主要領導人全不在起義現場,
劉復基已犧牲,
孫武被炸傷,
劉公生病,
蔣翊武在逃,
劉英遠在外縣。處此關鍵時刻,群龍無首的起義士兵,公推在楚望台當值的左隊隊官吳兆麟為臨時總指揮。吳平時頗得軍心,受任之初,以不得濫殺和服從命令兩事相約法,隨後作出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待炮隊從中和門進城,以工程營為首,會同起義各標營士兵,於10日夜間向湖廣總署發起攻擊。經一夜激戰,攻下督署,11日清晨,革命軍占領
武昌全城。
當日中午,在
咨議局召集聯席會議,商討組織
軍政府,起義者自認聲望不足服從,欲推原
協統黎元洪為都督,黎不允,後經吳兆麟以總指揮身份提議公舉黎為都督,
湯化龍為民政總參長。
軍政府成立,吳兆麟任
謀略處謀略,第一協統領、參謀部副部長、部長。黃興來鄂後,吳兆麟陪同到漢陽、漢口布防,幫助辦理軍中一切事宜。漢陽失守,黃興去滬,戰時總司令職先由蔣詡武代理。蔣、吳共籌武昌防守事宜,不久,黎元洪潛走葛店,武昌危城,全靠吳兆麟支撐,戰時總司令一職,遂由吳一人擔任。
12月17日,黎元洪被舉為大元帥,任命吳兆麟為鄂軍參謀總長兼第五鎮統制。
民國期間
民國成立,1912年元月9日,吳兆麟任北伐第一軍總司令,元月13日,吳兆麟任鄂軍參謀總長。後調北京。1912年9月北京政府授吳
陸軍上將,勛二位,又頒授
大綬嘉禾章,
文虎章,一度任北京將軍府將軍。目睹北京政府之所為,袁丗凱野心勃勃,
黎元洪不足有為,對黨人也喪失信心,遂退出政壇,解甲歸田。後從事社會公益事業,1922年,督修
樊口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閘,開闢月河,築王唐黃堤等水利工程,風餐露宿,不辭勞苦,三年時間,使工程告竣,變水害為水利。
抗戰期間
抗日戰爭時期,武漢淪陷,吳兆麟因素患哮喘,困居武漢讀經自遣。日本侵略者知其素著聲望,誘以出任偽軍總司令,偽湖北省政府首席參議,均遭吳拒絕。日人無奈,將其軟禁。吳兆麟面對山河破碎,國難當頭,心情悲憤難抑,哮喘病加劇,於1942年10月17日飲恨而逝。重慶國民政府明令褒揚並予公葬。
個人作品
遺著有《太湖秋操紀實》、《戰術實施》、《辛亥武昌革命工程第八營首義始未記》及起義時期文電底稿和日記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