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

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

《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是2009年1月1日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周立軍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
  • 出版社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作者:周立軍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內容簡介:為了讓“講堂”所積累的大量的科學與人文資源實現第二次傳播,進而打造北京市的“科學名片”,以科學家、科普專家等專業人士,對“講堂”資源重新進行了加工整理,輯成《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書中內容包括品讀科學、直面地震和觸摸信息三大部分,內容深入淺出,將科學的奧秘娓娓道來。

編輯推薦

分享智慧的果實總是讓人感到快樂的。將科學名家請進“講堂”,宣講科學知識,探究科學思維,傳播科學文化;同時,在互動現場通過科學名家心路歷程的真誠袒露,與聽眾的問答碰撞,讓人們得以親身感受科學名家特有的精神內涵與人格魅力,從而走近科學名家,走近科學。
周立軍編著的《名家講科普(2科學地震信息)》為《名家講科普》第二輯,包括品讀科學、直面地震和觸摸信息三大部分,內容深入淺出,將科學的奧秘娓娓道來。

媒體推薦

分享智慧的果實總是讓人感到快樂的。將科學名家清進“餅堂”,宣講科學知識。探究科學思維,傳播科學文化;同時,在互動現場通過科學名家心路歷程的真誠袒露與聽眾的問答踫撞,讓人們得以親身感受科學名家特有的精神內涵與人格魅力,從而走近科學名家、走近科學。
——顧秉林
科學技術發展至今天,一個國家國民的科學素養的高低決定著民眾的生活質量,並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民眾的價值觀。同時也制約著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科技工作者因應公眾知識上的需求。積極參與科學傳播活動,不僅對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有益。而且也有助於公眾更多、更好地理解科學事業,對促進科學自身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
——田小平
不管你的年齡層是什麼樣的,不管是貧窮的還是富裕的。都應當意識到科學和文化對於一個社會是多么重要。我希望大家一直關注科學,因為科學並不是像消費品那樣,消費完了就沒了。它是會永久持續下去並傳給我們下一代的。
——馬丁努斯·韋爾特曼

圖書目錄

分享智慧的果實(前言)
打造首都的“科學名片”(序言)
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寄語)
第一單 元品讀科學
王渝生 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吳國盛 近代科學的起源
郭耕 自然保護與人文精神
第二單元 直面地震
馬宗晉 東亞巨災頻發探秘
何永年 科學應對地震災害
顏浩 地震災害後的心理重建
第三單元 觸摸信息
巴特勒·萊普森 新概念機器之途
李曉明 獲取網際網路信息的新維度
高慶獅 計算機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代亞非 “虛擬世界”中的信譽問題
對話“首都科學講堂”(代後記)

