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改變了會談。只是在白板上記錄下內容,會議就會發生難以置信的轉變。因此,會議中影響力最大的人是寫板書的圖表師。他掌控著如何對發言進行歸納總結,如何整理多種多樣的意見,並把握著討論的結構,最終實現高效會議本書著眼於繪製可視化圖表的過程,分為基礎篇、技術篇、實踐篇、研究篇、熟練篇等五個章節。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特別是第二章技術篇,將掌握可視化工作法歸納為六個要點:自如地運用工具;在書寫方法上下工夫;掌握歸納能力;描述各個重點之間的關係;靈活運用圖解工具;版面設計精益求精。此章是本書的重心所在。書中有大量圖表和照片,對可視化的實踐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向會議要效益2:視覺化你的會議
- 作者:堀公俊 加藤彰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198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 外文名:Facilitation Graphic-Giron Wo "Mieruka" Suru Gihou
- 類型:經濟管理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07249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日】堀 公俊
堀公俊事務所代表、組織顧問。生於1960年,出生地神戶縣。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從事大型精密儀器廠家的產品開發和經營企劃工作。1995年開始從事組織變革、企業合併、教育培訓、集團、NPO等多種領域的活動組織活動。2003年創辦了日本組織促進協會,擔任第一任會長。一直致力於通過研討會以及演講來普及和開發促進組織會議的活動。
【日】加藤 彰
(株)日本綜合研究所綜合研究部門主任研究員、日本組織促進協會副會長。生於1965年,出生地愛知縣。畢業於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後從事半導體研究工作。現擔任(株)日本綜合研究所經濟戰略測定、製藥企業市場戰略測定、培養人才機構的指導等工作。每天通過交流和學習場所,傳達促進組織活動的魅力所在。
日本組織促進協會
以普及和開發組織促進活動為目的,從事特定非盈利活動的法人。匯集了眾多的專家和初學愛好者,廣泛活躍在商業、地區建設、教育、環境、醫療、社會福利等各個領域。為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建自律性的社會而開展著各種活動。
堀公俊事務所代表、組織顧問。生於1960年,出生地神戶縣。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畢業後從事大型精密儀器廠家的產品開發和經營企劃工作。1995年開始從事組織變革、企業合併、教育培訓、集團、NPO等多種領域的活動組織活動。2003年創辦了日本組織促進協會,擔任第一任會長。一直致力於通過研討會以及演講來普及和開發促進組織會議的活動。
【日】加藤 彰
(株)日本綜合研究所綜合研究部門主任研究員、日本組織促進協會副會長。生於1965年,出生地愛知縣。畢業於京都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後從事半導體研究工作。現擔任(株)日本綜合研究所經濟戰略測定、製藥企業市場戰略測定、培養人才機構的指導等工作。每天通過交流和學習場所,傳達促進組織活動的魅力所在。
日本組織促進協會
以普及和開發組織促進活動為目的,從事特定非盈利活動的法人。匯集了眾多的專家和初學愛好者,廣泛活躍在商業、地區建設、教育、環境、醫療、社會福利等各個領域。為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創建自律性的社會而開展著各種活動。
圖書目錄
前言1
第1章基礎篇
記錄改變會談模式
1可視化工作法的導入改變了傳統的會議模式
2可視化工作法的優點
3可視化工作法使會議的方向得到良好的控制
4記錄的4個階段:書寫
5記住3種基本格式:版面設計
第2章技術篇
掌握可視化工作法的6個要點
1自如地運用工具
2在書寫方法上下工夫
3掌握歸納能力
4描述各個重點之間的關係
5靈活運用圖解工具
6版面設計精益求精
第3章實踐篇
可視化工作法的實際運用
1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使用可視化工作法(FG)
2例會的場合
3想法和問題意識相互磨合的場合
4在必要的場合進行全面性的討論
