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蕭學校

吳伯簫 百科名片 吳伯簫 吳伯簫(1906-1982) 原名熙成,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文化大革命”中被開除黨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寫作》主編、中國寫作研究會會長等職,並參加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領導工作。1981年10月,出訪英國,不久,當選全國文聯理事。1982年8月病逝。目錄概況 人生經歷 婚姻 作品風格 主要成就 人物事跡 故居 著作書目

基本介紹

  • 本名:吳伯蕭
  • 出生時間:1906年03月13日
  • 去世時間:1982年08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化大革命”中被開除黨籍
概況,人生經歷,婚姻,作品風格,主要成就,人物事跡,故居,著作書目,

概況

吳伯簫 (1906年03月13日——1982年08月10日) 原名熙成,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1906年出生 於萊蕪吳花園村(今屬萊蕪市萊城區)一半耕半讀富裕家庭。7歲從父讀書。1919年考入曲阜師範學校,任學生會幹事。五四運動期間,參加罷課,查日貨,宣傳民主與科學等活動。1924年夏師範畢業後,經同鄉介紹,到孔府家館任英文教師。1925年夏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開始文學創作。期間,參加群新學會,秘密閱讀《共產主義ABC》 《夜未央》等書刊,在京報副刊發表《白天與黑夜》、《塾中雜記》等文,發表在《京報》、《晨報》上。後來又寫了《羽書》、《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書》集子裡。與曹未風、成啟宇合辦《煙囪》雜誌,共出版10期。1931年夏畢業後,在青島大學校長辦公室任事務員,結識聞一多、洪深、老舍、王統照、孟超等,常定期聚會交流。1935年,任濟南鄉村師範教務處主任兼國文教員。暑假期間回到青島,與老舍、王統照、洪深、臧克家、王亞平等創辦《避暑錄話》。“一二九運動”後,為使學生免遭軍閥迫害,力主提前放假,組織學生回家鄉宣傳抗日救國。1936年,任萊陽鄉村師範校長。抗日戰爭後參加革命,1938年4月,長途跋涉到達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結業時,毛澤東同志為他題詞“努力奮鬥”予以勉勵。11月,任八路軍總政治部抗日文藝工作組組長,赴長治一帶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參與編輯《文藝突擊》,併兼任中國女子大學教師。194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邊區政府教育廳任中等教育科科長。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聆聽毛澤東同志的講話,進一步確立了為工農兵服務的思想。1945年11月,任華北聯合大學(駐張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東北大學(駐佳木斯)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文學院副院長、副教務長。1949年7月,在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上被選為文協委員、秘書長。解放後,他主要從事語文教材編審的領導工作,長期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並堅持散文創作。1951年,任東北教育學院(今瀋陽師範大學)副院長。1954年春,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參加編輯《文學》課本,兼任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所長,並負責《文藝學習》《語文學習》諸刊物編輯出版工作。 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國參加海涅學術會議。六○年代初,正值我國三年困難時期,應《人民日報》的要求,吳伯簫同志先後寫了《北極星》、《記一輛紡車》、《歌聲》等二十多篇散文,後收為集子《北極星》。在這些散文中,作者熱情宣傳了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和作風,歌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激勵人民戰勝困難,奪取新的勝利。這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濃郁的時代色彩,並有著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文化大革命”中被開除黨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寫作》主編、中國寫作研究會會長等職,並參加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領導工作。1981年10月,出訪英國,不久,當選全國文聯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吳伯簫畢生傾注於文學創作和教育事業。 舌耕筆耘, 成果豐碩,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書》《煙塵集》《黑與紅》《潞安風物》《北極星》《出發集》《忘年》等文集;譯作有海涅的《波羅的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吳伯簫散文集》。 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了《吳伯簫選集》。

