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七世

君士坦丁七世

君士坦丁七世(Porphyrogennetos,生於紫室者,905年9月2日-959年11月9日),拜占庭帝國皇帝,912年至959年在位(其中920年至945年與岳父羅曼努斯一世為同朝君主)。

君士坦丁七世是利奧六世和佐伊皇后之子,亞歷山大的侄子。佐伊皇后是利奧六世的第四任妻子,這樁婚姻在一開始並沒有得到教會的認可。因為其出生時父母尚未結婚(君士坦丁七世生於905年,利奧六世於906年同佐伊結婚),君士坦丁本人是法律上的私生子,故此獲得了外號Porphyrogennetos,以此表示首都市民對其的嘲弄。君士坦丁七世以熱心學術研究聞名,著有《帝國行政論》(De Administrando Imperio)、《典儀論》(De Ceremoniis)等著作。

但君士坦丁七世在位時期拜占庭帝國並不是沒有發生戰爭,如896年利奧六世(拜占庭)向保加利亞國王西蒙大帝簽訂了每年進貢的條件在913年被亞歷山大取消而引起戰爭,最後西蒙大帝被加冕為沙皇,保加利亞才退兵。以及基輔羅斯的兩次入侵,一樣談了條件才退兵。

儘管在戰爭上跟父親利奧六世一樣的妥協。在內政上卻和父親一樣精明,沒有什麼危機。在內政上為尼基弗魯斯二世約翰一世巴西爾二世等人的征服打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本名:君士坦丁七世
  • 別稱:Constantine VII Porphyrogenitus
  • 所處時代:馬其頓王朝
  • 民族族群:拜占庭人
  • 出生時間:905
  • 去世時間:959
  • 主要作品:《帝國行政論》《典儀論》
  • 主要成就:著有《帝國行政論》
簡介,著作,

簡介

君士坦丁七世,拜占庭帝國皇帝(913~959年在位)。利奧六世皇帝之子,亞歷山大皇帝的侄子。因為其出生於皇宮的紫室之中,故此獲得了外號Porphyrogennetos,以示其血統尊貴。911年利奧指定他為同朝皇帝。913年其叔去世時,年僅7歲,由君士坦丁堡牧首尼古拉斯攝政。 尼古拉斯和保加利亞西蒙一世達成了和議。拜占庭和保加利亞之間長期戰事暫時告一段落。920年與岳父羅曼努斯一世同朝執政,不久羅曼努斯成為主要的統治者。君士坦丁儒雅好學,他用全部時間從事著述。並成為這一時期的文化學術運動的帶頭人。

著作

著作有《巴西爾一世傳》,是一部為其祖父歌功頌德的著作;《帝國行政論》是一部關於外交政策的著作,還有一部《論拜占庭宮廷禮儀》價值很高。944年羅曼努斯的兒子們急著要繼承王位,遂將他們的父親趕走。君士坦丁七世在確知民眾擁護他,便於945年將羅曼努斯的諸子驅逐出境。此後他單獨統治國家,直到959年去世。949年,君士坦丁收復克里特島的軍事行動再次失利。 958年,基輔羅斯女大公奧爾加訪問了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洗禮,被賜予了基督教名海倫娜, 奧爾加回國後, 將東正教帶回了基輔,並開始將其人民改宗為東正教徒。 死後其子羅曼努斯二世即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