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吞吐拳
- 分類:拳術
- 起源:江西省上饒市
簡介,名稱由來,起源與發展,技法,口訣,十二大手法名,動作要求,套路起手式,
簡介
作為一門民間武術,吞吐拳相傳為江西上饒鉛山縣鵝湖寺方丈大義禪師所創。吞者退也,消也,化也。表面看來全屬守勢,只防內外上中下五門,與攻無關。實為誘敵或避敵之手足(步)法。泄其勁,伺其隙。吐者進也,發也,攻也,即前伸為吐,乘敵之虛,用手或足伸進(擊)之,吐主剛。吞吐相連,出沒變幻,令彼感覺高深莫測而無方。如與彼試手,不能測其技之如何,恐受危險,必吞吐而急吞,看彼所出手法,腿法,宗法如何,然取之標準、用之宗法。吞吐拳共有十二大手法,為攀緣虎形手、迴環螺旋手、乳斜剎拳手、柳葉子午手、瞎子爬山手、海底尋珠手、彩鳳入巢手、刮步抱虎手、偷桃摘茄手、一剎仰扇手。
名稱由來
吞吐吞吐、功力欲夠、陰陽互轉、力用螺旋、一吞一吐襲卷塵。這幾句拳訣道出了吞吐拳手法動作要領。吞吐拳是李家拳的入門拳法,為基本功、俗稱為‘拳母’,也是李家拳的主要技擊拳法之一,是習者的必修拳法。沖拳發勁似吐、收拳沉勁如吞,故名‘吞吐’也。
起源與發展
吞吐拳發源於江西上饒地區鉛山縣的鵝湖寺,為該寺方丈大義禪師始創,是用以保寺的一種拳術。據傳為趙匡胤後代,將趙匡胤所習的老洪拳和文功靜坐法相結合,發展演變為文聖拳。“文”字取意於文功靜坐之法,“聖”字顯其拳理高深。清乾隆年間,山東冠縣楊四海將文聖拳傳嘉祥縣的杜宏信。後杜宏信返回家鄉廣授文聖拳技藝,杜去世後,為紀念他,將文聖拳稱為“杜家拳”。文聖拳動作穩健,無竄崩跳躍,五步之距就可練拳,人們又稱之為“五步架”。清朝末年,文聖拳中反清復明的有志之士聚會時,總是先燒香敬神,繼之習拳練武,燃香習武漸成規矩,文聖拳由此被稱為“神拳”,又因為文聖拳門中長壽來人甚多,有“八十齣功,九十步松”的說法,故人們又叫“長壽拳”。文聖拳以古代陰陽無形變化的原理為拳藝指南,有文功和武功兩部分組成,文功即靜功,武功即動功。文功主要是調息,入靜,養氣,練意,為功法拳法之根本,方式有靜坐、側臥、仰臥、站立等式。武功,主要是練形求法,動作中將講究陰陽變化,剛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引氣,以氣催力,氣到力到,意氣力結合,方法上講究粘、沾、連、擠、推、托、靠、鑽等。
技法
吐者進也,發也,攻也,即前伸為吐,乘敵之虛,用手或足伸進(擊)之,吐主剛。 吞吐相連,出沒變幻,令彼感覺高深莫測而無方。如與彼試手,不能測其技之如何,恐受危險,必吞吐而急吞,看彼所出手法,腿法,宗法如何,然取之標準、用之宗法。
吞吐拳在技擊上突出吞吐連環,剛柔相濟,虛實無定,應勢而施,靈活多變,見招使招。出手:沖、砸、推、叉、托、劈、刁、滾、封、纏、扣、壓。法法連貫,拳無空擊,手不空回。出腿:彈、踢、點、蹬、勾、絆、絞、撩、掃、擺、捉、騙。腿似利箭出弦,變幻莫測。有時動作輕緩,猶如“彩鳳回巢”,手沾腳絆,借力生力,順勢力導。有時動作快速敏捷,猶如“餓虎下山,拳打四周,腳踢八方”,它既有自己奇妙的技擊之長,又薈萃江西南拳其它各派的格鬥精華。技法全面,攻防嚴密,動作緊湊,練用結合。
吞吐拳流傳的套路較多,除拳術外,尚有刀、槍、劍、棍、拐、棒、鐵包(又名拳心)、拳針、板凳、鐵尺、短桿等器械。其中“短桿”為吞吐拳所獨有,桿長三尺,用金屬製成,桿身圓形,頭呈尖咀,握手處有護手盤。主要方法有:刺、劈、斬、砍、崩、點、格、架。械身輕巧,使用方便,前蹦後竄,左避右閃,靈活自如。故頗為民眾所喜愛。習者甚多。
口訣
一、吞吐手,吳拳開祖“大義禪師”口,先師足,後文手,足分反順察敵走,手看虛實心勿抖。柔莫輕防剛勿揣,先吞後吐應勢對。近身沾打虎蹬山,推託封絞沖砸纏,輕輕捷步過海洋,吞吐手腳最難擋,吞無影,吐無蹤,重從客,諸法熟練妙無窮,手足聯歡常吞吐,心神意悟得其故。
二、吞吐手,霸王擎天手,左吞手,右吞手,伏地亂掛又一肘,仰打眉梁急戰火,絞步封肘沖砸手,降龍伏虎身一動,一吞一吐鎖咽喉。彼長吾長殘更殘,雙龍入海勢難擋,封逼當頭如拿力,浮身制遠況下擋。開彼步,脫吾身,吐吾手,抽步足蹬連三肘,一剎功夫仰扇手,吞吐連環霹靂手。
三、吞吐手,吐步吞手彩鳳入巢手,上吞手,下吞手,連步刮掃跑虎手,一劈刁滾即一肘,懶貓洗臉六大手,五雷貫頂頂吞吐肘,老虎鉗喉兩爪抖,蹄步飛劍斬三猴,青龍按宗記心頭,若封門,吐步急,戲珠手,偷桃摘茄吞吐手,彈掃點蹬把宮闖,吞吐連環打霸王。
十二大手法名
瞎子爬山手 海底尋珠手
彩鳳入巢手 刮步抱虎手
偷桃摘茄手 一剎仰扇手
動作要求
站不丁不八馬、重心後移成三七之勢、雙拳陽拳抱於胯上,即拳心向上、拳與肚平齊。出拳時借肩背之勁由下向中線擊出、拳與肩平、拳心向下、即陰拳,一拳打出則另一拳同時收回、要吐與吞之力一致,此乃平衡力、以保重心之中正,出拳忌伸肩、掀肩,一吞一吐、陰陽互轉,套用螺旋之勁。
套路起手式
十字手前推、分雙平橋、開左馬同時左掌向前方斜插成烏龍探海勢、吐右拳同時收掌、進馬吐左拳,二拳一進馬、拳動馬進,進馬時前馬先動後馬跟進,如是進三步,然後劈拳轉身回馬,重複前面動作。收式是轉馬烏龍探海後連吐三拳、左手挑陰陽橋,也稱枝半手、化橋雙龍探海、即雙擠手,提橋進馬挑雙橋手、也稱八百手,盤橋雙推掌、退馬吞掌挑枝半手收樁。
吞吐拳動作簡樸、實用,它運用了力學中的螺旋力原理,吐拳有如子彈從槍管中射出,拳速極快,吞吐同步也是平衡力之套用,具有科學性,所以拳勁凌厲、迅猛,殺傷力強。但要掌握和運用必須經常磨練,下足功夫,前人所說之三年吞吐、絕非虛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