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科普:第十大行星之謎(套裝共2冊)》是我國著名科普作家卞德培的自選科普文集,收錄了10多個專題、100多篇各類作品,突出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科普佳作。收錄了《用八卦能發現新行星嗎》;《震驚世界的“天火”》等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名家科普:第十大行星之謎
- 作者:卞德培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出版社: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 頁數:464 頁
- ISBN:9787531531340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媒體推薦,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名家科普:第十大行星之謎(套裝共2冊)》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作者卞德培的業績,突出展示其具有代表性的天文科普作品。主要按知識類別分為“太陽大家族”、“第十大行星之謎”等10多個專題,正文前附彩頁16面,正文後附“卞德培科普活動簡歷”、“卞德培創作作品目錄”等。
圖書目錄
浪花與小兵(代自傳)
太陽大家族
縱覽太陽系
烏鴉與黑子
關於黑子周期的爭論
“猶抱琵琶半遮面”——水星拾零
維納斯的倩影
熒熒如火的誘惑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生命
行星“王子”——木星
謎一般的行星——土星
行星“呼啦圈”
第十大行星之謎
x大行星之謎
存在第十大行星嗎
用八卦能發現新行星嗎
小天體世界
行星家族的侏儒
“中華”的故事
近地小行星“殺手”
太陽系的流浪者——一彗星
回歸頻頻話恩克
彗木相撞之後
火龍
震驚世界的“天火”
恐龍哪裡去了
生活中的天文學
“太陽爆發”是怎么回事
月到中秋分外明
抬頭望地球低頭思故鄉
認星星定方向
台北時間和北京當地的時間
地球環境與人
早晚的太陽為什麼紅得那么鮮艷
農曆和陰曆不是一碼事
星星為什麼都在眨眼
地球也是顆星嗎
我們是孤獨的嗎
影子“變”的戲法
莫忘觀賞日全食
白天的月亮
地極並不固定
二十四節氣
節氣的日期
冬至起九
春打六九頭
秋後一伏
超寬銀幕和全天域電影
只有一個地球
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
日期就在那裡變更
東、西半球何處為界
星星都是遙遠的太陽
星星數得清嗎
漫說夏夜星空
六十多噸重的一枚“硬幣”
成雙成對的星
“變化多端”的星
真正的“新星”
尋找“地球”
也說“人生星座”
也說“人生星座”
談談所謂“黃道吉日”和“凶日”
從天干和地支說起
謹防假冒
“生辰八字”並不神秘
天文學家的故事
渾天說和渾天儀
歲差與曆法
子午線究竟有多長
郭守敬和他的簡儀
一生重視科普的天文學家李珩
終生關注天文普及的陳遵媯
第2051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掀起天文學的偉大革命
為行星運動立法的天文學家克卜勒
用自製望遠鏡觀測天空的伽利略
“站”在巨人肩上
測量星星距離的人
中國天文科普作家剪影
人類是怎樣逐步認識字宙的
人類是怎樣逐步認識宇宙的
太陽元素
從筆尖上發現的行星
發現冥王星的故事
脈衝星是怎樣發現的
神話·科學發現·元素命名
方寸之間天地寬
郵票與天文普及
濃縮的歷史
郵票上的哥白尼
近鄰月球
牽心動魄話彗星
空間深處
球外文明之謎
球外文明之謎
UFO與飛碟
外星人到過地球嗎
智慧生命在哪裡
別的星星上有人嗎
太陽系外新行星
宇宙探索
太陽是顆典型恆星嗎
太陽會熄滅嗎
太陽黑子從哪裡來
近地小天體會撞上地球嗎
月背之謎
冥王星曾是海王星的衛星嗎
超新星之謎
脈衝星是怎樣的天體
銀河系有多大
銀河系有多少顆星
織女星是另一個太陽系嗎
遙遠的鄰居——比鄰星
等了四百年的宇宙奇景
類星體的挑戰
宇宙有多大
附錄一卞德培科普活動簡歷
附錄二卞德培編創作品統計
附錄三小行星命名及其他
凝結中日友誼的三顆小行星
