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仲珠

吳仲珠,字純夫,別號侯山,是一位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家。在明代,莆田官辦的縣學、府學不少,民間也有許多私塾。

基本介紹

  • 本名:吳仲珠
  • :純夫
  • :侯山
  • 所處時代:明
  • 出生地莆田
身份,生平,弟子,

身份

明代中葉,莆田就出了一位蜚聲海內外的教育家吳仲珠。

生平

吳仲珠,字純夫,別號侯山。他自幼穎敏,七八歲入書塾讀書,能日誦幾千字的文章,塾師以為神童,讚不絕口。他15歲時被家人送到按察司僉事楊琅家讀書,後來又送他到涵江太常寺卿陳音家就讀。楊、陳兩位公卿家中藏書極多,吳如魚得水,博覽群書;遇著不解之處就虛心請教,凡事求真求透。故此,他寫起文章來每每有新穎獨到之處,且下筆迅捷,文采神動。楊、陳兩位公卿見了,都讚嘆地說:“奇才奇才啊,小小年紀,才思敏捷,文章老到。”竟和他結成忘年交。
明成化初吳仲珠中舉,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他與從侄吳谷同登進士,授浙江義烏縣令。下車伊始,他就頒行了許多寬民便民條令,同時,嚴禁下屬胥吏營私舞弊。一切政事自己親自過問,狠狠剎住了手下吏員長期濫用職權。盤剝百姓的歪風,受到了該縣百姓的交口讚譽。但有一些奸猾的胥吏見吳縣令一來,自己毫賂難得,心中極為怨忿。就找碴子,造事端向某御史誣告吳仲珠。這個御史過去曾和吳有過怨隙,就乘機捕風捉影,欲圖陷害。吳仲珠深知其意,慨然棄官歸家。當地百姓聞訊,爭先趕到縣衙,苦苦挽留,但吳仲珠主意已決,揮淚告別。
吳回莆後,終日悉心鑽研經史文傳,學問益加淵博。他常對家人朋友說道:“大丈夫處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不只要‘獨善其身’,還要引導後學。”不久,他就在家中開設書塾,教授四鄰八鄉的弟子。他講授得法,且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名聲很快就傳揚出去。浙江義烏縣的學子聞訊,千里迢迢,翻山越嶺,投奔他的門下,江南不少地方的弟子也絡繹而來。人人都說吳老夫子(即吳仲珠)是個大學問家,在他門下一定有出息。當時,福建全省八個府郡的子弟也都結伴而來向他求教。為了方便眾多弟子的學習,吳仲珠就把自己多年研究所得的《四書本經義》和《四書經義說》二書刊刻印刷,做為教本。這兩本書對經義學說做了透徹生動的闡發,提出了許多前人所未提出的新鮮奇特的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弟子們爭相傳閱,學業大有長進。  訊息傳到福建督學羅王景的耳朵,羅仔細覽閱了這兩本書,讚嘆地說:“仲珠元生真是朱熹再世啊!”這個贊語一出,登門求學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弟子

每到秋季考期,他的弟子中,有考上秀才和舉人的,也有考上進士的,中了舉人和進士的弟子紛紛乘轎登門答謝恩師,鞭炮聲、賀喜聲、馬嘶聲、讚嘆聲連成一片,院內數進宅第,前前後後也披紅掛彩。
他的弟子中,奪得舉人一二名的有經魁謝善宜、崔儀、高江、張炫等人。考上進士的有陀韜、莊恭球、王相、高江、陳琳等人。陳琳,字千疇,明宏治五年(1492年)考得當科全省第2名舉人,丙辰中進士,後官任侍郎。高江,字一龍,宏治癸丑年(1493年)進士,歷任四川按察副使、湖廣按察使等職。王相,後任太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