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花(中藥)

向陽花(中藥)

向陽花,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的花。分布於浙江、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具有清肝明目之功效。用於夜盲症,視力模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向陽花
  • 別稱:兔兒草、銅垂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牛膝菊屬
  • :辣子草
  • 分布區域:浙江、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 採集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2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花。

性味

味苦、澀,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肝明目。

主治

用於夜盲症,視力模糊。

相關配伍

1、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辣子草50-100g,煎湯內服。
2、治療瘡傷出血:辣子草適量,研末外敷。(1-2方出自《中草藥識別和套用圖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g。

採集加工

秋季採摘,曬乾。

形態特性

辣子草又名:牛膝菊。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莖纖細,基部徑不足1毫米,或粗壯,基部徑約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莖枝被疏散或上部稠密的貼伏短柔毛和少量腺毛,莖基部和中部花期脫毛或稀毛。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1.5)2.5-5.5厘米,寬(0.6)1.2-3.5厘米,基部圓形、寬或狹楔形,頂端漸尖或鈍,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在葉下面稍突起,在上面平,有葉柄,柄長1-2厘米;向上及花序下部的葉漸小,通常披針形;全部莖葉兩面粗澀,被白色稀疏貼伏的短柔毛,沿脈和葉柄上的毛較密,邊緣淺或鈍鋸齒或波狀淺鋸齒,在花序下部的葉有時全緣或近全緣。頭狀花序半球形,有長花梗,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鬆的傘房花序,花序徑約3厘米。總苞半球形或寬鐘狀,寬3-6毫米;總苞片1-2層,約5個,外層短,內層卵形或卵圓形,長3毫米,頂端圓鈍,白色,膜質。舌狀花4-5個,舌片白色,頂端3齒裂,筒部細管狀,外面被稠密白色短柔毛;管狀花花冠長約1毫米,黃色,下部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托片倒披針形或長倒披針形,紙質,頂端3裂或不裂或側裂。瘦果長1-1.5毫米,三棱或中央的瘦果4-5棱,黑色或黑褐色,常壓扁,被白色微毛。舌狀花冠毛毛狀,脫落;管狀花冠毛膜片狀,白色,披針形,邊緣流蘇狀,固結於冠毛環上,正體脫落。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路旁、庭園空地及荒坡上。分布於浙江、江西、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藥理作用

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使心房室節律發生顯著紊亂。

相關論述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治夜盲症,視力模糊及其他眼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