科普情牽半世紀——記科普作家李元、卞德培
他們的名字掛到了天上
祝賀與懷舊
兩位中國科普作家榮獲小行星命名殊榮
辛勤耕耘四十載——記科普作家卞德培
梅花香自苦寒來——訪卞德培先生
一位科普作家的人生軌跡
關於“卡林伽獎”的推薦信
卞德培獲法國弗拉馬利翁獎
德培之星遨遊太空
平易而不懈怠親切而無矯揉
懷念卞德培先生
後記
媒體推薦
為向卞德培表示敬意而命名,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和天文學普及工作者。他編著了60多種圖書,一些獲得了國家級獎勵,發表了800多篇文章。在1954年建設北京天文館和1958年創辦《天文愛好者》雜誌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兩項工作在中國的同類工作中都屬首創。
——國際小行星中心第34457號《小行星通報》
李元、卞德培兩位先生都已年逾古稀。他們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殊榮,是因為他們在科普事業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人民日報》
作者簡介
卞德培,1926年7月出生於上海,浙江平湖人。1945年進入上海東方匯理銀行工作,1953年進入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工作,1954年調入北京參與籌建北京天文館,1958年創辦《天文愛好者》雜誌,曾任北京天文館編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北京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等職。系中國天文學會、法國天文學會、美國行星協會等會員。從1946年開始科普創作,發表科普文章800多篇,編著、編譯圖書80多種,主要有《哈雷彗星》、《月亮》、《宇宙奇觀》、《探索星空的足跡》、《第十大行星之謎》、《天窗怎樣打開》、《生活中的天文學》等。1990年獲“建國以來有突出貢獻的的科普作家”稱號,1998年獲永久編號第6742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卞德培星”的國際榮譽,2000年獲法國弗拉馬利翁獎。2001年1月1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序言
夜深人靜,時鐘已過12點,對於我這個科普戰線上的老兵來說,正是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時刻。辦公室里乾不完的那些編、譯、審、校等工作,必須在這時完成;已答應的稿件要抓緊寫出;新到的中外文雜誌要翻閱;國內外的來往信件要處理,等等。
一點鐘,兩點鐘,書桌上的燈光才熄滅,30多年來已習以為常了。對於兩鬢已斑白、精神還不錯的花甲之年的人來說,一天十三四小時的工作,樂在其中,也就不覺得其累和苦了。
事情得從20世紀40年代初說起。
偶然的機會中看到的幾本天文書,極大地吸引了我這個十多歲的中學生。《流轉的星辰》、《行星的故事》以親切和生動的文筆、娓娓動聽的故事,講述著前所未聞而又那么有趣的天文知識;《宇宙壯觀》描述出了宇宙的壯觀景象,令人讚嘆,啟迪心靈。大自然以其特有的魅力,打動了我這箇中學生的心,我萌生了這樣的思緒:探索偉大而神秘的宇宙,發人深省,陶冶情操,其樂無窮。
“嚴”而填鴨式的學校教學,以及每天兩三個小時以上的家庭作業,使得學習生活很緊張,有點喘不過氣來。但既然被一個東西所吸引,犧牲點睡眠時間自然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辦法。學校圖書館裡僅有的幾本天文書,很快就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可是自己又買不起,於是開始抄書和做筆記。在短短的幾年裡,先後抄了好些練習本,對星空簡直著了迷。就這樣,還在國中時,我就與星星結下了友誼,誰知道這不解之緣後來影響著我的一生。
194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一年,也是我踏入社會、生活中發生較大變化的一年。7月,中學畢業,憧憬著自己的前程,可是,在那個畢業即失業的年代,茫茫前途,何處是歸宿?