5在各抒己見的研究會中
6自由自在地提出意見的場合
7行動計畫要落實到紙面上
8在必要的時候,統一想法
9小型商談的場合
10配合推進會議的場合
第4章研究篇
分析主持人的想法
1在一些小型會議中
——想辦法讓記錄和討論內容一致
2例會
——準確地拾起能成為關鍵字的發言
3在集訓研究會上
——抓住討論的重點158
4需要做決策的場合
——用於支援包羅性的討論和統一意見的場合166
第5章熟練篇
為了熟練掌握可視化工作法
1如何使主持和記錄並重
2推進討論的圖表畫法
3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基礎訓練
4針對想要更好地掌握可視化工作法的人的腦力訓練
後記
第1章基礎篇
記錄改變會談模式
1可視化工作法的導入改變了傳統的會議模式
2可視化工作法的優點
3可視化工作法使會議的方向得到良好的控制
4記錄的4個階段:書寫
5記住3種基本格式:版面設計
第2章技術篇
掌握可視化工作法的6個要點
1自如地運用工具
2在書寫方法上下工夫
3掌握歸納能力
4描述各個重點之間的關係
5靈活運用圖解工具
6版面設計精益求精
第3章實踐篇
可視化工作法的實際運用
1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使用可視化工作法(FG)
2例會的場合
3想法和問題意識相互磨合的場合
4在必要的場合進行全面性的討論
5在各抒己見的研究會中
6自由自在地提出意見的場合
7行動計畫要落實到紙面上
8在必要的時候,統一想法
9小型商談的場合
10配合推進會議的場合
第4章研究篇
分析主持人的想法
1在一些小型會議中
——想辦法讓記錄和討論內容一致
2例會
——準確地拾起能成為關鍵字的發言
3在集訓研究會上
——抓住討論的重點158
4需要做決策的場合
——用於支援包羅性的討論和統一意見的場合166
第5章熟練篇
為了熟練掌握可視化工作法
1如何使主持和記錄並重
2推進討論的圖表畫法
3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基礎訓練
4針對想要更好地掌握可視化工作法的人的腦力訓練
後記
後記
筆者所在的日本可視化工作協會,每周都會在日本的某個地方舉行關於研究和學習可視化工作法技巧與套用的研討會。幾年前的一天,從關於“圖表師板書的好壞能直接改變討論的氣氛和大家提意見的積極性”的話題開始,談到了對可視化工作法進行研究的想法。
讓市民活動派與商務派兩個不同類型的專業圖表師,一邊傾聽談話一邊記錄。全體參加者共同觀摩了他們記錄的全過程,並根據兩個人記錄的不同之處分別吸取了兩個人不同的優點。
兩個人的技巧開始是各不相同的。將3張模造紙並列豎起貼在一起確保記錄的空間,這個步驟是相同的。但是,一個人在紙的左上方標明題目,然後分條記錄概括的重點。另一個人則把標題寫在了正中心,然後記錄向四面八方延伸開來。關於最初版面設計的構想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他們看起來似乎是有章可循的。
反之,也發現了很多相同點。比如說,當討論連續進行時,兩個人都停下筆來認真傾聽,這段時間並不急於記錄。但當討論進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兩個人又幾乎同時開始記錄這之前的談話內容。為了更好地概括內容,好像都掌握了獨特的傾聽方法,而不是盲目地一味記錄。
通過僅僅15分鐘的演示,大家發現了許多的技巧。其中最大的感觸是:在前言中也有提到的“可視化工作法不是藝術,而是一門技巧”。
儘管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但是如果掌握了可視化工作法的技巧,無論是誰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為此,要從擅長記錄的人平常所做的工作中汲取技巧,再用語言總結概括。這是筆者想要更深入地研究可視化工作法的動機,而且,這也成為了本書誕生的契機。
讀完本書的朋友們,應該大致掌握了有關可視化工作法的知識。但是,書只不過是為了找到“怎樣做比較好”的自我目標以及改善點的一種輔助工具而已。為了能夠實際掌握這些技巧,只有經過現場的實踐和歷練才行。 下面轉換一下話題,請回想一下現實生活當中一些討論的場景。
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發言互無關聯”,“氣氛不好,場面冷清”,卻沒有人願意站到白板前。或者是存有奇怪的傲慢情緒和束縛感,認為“沒必要特意去記錄些什麼”、“記錄下來也不會改變什麼”。每個人都開著各自的電腦,只顧著看電腦。
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敞開心扉的對話,也沒有團結一致攻克課題的力量。即便是集合了許多擁有出色智慧和熱情的成員,也始終無法將力量集中到一起。
