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哲

吳作哲(1723~?)字旦庵,號川源先生,康縣寺台鄉吳家斜坡人,原籍階州吳家道(今武都漢王),其父吳徽因家貧,於清雍正年間遷居今本縣寺台鄉剪子河壩庵房山,住在一間茅草房內。吳作哲就出生在這間草房裡,故成人後自字旦庵。清乾隆初年間於椒樹坡修建新居,因吳氏獨家,後改稱吳家斜坡。

基本介紹

  • 本名:吳作哲
  • 字號:字旦庵,號川源先生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康縣寺台鄉
年少好學,勤勉為官,離職守孝,遠赴廣東,

年少好學

吳徽對兒子作哲視如掌上明珠,勤耕苦作,精心撫養。吳作哲聰明善讀,但家境貧苦,在極困難的條件下,他發奮苦讀,吳徽失妻儘量節衣縮食供兒子求學。吳作哲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成為廉潔奉公、學識淵博的人才。
乾隆六年(1741年),吳作哲19歲,參加階州州試,成績優異。乾隆十八年(1753年)他31歲,再次上省城應試,終於考中舉人。但中舉後,一連幾次上京會試都落第而回。後經州推薦,他出任了狄道(今臨挑縣)教諭。

勤勉為官

在任狄道教諭期間,他勤奮施教,選薦賢才,成績卓著,1766年在他44歲時被選送京城,升任雲南武定州祿勸縣知縣。吳作哲一到任所,祿勸縣正遭大旱。災荒所及,餓殍已時有目睹。初到任所的吳作哲一面呈稟朝廷和上級官府,一面則果斷地開倉賑濟饑民,這一果敢行為,贏得了祿勸縣人民的讚揚。從此“吳青天”的美名傳遍全縣。《吳文林壽帳序》雲:“先發後聞,此非俗吏之所能為,欲為之而亦不敢也。”
吳作哲在祿勸縣作官12年,使祿勸縣年年豐捻,人民安居樂業。

離職守孝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吳作哲56歲時,因家父逝世,離職回家守孝。祿勸縣許多百姓一聽“吳青天”要走,不約而同齊集縣衙相留,有的還痛哭流涕。
吳作哲守孝三年後,又逢大兒鵬翮病故,他強忍著心中的傷痛,料理好喪事後,又赴朝廷聽侯調用。

遠赴廣東

這次吳作哲被派遣到廣東鎮平縣任知縣。鎮平縣小人多,加之捐稅繁重,每年生產的糧食不足半年之需,其餘所需糧食多仰賴浙閩運來。糧價高得出奇,人民極端困苦。吳作哲到任後,鼓勵生產自救,採取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措施,連年獲得豐收。
人民得以溫飽,他又著手興辦書院,振興教育。一有空閒,他便去書院視察,親自批閱生員文章,講授經書典故,指導生員讀書作文。《吳文林壽帳序》贊雲:“公之蒞鎮也,才二年耳,而時和年豐,士民蒸蒸向化,如春之陽,如冬之日……”。
吳作哲一生著作較多,但屢遭兵燹,現已蕩然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