早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前,父母隨郵局內撤,三四年來,音信阻隔。祖父母帶著三個孫兒女在上海,一直以變賣度日,此時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經濟問題,以及多年來生活條件的惡化,還不滿18歲的我,感染上了肺結核,老百姓叫它“富貴病”,這在當時被看做簡直是“不治之症”的代名詞。身體垮了,情緒極度低落,升大學的夢想像癟了的皮球,再也鼓不起來了。萬業蕭條,找工作又談何容易。幾經周折,進了上海東方匯理銀行(法商)當練習生。
工作不算緊張,可生活擔子不算輕鬆,在此後好幾年的時間裡,我成為家庭的主要負擔者之一。在物價一日數跳、幣值像斷了線的風箏那樣垂直下落的那些年代裡,誰不挑這副家庭擔子就不知道生活之艱難。但從微薄的薪水中,我不忘挪點尾子出來,買些最喜歡的天文書。這樣就可以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成本成本地大抄特抄其書了。
被星空魅力吸引著的我,希望別人也能感染宇宙之美,於是開始走上了普及宣傳的道路。1946年,我發表了第一篇科普知識小品,介紹有關日月食的原理和現象。接著,又大膽地寫了第一本書,5萬字的科學幻想小說——《地球的殖民地》,對青少年普及天文和宇航知識。又以多年積蓄從美國買了一架口徑8厘米的反射望遠鏡,既自己觀察天象,也成為用來流動服務的得力工具。
如果把獨學天文比喻為孤掌難鳴的話,那么,1947年與紫金山天文台李元的相識可說是相得益彰。李、卞兩人的結識與合作,在一定意義上說,為當時的天普工作注入了生氣和開創了新局面。兩人各有一段曲折的自學經歷,毅然視普及天文為己任,深感必須聯絡同好,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特別是在青少年中間,大力普及天文知識。
兩人先後聯繫了好幾十位青年同好,組織了中國青年天文聯誼會,會員遍布上海、南京、北京、廣州、杭州等處。後來又發展成為中國天文學會大眾天文社,專門從事向廣大人民民眾普及宣傳天文知識。相隔數十年後的今天,來回顧此事,當國中國青年天文聯誼會和大眾天文社的一批青年同好,後來不少都走上了天文工作崗位,並相繼成為各天文機構的骨幹力量。
從1948年開始,以李、卞兩位為主,編輯出版《大眾天文》月刊,附刊在當時上海《科學大眾》中,由李元先在上海、後在南京負責組編,由我在上海負責編輯出版等工作。接著兩人又通力合作陸續編著了一些工具性圖書,如《天球儀》(包括天體儀實物模型)、《天文學圖集》,以及後來與沈良照等三人合作編繪的《簡明星圖》等。這些對青少年天文愛好者來說是特別需要的圖書和工具,有的至今仍是天文普及領域中可供使用參考的惟一資料。《簡明星圖》由於是出自三位天文愛好者後為天文工作者之手,取材簡而明,使用方便,在出版已30多年後的今天,仍得到廣泛的使用和使用者的高度評價。
根據回憶,直到5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內,自己實在是非常緊張的,而恰是在這幾年裡,編寫了最初的兩本為少年朋友寫的書:由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日食和月食》,以及由北京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年四季》。在徐青山的合作下,《日食和月食》於數年後重版。
繁忙的編寫工作和大量的科普活動,形成了我發展道路上第一個小小的高潮,而正是在為社會服務的同時,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一點,我的體會是很深的。
我沒有機會上大學,但由於答覆和處理讀者來信、設計展覽、作科普報告等的需要,強迫自己看了點書,常常需要把同一章節反覆地看,不同書的相關章節比較地看,直到弄懂並能以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為止。不可否認,知識水平等的限制,使自己在處理信件、發表文章中,犯了不少錯誤;另一方面,也確實增長了知識和才幹。這在從20世紀50~80年代主持《天文愛好者》雜誌的期間,也有很深感受。
工作、生活上更大的轉折是在1954年。那年下半年,北京市決定籌建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我自上海奉調參加籌建工作。在大雪紛飛的隆冬季節,我來到祖國首都,一種強烈的光榮感和責任感驅動著我,作為北京天文館最初的四人籌建小組的一名成員,立志把天文館建好,為開創我國的天文館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年的籌建,以及其間赴蘇聯考察天文館,奠定了我此後一生的道路。1957年9月,北京天文館落成、開放,接待觀眾。作為一名工作人員,我在天文館和天文普及崗位上,風風雨雨,三十多載,直到現在。
