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道盛世朝堂的存亡法則》是2006年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鄒范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君臣道盛世朝堂的存亡法則
- 作者:鄒范平
- ISBN:9787224076127
- 頁數:315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評論,前言,目錄,
內容簡介
朝堂之上,君貴臣輕——歷史長河上空的君臣關係宛如一條拋物線,在康乾盛世達到制高點。君與臣的博弈不曾緩和,反而隨著極權的膨脹而更加劇烈,君臣之道便在雙方較量的夾縫中苟延殘喘。康熙崇尚理學,能與臣以師友相處;雍正澄清吏治,重用能臣酷吏;乾隆縱容貪官和紳,引發官場的生死角逐。而無論是痛恨臣子結黨,“兔死狗烹”,還是大興文字獄,實質上都是基於對極權的嚮往,歸根結底都是權力之爭。即使是清官,違背了當時的朝堂法則,也只能成為殉葬品。當然,也有自由遊走於朝堂者,像文中的李光地,康熙到了晚年只與其一人商討立嫡之事;張廷玉受雍正帝重用,因其謹慎得以明哲身。
編輯推薦
“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國與奴處”,作者力圖以此為視點,從翔實的史料出發,在整箇中國歷史君臣關係的嬗變中挖掘和梳理三帝處臣之道,折射國運乃至一個時代由盛而衰的深層原因。君臣無論成敗,人性和命運錯綜複雜,既囿於制度,又侵蝕著制度,這正是《君臣道(盛世朝堂的存亡法則)》的意理所在。作者激揚的文字背後彰顯的是冷靜的史觀、沉著的理性和銳利的鏡鑒,關照著古老文化中的人生哲學的現實考量。
媒體評論
在守信方面,君主應當效法狐狸與獅子。由於獅子不能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則不能抵禦豺狼。因此,君主必須是一頭狐狸以便認識陷阱,同時又必須是一頭獅子,以便使豺狼驚駭。
——馬基雅維理《君主論》
康熙帝是所謂的“理學皇帝”,對於儒家“聖君賢相”的政治模式是贊同的。在君臣關係上講究“君臣誼均一體”,有“帝者與師處”的胸襟氣度,博得了“寬仁”的美名。
——《帝王與師處·康熙帝的寬仁》
雍正帝能做到“霸者與臣處”已屬不易。他對於權術的運用十分在行,說到底,就是把臣子當工具。雍正帝為入苛刻,性喜猜忌,卻也有任賢使能的胸襟。
——《霸者與臣處·雍正帝的苛察》
乾隆帝明確反對儒家“聖君賢相”的政治模式,把臣子視為奴役。只求好用,不論忠奸;過則歸臣,善則歸君。
——《亡國與奴處·乾隆帝的專橫》
前言
今天,人們大概已經不太知道,原始儒家的君臣觀念是開放的,理想的君臣關係是平等對待的關係。孔子說:“君對臣以禮相待,臣為君做事盡忠。”孔子時代的“忠”是誠信的意思。孔子說:“為朋友謀劃能不盡忠嗎?”臣對君的忠心,與為朋友的盡忠沒有什麼不同。魯穆公問子思(孔子的孫子):“什麼樣的人是忠臣?”子思回答:“經常指出國君缺點的人,可以稱為忠臣。”這裡臣對君的忠表現為諫諍。所以唐朝的魏徵說,希望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因為忠臣可能會遭殺身之禍,君主也會因此而落個罵名。後來,“忠”的涵義逐漸變化,變成了在下者對在上者的誠信態度,忠言就不再逆耳,而是悅耳了。清朝人錢大聽說:“後人但以忠為臣道,又以捐軀殉國者為忠,而忠的含義就狹隘了。”現在我們理解的忠,意義就很狹隘,這種狹隘的君臣意識滲透在中國人的上下級人際關係中。許多人都把它歸罪於孔子,從而痛恨中國文化。其實這是孔子的思想已被後人歪曲,現代的批評者又不去做探本溯源的工作,而只是站在門外批評的緣故。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以及之後的戰國時期,君臣關係是一種鬆散形式的結合。在戰國群雄爭霸形勢的逼迫下,各國君主莫不求賢若渴。
目錄
上篇:帝王與師友處——康熙帝的寬仁
放棄滿洲家法,確立君權一攬
虛君攝政是儒家之本旨
鰲拜輔政成為亂政
剪除鰲拜恢復君權一攬
每帝師熊賜履
南書房師友
以漢治漢,乃異種稱王之道
不使漢將全面倒向吳三桂
非鄭氏叛將不能收復台灣
君臣以義合
于成龍以道事君
康熙帝對湯斌態度的轉變
保護清官張伯行
君臣治河與朋黨之爭
康熙帝的法家治術
整肅帝師
索額圖由每功臣變為第一罪人
特殊而棘手的君臣關係
中篇:霸者與臣處——雍正帝的苛察
即位之謀
戴鐸獻“戒急用忍”之策
以兒才華,博取父皇的歡心
奪位成功
確立秘密建儲制度
惡犬不可不烹
年羹堯之自裁
隆科多之圈禁
澄清吏治,重用能臣
模範疆吏田文鏡
壓抑李紱及科舉士人
追查志虧空,怡親王大搞抄家
諾敏、高成齡首倡養廉銀制度
岳鐘琪彈劾貪官污吏
寵臣李衛
以密斬制度威懾地方大員
給事中併入御史台
鄂爾泰於難以措手之地顯才幹
張廷玉制定機處章程
神道設教以整治貪官
不臣之民與文字獄
汪景祺與錢名世之獻
查嗣庭之獄
陸生柟之獄
謝濟世之獄
曾靜、呂留良之獄
下篇:亡國與奴處——乾隆帝的專橫
初政尚寬
好大喜功,遙控軍機
既重賢臣,也寵奸相佞
文化與文字獄
乾隆帝制霸道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