人生經歷

1906年出生於萊蕪吳花園村一半耕半讀富裕家庭。7歲從父讀書。14歲考入曲阜師範學校。1924年夏師範 畢業後,經同鄉介紹,到孔府家館任英文教師。1925年夏考入北京師範大學。1931年夏畢業後,在青島大學校長辦公室任事務員,結識聞一多、洪深、老舍、王統照、孟超等。1935年,任濟南鄉村師範教務處主任兼國文教員。暑假期間回到青島,與老舍、王統照、洪深、臧克家、王亞平等創辦《避暑錄話》。1936年,任萊陽鄉村師範校長。1938年4月,長途跋涉到達延安,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1月,任八路軍總政治部抗日文藝工作組組長,赴長治一帶工作。1939年,回到延安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參與編輯《文藝突擊》,併兼任中國女子大學教師。  194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邊區政府教育廳任中等教育科科長。1942年5月,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聆聽毛澤東同志的講話,進一步確立了為工農兵服務的思想。1945年11月,任華北聯合大學(駐張家口)中文系副主任。不久任東北大學(駐佳木斯)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文學院副院長、副教務長。1949年7月,在全國第一次文代會上被選為文協委員、秘書長。解放後,他主要從事語文教材編審的領導工作,長期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並堅持散文創作。1951年,任東北教育學院(今瀋陽師範大學)副院長。1954年春,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參加編輯《文學》課本,兼任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所長,並負責《文藝學習》《語文學習》諸刊物編輯出版工作。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國參加海涅學術會議。六○年代初,正值我國三年困難時期,應《人民日報》的要求,吳伯簫同志先後寫了《北極星》、《記一輛紡車》、《歌聲》等二十多篇散文,後收為集子《北極星》。在這些散文中,作者熱情宣傳了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和作風,歌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激勵人民戰勝困難,奪取新的勝利。這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濃郁的時代色彩,並有著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文化大革命”中被開除黨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寫作》主編、中國寫作研究會會長等職,並參加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領導工作。1981年10月,出訪英國,不久,當選全國文聯理事。1982年8月病逝。

婚姻

散文家吳伯簫因受“五四”思潮影響,青年時期即具有很強的反抗封建禮教的意識,在婚姻問題上,是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叛逆者。  1925年夏,本在曲阜擔任第七十七代衍聖公孔德成英文教師的吳伯簫,經同鄉王子英支持和幫助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就讀。不久,他被父母召回萊蕪老家結婚。這門親事完全是由父母包辦的,新娘劉氏系本縣片鎮村人,其父與吳伯簫的父親吳式聖是同學好友。當時年僅19歲的吳伯簫根本不同意這門親事,曾以非常氣憤的口吻申辯:“這種婚姻沒有任何感情可言,就像走在路上碰上一個人,不說話就結婚,能行嗎?”父母勸他、強迫他,他始終堅持自己的主見,死不同意。在洞房花燭之夜,他先是對女方講道理,繼而爭吵,兩人始終沒有同床。婚後第三天,他便忿忿地辭別家人,返回北京。  1931年夏,吳由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曾專程回家辦理離婚事宜。為了取得社會輿論的支持,他還特意在離家不遠的萊蕪縣城東關大集上張貼了一張油印小報,宣傳封建倫理道德的危害和父母包辦婚姻不好的道理,以示自己提出離婚的正當理由。此後,他被推薦到青島山東大學校長辦公室任事務員,此間結識了青島女子中學高中學生郭靜君,並與之相愛,1937年與郭結婚。  不過,吳與劉氏離婚後,劉並未離開吳家改嫁他人,而是一直在吳家料理家務,照顧吳伯簫的父母,直到吳的父母亡故。吳伯簫與郭靜君結婚後,仍不斷給家裡寄錢,以貼補他們的生活。

作品風格

吳伯簫的散文不論是懷念延安生活,還是傾述對社會主義的熱愛,都宣揚了繼承革命傳統,促人積極向上 的主題。  吳伯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從“一枝一葉”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見大,從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內涵。如《記一輛紡車》中,從“農村用的手搖紡車”引伸出“與困難鬥爭,其樂無窮”的延安精神。  吳伯簫一般不即興成文,而是積累了一段時間的感情之後,再回過頭來,追述從前的經歷。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敘述下蘊藏著深厚的情感,象他親身經歷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後才寫成散文的。這樣寫成的作品,經過一番回味、洗鍊之後,浮光掠影變得清晰明確,片面感受便匯成了完整的印象。