後記

周立軍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本書主編。
尹傳紅 《大眾科技報》總編輯助理兼總編室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本書副主編。
一種自然、和諧的美
尹傳紅:2008年5月18日舉行的“首都科學講堂”開講一周年紀念活動暨《名家講科普》新書發布會我去了,現場很熱鬧,從與會者的發言和會前會後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對“首都科學講堂”十分讚賞,對它的衍生產品《名家講科普》一書評價也很高。
周立軍:這真讓我感到欣慰,也很受鼓舞。回想一下,2007年5月20日,在北京科技周的主題晚會上,北京市科協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市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田小平先生,“首都科學講堂”公益大使代表、北京大學科學傳播中心主任吳國盛教授,共同按動了象徵“首都科學講堂”正式啟動的輝光球。一周以後,5月27日上午,田小平先生為“講堂”首講鳴鑼,歐陽自遠院士講探月標誌著“講堂”正式開篇,而且每周延續下來,影響越來越大。
更讓人振奮的是,不到一年時間,“講堂”《名家講科普》系列叢書第一輯就出版發行了。我認為,這是“講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
一件大事。我們有信心把辦“講堂”和出系列書一直延續下去,而且越辦越好!
尹傳紅:我知道,從“講堂”的開辦到《名家講科普》的出版,您都是以主要策劃人和積極推動者的身份參與其中。這么“大”的事可不好辦,要辦好並且堅持辦下去更是不容易。
周立軍:應該說,這件“大”事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開始,是上上下下團結協作、集體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履行了自己的崗位職責而已。當然,在謀劃和實施的過程中,我也深受教育和感染,自覺自愿地對科普工作傾注了更多的熱忱,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思考。
還有一點也應該看到,北京的區位優勢獨特,科普資源豐富,人才資源密集,這是我們開展科普上作的堅實基礎。有這么好的資源和基礎,卻不能把科普工作做好做到位,那就是我們的失職。可以說,舉辦“講堂”是我們整合利用首都科技人才資源的一次成功實踐。我們期盼著這個經常性科普的亮點,也能夠成為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和學習型城市建設的一個陣地,乃至首都的“科學名片”。
尹傳紅:這個目標看來就要達成了。2008年3月,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齊讓同志在“萬名科技專家講科普”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各級科協、學會將動員組織廣大科技專家,深入機關、學校、企業、部隊、社區和農村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科普報告、講座。同時積極支持基層辦好系列品牌科普報告會,比如中國科技館的“科普大講堂”、北京市的“首都科學講堂”。由此可見,在中國科協領導眼中,“首都科學講堂”已經成了一個值得推廣的“品牌科普報告會”。
周立軍:“講堂”的開辦,得到了包括中國科協在內的各個方面的鼎力支持,特別是各位科學大家、名家的積極參與,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老實說,“講堂”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北京市一道內容豐富的科學文化大餐,一項標誌性的科學傳播活動,這多少有點兒出乎我們的預料。
我本人曾多次來到“講堂”現場,親身感受過那種熱烈的氣氛,最直觀的一個場景是:可容納近300人的主講堂現場每次都是反響熱烈。許多聽眾從電視、報紙、廣播、網站等媒體看到預告,提前一個多小時就到會場占座;自發而來的聽眾也不少,往往離開講還有半個小時就已經座無虛席;還有很多人一直站著聽講,直到結束。
如今,已有包括國家重大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在內的80多位院士、專家和博士生導師走進“講堂”,宣講科學知識,探究科學思維,傳播科學文化,將智慧的果實與大家分享;而聽眾的職業分布則涵蓋了公務員、教師、學生、企業人士、軍人等,十分廣泛。
尹傳紅:我聽說聽眾里有海歸人士,甚至還有拾荒者呢。置身於“講堂”的人們在開放的空間裡自由地探討和思考,沒有身份的差別,沒有地位的高低,這種形式的確很特別啊。我到現場聽過幾次,從沒有看到過“虛席”,專家講完以後,聽眾提問也很踴躍。
周立軍:是的,現場氣氛好極了,很多場面激動人心,置身其中你不會不受感染。為吸引更多的聽眾,“講堂”的策劃班子真是動足了腦筋。例如,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有意義的環節:對每周日早早就來講堂的聽眾,工作人員會發給他們一張調查問卷,問卷上設計了這么幾項內容:聽眾對這次講座的評價如何?最近所關注的科學問題有哪些?最想聽到哪位專家的講座?
“講堂”的策劃和編導分析整理這些信息後,會據此確定下一段選題,邀請“對路”的專家來做演講。
尹傳紅:單從這一點來看它就不同於一般的填鴨式的科學講座:聽眾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可以主動地提出自己想聽的內容。
周立軍:“講堂”也很留心和關注兩個人群的互動環節。從科學名家精心準備的特別禮物,比如真誠的寄語、自己撰寫的書籍、獲得的特別獎勵、有紀念意義的徽章等,可以看出科學名家們也願意走出他們的研究室,將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掌握的專業知識、專業進展分享給大家,同時展露自己科研中的心路歷程,包括困惑和感悟,並利用這樣一個機會了解一下普通大眾所關心的科學問題。
我聽我們的執行團隊講到這樣一個例子:80歲高齡的老天文學家李競先生來演講時帶了許多科學院的徽章,他說:誰提問我就送給誰,果然,一個7歲的小學生就勇敢地提問:“太陽膨脹膨脹,會不會有一天‘砰’地一聲爆炸?”結果小朋友得到了一個院徽。我想,這個孩子一定會永遠珍藏這個徽章,在他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也一定會發揚這種勇敢提問和探索追求的精神!
尹傳紅:我常去書店轉,看到過類似的場景。每周日上午固定在王府井書店6層舉辦的“講堂”幾乎場場爆滿,不少觀眾還得站著聽講。
周立軍:是啊,經常來的聽眾,現在都已經成為科學家的“冬粉”了,還形成了一個擁有數十人的“聽友群”。2008年4月10日,《人民日報》以《“大家”講科普婦子需皆歡顏》為題,對“講堂”進行了深入報導。
這篇報導列舉了一個令人感慨的例子:有個常常拄著拐杖來聽講座的蘇大媽特別引人注目。蘇大媽腿不好,退休後大部分時間都在醫院療養。每個周末,她都得起大早拄著拐杖,從香山紅旗村倒兩班公車來聽講座。遇上下雪天,她就住到朝陽區的親戚家,因為那兒路途較近,不用倒車。蘇大媽這樣解釋她經常來聽講座的原因:“聽講座,可以讓自己腦子多想些事,腦子多轉轉還可以不得老年痴呆嘛。”她還說:“最初來聽講座,是因為住院時心裡空蕩蕩的,想學點東西。後來慢慢覺得這兒氣氛很好,大伙兒的求知慾很強,自己也從中吸收了不少精神營養。”
尹傳紅:正是:不管地位高低,皆可自由探討思考;無論學識深淺,都能享受科學魅力。
周立軍:有感於幾位聽眾在講座結束之後的留言——“科學變得讓人陌生了。我們需要這樣的平台,讓科學家和聽眾處在平等的位置”;“科學離我們很遠,但又離我們很近;院士離我們很遠,但也離我們很近,因為有你——首都科學講堂。”一次,我曾向一位採訪我的記者感慨:台上坐著一位老師,台下坐著的是可以自由出入的形形色色的“學生”,這自然的和諧也真是一種美呀!

