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上升率是指每采出1%的地質儲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數。
含水上升率是評價水驅油田開發特徵的重要指標,是油田開發、調整決策的重要依據,目前,油藏工程師普遍採用童氏水驅特徵曲線圖版, 進行油田注水開發效果的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水上升率
- 外文名:Rate of water cut rising
- 學科:石油工程
- 釋義:每采出1%的地質儲量含水上升%
- 用途:評價水驅油田開發特徵
- 存在問題:不能反映油藏的真實狀況
研究現狀,計算公式,套用,存在問題,
研究現狀
含水上升率是評價水驅油田開發特徵的重要指標,是油田開發、調整決策的重要依據,目前,油藏工程師普遍採用童氏水驅特徵曲線圖版, 進行油田注水開發效果的評價。 然而,該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局限性:一是只適用於對多個油藏進行統計計算,而無法準確地用於單一油藏;二是只適用於中等原油黏度油藏;三是推導得出的理論含水上升率在含水率為 50% 時達到最大,且最大值為 4.3 ,而實際上不同類型油藏理論含水上升率最大值出現的時間及數值是不同的。
計算公式
含水上升率定義為每采出1%的地質儲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數。由定義可知其計算公式如下:
![](/img/2/42f/0754404181ae8782f9651c1eab36.jpg)
式中
m——含水上升率,%;
f1與f2——期初和期末的含水率,%;
R1與R2——期初和期末的采出程度,%。
含水上升率習慣上用百分數表示,因此,上式中當含水(f)與采出程度(R)都用百分數時,計算得出的含水上升率數值需乘以1%(即帶上百分號)。
套用
含水上升率是水驅油藏的重要開發指標。含水上升率低,說明油藏水驅效果好,每采出1%的地質儲量含水上升不多;反之,若含水上升率高,則說明油藏水驅效果差。水驅油藏在低含水或高含水生產時,其含水變化緩慢,含水上升率一般不高於2%;但在中含水階段(25%~75%左右),含水上升較快,含水上升率一般在4%~5%左右(右圖)。![含水上升率 含水上升率](/img/0/e86/nBnauEmMlRjZiN2Y4UTMkJDO3kjZkVmN1UGZ2gTNykTZ0YTN0UDZkNjM4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含水上升率 含水上升率](/img/0/e86/nBnauEmMlRjZiN2Y4UTMkJDO3kjZkVmN1UGZ2gTNykTZ0YTN0UDZkNjM4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存在問題
目前的理論研究及國內外大量水驅油田的生產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含水率的變化規律可分為凸型堯S型和凹型 3種,與其相應的含水上升率可分為下降型、對稱型和上升型。 目前關於含水上升規律的研究還不夠全面、系統。僅是從理論上定性揭示了含水上升率變化規律存在的不同形態,並沒有結合實際油田進行套用分析。利用分流量方程推導出的含水上升率計算表達式中,採用的是可采儲量采出程度。而實際開發過程中,常用地質儲量采出程度。由各種數學模型推導出的含水上升率與含水率的關係式, 需要結合實際生產數據才能確定關係式的係數,無法得到實際油藏的理論含水上升規律;且由於在油田開發過程中實施了大量增產或穩產措施,使得生產數據並不能反映油藏的真實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