此時,需要有拿起筆站出來的勇氣——這就是領導能力。如果有人這樣做的話,現場一定會有所改變。以此為基礎,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改變我們身邊的談話和會議吧。如果能多一個人振奮起來“好吧,讓我先來記錄一下看看”該多好,作為筆者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了。
此書是各方協力合作的結晶。在本書出版之際,特此表示感謝。
讓市民活動派與商務派兩個不同類型的專業圖表師,一邊傾聽談話一邊記錄。全體參加者共同觀摩了他們記錄的全過程,並根據兩個人記錄的不同之處分別吸取了兩個人不同的優點。
兩個人的技巧開始是各不相同的。將3張模造紙並列豎起貼在一起確保記錄的空間,這個步驟是相同的。但是,一個人在紙的左上方標明題目,然後分條記錄概括的重點。另一個人則把標題寫在了正中心,然後記錄向四面八方延伸開來。關於最初版面設計的構想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他們看起來似乎是有章可循的。
反之,也發現了很多相同點。比如說,當討論連續進行時,兩個人都停下筆來認真傾聽,這段時間並不急於記錄。但當討論進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兩個人又幾乎同時開始記錄這之前的談話內容。為了更好地概括內容,好像都掌握了獨特的傾聽方法,而不是盲目地一味記錄。
通過僅僅15分鐘的演示,大家發現了許多的技巧。其中最大的感觸是:在前言中也有提到的“可視化工作法不是藝術,而是一門技巧”。
儘管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但是如果掌握了可視化工作法的技巧,無論是誰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為此,要從擅長記錄的人平常所做的工作中汲取技巧,再用語言總結概括。這是筆者想要更深入地研究可視化工作法的動機,而且,這也成為了本書誕生的契機。
讀完本書的朋友們,應該大致掌握了有關可視化工作法的知識。但是,書只不過是為了找到“怎樣做比較好”的自我目標以及改善點的一種輔助工具而已。為了能夠實際掌握這些技巧,只有經過現場的實踐和歷練才行。 下面轉換一下話題,請回想一下現實生活當中一些討論的場景。
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發言互無關聯”,“氣氛不好,場面冷清”,卻沒有人願意站到白板前。或者是存有奇怪的傲慢情緒和束縛感,認為“沒必要特意去記錄些什麼”、“記錄下來也不會改變什麼”。每個人都開著各自的電腦,只顧著看電腦。
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敞開心扉的對話,也沒有團結一致攻克課題的力量。即便是集合了許多擁有出色智慧和熱情的成員,也始終無法將力量集中到一起。
此時,需要有拿起筆站出來的勇氣——這就是領導能力。如果有人這樣做的話,現場一定會有所改變。以此為基礎,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改變我們身邊的談話和會議吧。如果能多一個人振奮起來“好吧,讓我先來記錄一下看看”該多好,作為筆者沒有比這更高興的事了。
此書是各方協力合作的結晶。在本書出版之際,特此表示感謝。
序言
可能有些冒昧,我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
各位公司的會議室中有沒有白板呢?如果有,為什麼要放置白板呢?
通常的回答是:“如果不仔細地將會議內容記錄下來,之後會因為這個提到了、那個沒提到而爭論不休。”雖然回答得沒有錯,但是很遺憾,並沒有說中要點。
的確,記錄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是單純地記錄,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筆記本來做筆記,或是使用電腦就足夠了。在會議結束後把所記錄下的內容讓大家確認即可,用不著特意在大家面前做記錄。
因此,正確的答案是:“為了推進討論的進程。”在眾人面前記錄討論內容,可以引發大家參與的積極性,共享談話過程。進而產生“大家同心協力致力於解決問題”的共同感。
由於把討論變成了“看得見”的事物,從而提高了協動意識和談話質量,最終討論成果的質量和參與者的認同感也隨之提高。
這正是“可視化”(使會談能夠順利推進的技術)的基本。引導成員發表自己所了解的各種各樣的信息、觀點和想法,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推動成員走向參與和協動的軌道,這就是可視化工作法。
那么,再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在會議中影響力最大的人物是誰呢?
