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后土祠秋風樓
據史載:4000多年前,軒轅黃帝“掃地為壇於脽上”祀后土。堯舜二帝,夏商周三王在此辟壇構事。2000多年前,漢文帝建廟,漢武帝創建后土祠,並8次巡幸,在此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賦《秋風辭》。唐明皇開元年間3次到萬榮祭祀后土。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到萬榮祭祀后土,並御製御書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從漢代至宋代歷朝皇帝先後24次在萬榮汾陰祭祀后土。明清時皇帝祭祀后土的儀式,遷徙於北京天壇。
北宋時期的萬榮汾陰后土祠,莊嚴弘鉅,為海內祠廟之冠。后土祠廟貌圖碑所記,廟南北長732步,東西闊320步,約合南北長1204.14米,東西寬526.4米,面積為633859.29平方米,是現存后土祠面積的25倍,比北京故宮還要大。所以說后土祠是海內祠廟之冠,中華之最!
據《中國古代建築史》載,北宋后土祠是按照最高標準修建的,與文獻所載北宋東京宮殿大致相同。北京故宮在建築布局和技法上,繼承了萬榮汾陰后土祠的建築特點。祠內的代表建築“秋風樓”巧奪天工,品字戲台國內外罕見,正殿、獻殿的石雕、木雕、琉璃飾品等精妙絕倫。萬榮后土祠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文明發展史的見證。
據《資治通鑑·漢紀七》記載,汾陰后土祠正式建廟始於文帝後元元年(公元前163年)。另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改廟為祠。《史記·孝武本紀》載: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議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毋祀,則禮不答也。”有司與太史公、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后土,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古之帝王即位,均要郊祠社、稷。萬榮后土祠,是明以前歷代帝王祭祀后土的廟宇。據史料記載,早在原始社會,這裡就是軒轅黃帝掃地而祭之所。后土祠位於我國歷史上盛稱為“汾陰脽上丘”。所謂“脽”,是因此地背汾(河)帶河(黃河),自然形成一條長四、五里,寬二里有餘,高十多丈的長阜。因東周時屬魏,故又稱為“魏都”。漢武帝劉徹即位,把祭祀后土列為國家一件重要大事。從元鼎至天漢元年,漢武帝八次巡幸汾陰祀后土,設壇施祭,大筵群臣,中流飲然而賦千古絕調《秋風辭》。元鼎元年六月得寶鼎於祠旁,即興作《寶鼎之歌》,並改年號為元鼎。
西漢宣帝、元鼎、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相繼來此祭祀不下10餘次。唐明皇先後三次巡幸,並將后土祠加以擴建,其規模壯麗,同於王居,號奉祗宮。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先命人對祠作了修葺,廟貌倍益增麗,次年亦來親祭,還為后土祠親撰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蕭牆碑),現仍完好地保存於廟內。現廟內明天啟年間重刻的金代廟圖碑上,記載了宋代以前歷朝立廟致祠實跡。該祠在明以前是皇家祭祀聖地,而後屬民間祭祀的廟宇。
明萬曆年間,由於黃河沖刷,脽丘塌陷,后土祠擇地遷建。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黃河泛濫,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黃河決口,后土祠建築蕩然無存。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榮河知縣戴儒珍將此祠移遷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這就是現在的后土祠。廟內現存建築有山門、井台、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建築宏偉,結構精巧。山門與井台組成國內罕見的“品”字戲台,對研究中國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正殿琉璃飾件光彩奪目,極為珍貴。各建築物上的懸雕,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主要建築秋風樓,位於祠的最後,憑河而立,崇峻壯麗。樓身分三層,磚木結構,十字歇山頂,高32.6米,下部築以高大的台階,東西貫通,其上各雕橫額一方,東曰“瞻魯”,西曰“望秦”。正面門額嵌有“漢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圖。線條流暢、形象逼真,全樓結構玲巧,形制勁秀,因三層藏有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鐫刻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
現存后土祠,雖不及唐宋時之壯觀,但其布局嚴謹完整,仍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后土祠廟之冠。近年國內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華僑,尋根問祖,慕名而來,祭祀后土,絡繹不絕。祈禱后土聖母所轄九州,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世道昇平、物阜民豐;保佑全家健康平安,興旺發達,萬事如意。尤其在后土聖母誕辰之日(農曆三月十八)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商旅遊客,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西漢宣帝、元鼎、成帝、哀帝和東漢光武帝,相繼來此祭祀不下10餘次。唐明皇先後三次巡幸,並將后土祠加以擴建,其規模壯麗,同於王居,號奉祗宮。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先命人對祠作了修葺,廟貌倍益增麗,次年亦來親祭,還為后土祠親撰了《汾陰二聖配饗之銘》碑(蕭牆碑),現仍完好地保存於廟內。現廟內明天啟年間重刻的金代廟圖碑上,記載了宋代以前歷朝立廟致祠實跡。該祠在明以前是皇家祭祀聖地,而後屬民間祭祀的廟宇。
明萬曆年間,由於黃河沖刷,脽丘塌陷,后土祠擇地遷建。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黃河泛濫,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黃河決口,后土祠建築蕩然無存。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榮河知縣戴儒珍將此祠移遷於廟前村北的高崖上,這就是現在的后土祠。廟內現存建築有山門、井台、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建築宏偉,結構精巧。山門與井台組成國內罕見的“品”字戲台,對研究中國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正殿琉璃飾件光彩奪目,極為珍貴。各建築物上的懸雕,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主要建築秋風樓,位於祠的最後,憑河而立,崇峻壯麗。樓身分三層,磚木結構,十字歇山頂,高32.6米,下部築以高大的台階,東西貫通,其上各雕橫額一方,東曰“瞻魯”,西曰“望秦”。正面門額嵌有“漢武帝得鼎”和“宋真宗祈祠”石刻圖。線條流暢、形象逼真,全樓結構玲巧,形制勁秀,因三層藏有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鐫刻漢武帝《秋風辭》碑而得名。
現存后土祠,雖不及唐宋時之壯觀,但其布局嚴謹完整,仍為國內最具規模的后土祠廟之冠。近年國內各界人士,港、澳、台胞及海外華僑,尋根問祖,慕名而來,祭祀后土,絡繹不絕。祈禱后土聖母所轄九州,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世道昇平、物阜民豐;保佑全家健康平安,興旺發達,萬事如意。尤其在后土聖母誕辰之日(農曆三月十八)廟會期間,善男信女,商旅遊客,摩肩接踵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