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兵制

吐蕃兵制,7世紀,松贊乾布掌政後,統一規劃吐蕃兵制,將吐蕃分為5個軍事行政單位:伍如、約如、葉如、如拉、蘇毗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吐蕃兵制
  • 性質:軍事行政制度
  • 朝代:唐
  • 出處:《新唐書·吐蕃傳》
沿革,出處,

沿革

其中伍如、約如在衛地;葉如及如拉在藏地,以上統稱為“四如”;蘇毗如系附屬機構,在今藏北及工布一帶,加之又統稱為“五如”。每“如”相當于軍事上的“翼”,伍如即中央翼,約如即右翼、葉如即左翼,如拉意為附屬翼,蘇毗如即蘇毗翼。除蘇毗如外,其餘四者又各分為上下兩部,又稱支如。“如”為軍政合一單位。每如設“如本”(意為“翼長”或“翼官”),既是軍事長官,又是相應的行政長官。統轄各如軍隊及執掌行政。各如轄區之內又設萬戶及千戶(亦有譯作“東岱”,即千戶所)。時吐蕃總計設定61個千戶。每千戶之下又分設小千戶及近衛千戶各1。千戶是吐蕃握有實際軍權的軍政機構。除在衛藏四如之內設千戶所外,在東部漢藏交界地區又設蘇毗如,包括通頰漢戶11千戶、吐谷渾6千戶;在吐蕃與突厥交界處設香雄10千戶。每千戶設千戶長(又稱撫千,藏語音譯為“東本”)。各如設將軍或元帥,藏語稱“瑪本”,直譯為“軍事長官”。另設副職1人,即副將軍或副元帥,負責統領本如所屬諸千戶所之軍隊。每如之千戶由不同貴族具體負責。據《五部遺教》載,各如有不同圖色的軍旗,不同毛色的馬匹相區別,例如,伍如(即中央翼),其上中翼(即上伍如)是烈焰紅旗、長白鬃馬;下中翼(即下五如)是黑色獅子旗、白蹄豹紋馬。吐蕃全軍的最高軍事統帥稱“天下兵馬都元帥同平章事”及“天下兵馬副都元帥同平章事”。這些奴隸“平居散處耕牧”,戰時從征。在吐蕃奴隸制下,從軍者稱“武士”,藏語稱“桂”,皆出自豪室貴族,奴隸不準為武士。戰時武士出征,皆帶有許多奴隸隨行,謂之“奴從”。這些人是真正被驅使作戰者。吐蕃多騎兵,步兵也可觀。“人馬俱披鏁子甲,其制甚精”,“其戰必下馬列行而陣”。攻城時有雲梯及戰車。將領善兵法,多謀略。“其兵法嚴,而師無饋糧,以鹵獲為資”。吐蕃士兵作戰勇敢,“重兵死,以累世戰沒為甲門。敗懦者垂狐尾於首示辱”。將領受贊普節制。每有戰事,“徵兵用金箭,寇至舉烽燧,百里一亭”。傳送軍情指命者稱“驛人”,又稱“飛鳥使”,“有急兵,驛人臆前加銀鶻”。吐蕃進軍以統兵大臣為信,無信不敢妄動,其法極嚴。軍中還有隨軍咒師,參預謀劃和占卜吉凶。此外在吐蕃東部漢藏交界地區,特別在其占領下的河西一帶,軍制略有不同,在此設五道節度使,如“五道節度兵馬都統群牧大使”等。並設常規軍駐守,稱“三勇武部”,亦稱“噶瑪洛部”(意為“無贊普令不得返回之軍部”)。其中心設在臨洮,又稱河州。“東方各節度”經常集此議事。其軍令隨時通過在占領區所設的萬戶、千戶、百戶、十戶及各部落下達。這一帶的吐蕃兵除藏人外,還有自遠方調來之羊同兵、蘇毗兵及當地的吐谷渾等族兵,皆受吐蕃奴隸主驅使。其中吐蕃奴部的嗢末部影響最大。

出處

《新唐書·吐蕃傳》載,吐蕃擁有“勝兵數十萬”。其士兵皆兵民一體,亦兵亦民,一般士兵多為隨軍的“奴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