是“職位最高的人”或“聲音最大的人”,恐怕大家會這樣回答。如果只從會議的內容來看,可能大家的回答是正確的。到處都有類似“一聲令下結論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或者“最後堅持不住了,結果是聲音大的人的意見被通過了”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從會議進程的角度來看又是怎樣的呢?不但能令會議順利進行,而且擁有最大影響力的人到底是誰呢?
回答如果是主持人的朋友,你也只答對了一半。實際上,寫板書的人(圖表師),才是在推進會議的進程中擁有最大影響力的人。通常情況下,主持人同時也兼顧板書,因此主持人的權利是最大的。
至於為什麼寫板書的人的影響力最大,那是因為寫板書的人掌控著如何對發言進行歸納總結,如何整理多種多樣的意見,並把握著討論結構的緣故。
寫板書和做記錄,一般被看作是低級別的工作,其實卻是會議中最重要的一環。不僅板書所記錄的內容十分重要,就連寫板書本身也是極具影響力的。因此,大家如果想要改善會談的質量,那就鼓起勇氣站到白板旁邊,這不失為一條捷徑。
筆者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才將令會議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技法——“可視化工作法”看作是作為主持人的一項核心技能,不斷地進行研究,並且從中發現了三點。
第一點,可視化不是藝術,而是一門技術。前者無法模仿,而後者經過訓練無論是誰都能掌握。
各位公司的會議室中有沒有白板呢?如果有,為什麼要放置白板呢?
通常的回答是:“如果不仔細地將會議內容記錄下來,之後會因為這個提到了、那個沒提到而爭論不休。”雖然回答得沒有錯,但是很遺憾,並沒有說中要點。
的確,記錄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是單純地記錄,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筆記本來做筆記,或是使用電腦就足夠了。在會議結束後把所記錄下的內容讓大家確認即可,用不著特意在大家面前做記錄。
因此,正確的答案是:“為了推進討論的進程。”在眾人面前記錄討論內容,可以引發大家參與的積極性,共享談話過程。進而產生“大家同心協力致力於解決問題”的共同感。
由於把討論變成了“看得見”的事物,從而提高了協動意識和談話質量,最終討論成果的質量和參與者的認同感也隨之提高。
這正是“可視化”(使會談能夠順利推進的技術)的基本。引導成員發表自己所了解的各種各樣的信息、觀點和想法,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推動成員走向參與和協動的軌道,這就是可視化工作法。
那么,再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在會議中影響力最大的人物是誰呢?
是“職位最高的人”或“聲音最大的人”,恐怕大家會這樣回答。如果只從會議的內容來看,可能大家的回答是正確的。到處都有類似“一聲令下結論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或者“最後堅持不住了,結果是聲音大的人的意見被通過了”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從會議進程的角度來看又是怎樣的呢?不但能令會議順利進行,而且擁有最大影響力的人到底是誰呢?
回答如果是主持人的朋友,你也只答對了一半。實際上,寫板書的人(圖表師),才是在推進會議的進程中擁有最大影響力的人。通常情況下,主持人同時也兼顧板書,因此主持人的權利是最大的。
至於為什麼寫板書的人的影響力最大,那是因為寫板書的人掌控著如何對發言進行歸納總結,如何整理多種多樣的意見,並把握著討論結構的緣故。
寫板書和做記錄,一般被看作是低級別的工作,其實卻是會議中最重要的一環。不僅板書所記錄的內容十分重要,就連寫板書本身也是極具影響力的。因此,大家如果想要改善會談的質量,那就鼓起勇氣站到白板旁邊,這不失為一條捷徑。
筆者正是注意到了這一點,才將令會議可以用眼睛看到的技法——“可視化工作法”看作是作為主持人的一項核心技能,不斷地進行研究,並且從中發現了三點。
第一點,可視化不是藝術,而是一門技術。前者無法模仿,而後者經過訓練無論是誰都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