序言

打造首都的“科學名片”
田小平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副主席、《首都科學講堂·名家講科普》書系編委會主任)
依託於“首都科學講堂”所積累的科學與人文資源,匯聚了科學人文、地震和計算機三大主題內容的《首都科學講堂·名家講科普》第二輯跟您見面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書中所輯一部分名家的講演,開講只是在幾個月之前,而且話題與我們所共同面對並思考過的重大事件很近很近。
辦“講堂”與出版《首都科學講堂·名家講科普》系列圖書無疑有著天然、緊密的聯繫。這是北京市科協著力整合首都科普資源、創建貼近百姓需求的科學傳播運作新模式的有益嘗試。作為一名科普工作管理者和本書編委會主任,我很高興地獲悉,“講堂”開辦一年多來受到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首都科學講堂·名家講科普》第一輯出版以後也是好評如潮、頗受矚目。這使我們深受鼓舞,也增強了我們發揮首都人才優勢、進一步辦好“講堂”的信心。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一個國家國民的科學素養的高低決定著民眾的生活質量,並不斷地影響和改變著民眾的價值觀,同時也制約著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與可持續發展。我們都認同“知識就是力量”,但也清楚地意識到: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其本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和廣度:而科技工作者因應公眾的需求,積極參與科學傳播活動,不僅對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有益,而且也有助於公眾更多、更好地理解科學事業,對促進科學自身的發展同樣至關重要。這實際上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科普在中國,潮起潮又落,走過了風風雨雨幾十年。較早出現的“科學普及”的提法,意在號召向民眾普及科學知識,那是一種單向的“灌輸”行為。後來,西方出現“讓公眾理解科學”,增加了雙向互動的意味:要“讓”科學走進公眾,必須達到公眾“理解”的程度,才會產生效果。這樣,不僅符合現代科技、經濟和社會互動性的特徵,而且使傳統科普的內涵更加廣泛、深刻。近年來,又出現了“讓公眾欣賞科學”的做法,即啟發和引導公眾進入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歷程,讓公眾在品味科學的過程中得到多方面的滋養,從而使公眾有能力理解科學、參與決策,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講堂”的成功實踐至少可以說明,“講堂”這種形式、設計和運作方式,是符合科學教育的自然規律的,同時也反映了廣大市民追求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積極投身社會發展的強烈願望。它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強調和尊重客群(普及對象)的主體性,以需求為主導,以互動促交流。不管是演講現場的調查問卷和問答互動,還是網路視頻的話題延伸與專題討論,都使科普資源實現了更大程度的共享,傳播效率和社會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而使“講堂”更有生命力。
基於以上認識,一個時期以來,“講堂”更加注重貼近社會熱點和百姓關注焦點,努力把握時代的脈搏,以新穎性、科學性和思想性吸引客群。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剛剛發生強烈地震,“講堂”的策劃團隊馬上就與相關專家聯繫、溝通,謀劃專題講座題目。一個月後,“講堂”陸續推出了《東亞巨災頻發探秘》《科學應對地震災害》《地震災難後的心理重建》等三場講座,深入剖析了地震的成因、防震減災的對策、心理康復的手段,以及百姓自救的方法,受到聽眾一致好評。奶粉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針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謠言、困惑與恐慌心理,“講堂”又及時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作了題為《中國食品安全問題——認識與對策》的演講;邀請國家體育總局備戰2008奧運會專家組專家楊則宜作了題為《運動營養與保健》的演講。這兩場專題演講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網路播容點擊率也一路攀升,達到了幫助公眾全面、理性地認識食品安全問題的目的。
就在我寫下這些文字之前的幾天,2008年11月12日,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馬丁努斯·韋爾特曼和1992年圖靈獎獲得者巴特勒·萊普森做客“講堂”,走近公眾,講述了自己的科學理念和治學思路,受到聽眾們的熱烈歡迎,現場提問、交流十分踴躍……
可以說,“講堂”是為科學名家和公眾搭建的分享智慧果實、參與公共事務的一個平台,是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和學習型城市建設的一塊陣地,也是北京市經常性科普的一個亮點。今後,“講堂”將繼續創新選題和運作模式,打造好這張首都的“科學名片”,為激發全民參與科普活動的積極性和建設科技北京、人文北京與綠色北京而盡力。懇切希望您對“講堂”和《首都科學講堂·名家講科普》系列圖書予以更多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