主要成就

吳伯簫是我國卓有成就和深具影響的散文家,1925年在北京求學時開始創作,第一部散文集《街頭夜》因"九o一八"事變未及出版。在山東任教七年中散文創作趨於自覺,《山屋》、《島上的季節》、《馬》、《說忙》、《羽書》、《我還沒見過長城》成為現代名篇,被當代評論家認為開創了現代散文的"豪放派",1931年,以《羽書》為名在上海出版。延安時期寫的戰地通訊由於發表在《抗戰文藝》《大公報》等大型報刊,在大後方產生較大影響,這些作品後收入通訊報告《集潞安風物》、《黑紅點》。同時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抒情散文《論忘我的境界》、《客居的心情》、《說日常生活》、《山野的桃花》等,表現了吳伯簫對生活的深度思考,應視為吳伯簫散文中的精品。在東北時期散文創作較少,代表性篇章有《出發點》、《向海洋》。《書》、《范明樞先生》等,後出版《出發集》。60年代初期創作的以表現延安生活的名篇《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歌聲》、《窯洞風景》以及《難老泉》、《"早"》被收入散文集《北極星》。在新時期以創作了《天涯》、《忘年》等佳作,1982年出版了最後一部散文集《往年》。吳伯簫逝世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吳伯簫散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兩卷本《吳伯簫文集》。

人物事跡

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書》、《煙塵集》、《黑與紅》、《潞安風物》、《北極星》、《出發集》、《忘年》等文集;譯作有海涅的《波羅的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吳伯簫散文集》。  師範大學讀書時即開始文學創作,寫了《白天與黑夜》、《塾中雜記》等文,發表在《京報》、《晨報》上。後來又寫了《羽書》、《馬》等,收在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羽書》集子裡。抗戰後參加革命,1938年到延安,曾任陝甘寧邊區文化協會秘書長。他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擔任過東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解放後,他主要從事語文教材編審的領導工作,長期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並堅持散文創作。  六○年代初,正值我國三年困難時期,應《人民日報》的要求,吳伯簫同志先後寫了《北極星》、《記一輛紡車》、《歌聲》等二十多篇散文,後收為集子《北極星》。在這些散文中,作者熱情宣傳了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和作風,歌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激勵人民戰勝困難,奪取新的勝利。這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濃郁的時代色彩,並有著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故居

在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吳花園村的西南角,有一個不起眼的四合小院,這就是我國已故著名散文作家、 教育家吳伯簫的故居。  吳伯簫曾居住過的這座宅院,最早系祖父吳漢祥所建,有東屋兩間、西屋兩間、南屋三間(其中西頭一間為吳伯簫臥室),北屋五間。當時,除南屋為瓦房外,其餘均為民間俗稱的“馬褂子”屋。’該宅院南屋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時,吳伯簫之三弟吳熙振重新翻修。萊蕪戰役期間(1946年),因該宅院北屋被燒毀,南屋西邊一間的西山牆和東邊兩間屋頂曾遭炮擊,故於1947年時重新修繕。1982年,該宅院戶主吳熙振將原大門改建成農村普通門庭,並將原草房的北屋前坯牆改成了磚牆,房頂換上了大瓦,將南屋小瓦也換成了大瓦。

著作書目

《羽書》(散文集)1941,文化
《黑紅點》(散文集)1947,東北
《潞安風物》(報告文學)1947,香港海洋書屋
《出發集》(散文集)1954,新文藝
《煙塵集》(散文集)1955,作家
《北極星》(散文集)1993,作家
《忘年》(散文集)1981,百花
《吳伯簫散文選》1983,人文 翻譯書目
《波羅的海》(詩集)德國海涅著,1957,新文藝
吳伯蕭學校。以吳伯蕭命名的學校,位於萊蕪一中心汽車站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