從1957年《天文愛好者》雜誌在比較艱難的條件下籌備、出刊,到1985年離開編輯部二十七八年間,主要為灌溉這朵天普刊物之花,嘔心瀝血,不懈地努力。它,已屆三十而立之年,仍在茁壯成長,不僅遠遠超過了過去任何一種天文刊物的出版年數,也仍是迄今為止國內惟一的一種天文普及刊物。
儘管自己的第一本作品是科幻小說,但很快發現自己並不善於寫這類作品,而願意把精力用於撰寫科學知識小品。三十多年來的數十種出版物、數百篇科普文章,都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產物。
回顧往事,寫科學小品,尤其是為少年兒童們寫知識小品,並非是件輕鬆、容易的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少年兒童們本來已懂了的知識和道理,再重複一遍,這也未嘗不可,至少可以加深和鞏固對已有知識的理解。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應該講點新知識、新發現,文章要有時代氣息,以開闊讀者的眼界,鼓勵他們為發展科學而立下宏願壯志。
這,問題就難了。要把一個比較新的,也往往比較深的概念、理論講清楚,而又不能生搬教科書里的對少年兒童來說較抽象的概念,有時並不那么容易。
第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是1964年為上海《兒童時代》寫的那篇《六十多噸重的一枚“硬幣”》。文章首先用標題吸引瀆者,使他們萌起想了解一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的懸念。原子的構造、物質的密度等,對少年讀者來說都是比較生疏的,需要用生活中能遇到的熟悉的事物來舉例,到最後講清楚:這樣重的硬幣當然是沒有的,但可以用來製造這種硬幣的材料卻是有的,它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它是組成一種叫做白矮星的天體上的物質。
這樣的文章看來能被少年兒童們接受和理解,它不僅在當時被兒童時代社選為上乘之作,二十年後,在由中國科普創作研究所主選、包容建國以來優秀作品的《兒童科普佳作選》中,再度被列選。遺憾的是,這種生動活潑、引人人勝的文章我寫得太少了。
我認為,作為一個少兒科普工作者,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既要有廣度,也要有一定的深度,特別是自己的專業方面。此外,還應學習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如中外史地、法律、政治和哲學等。他最好是個文學愛好者,熟悉各種文學形式,並具備運用少兒語言的能力和修養。更為主要的,他應有顆童心,願意為少年兒童進行創作,進行艱苦的勞動。為少年兒童寫作的文章一般從數百字到數千字,圖書也只有幾萬字,比起為成人創作的作品來,在字數和分量上要少得多,但這絕不意味著容易得多。相反,創作一篇優秀的短文,其難度和所花的精力,不亞於一篇洋洋數千言的論文。
正是本著向少年兒童普及以天文學為主的科學知識,提高他們對科學的興趣,鼓勵他們從小愛科學,立志長大搞科學的信念,開闊他們向未來展望的眼界,數十年來,我為他們寫了點書和文章。較早的有《十萬個為什麼》中的部分天文“為什麼”,與陶世龍合作的《你知道嗎?》(天文氣象1)等。
前幾年,得悉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打算出版一部以國中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大型工具書一一《少年自然百科辭典》。作為…個科普工作者,理所當然應該予以大力支持。我積極奔走、組織,邀請了12位善於寫作的天文工作者為它寫稿。經過幾年的努力,眼看已快到開花結果的時節,心中有說不出的快慰。這部辭典的《生物·生理衛生》分冊已出版,約80萬字,內容新穎充實,圖文並茂,裝幀精美,受到中國小教師和學生等的普遍歡迎。可以預料,《天文·地學·氣象》分冊,也將成為一冊頗有影響的圖書。
一套規模更大的《中國少年百科全書》正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積極籌劃中,有幸被邀為分科副主編和撰稿人,我將竭盡全力把稿件組織好,協助出版社和有關方面,將建國以來第一次專門為少年兒童編纂的,篇幅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百科全書,高質量地呈獻給全國的少年讀者。
最近幾年,除了分散在各種雜誌上的文章等外,為少年兒童讀者們寫書的活動始終堅持著,如《星空、地球和太陽》、《地球的夥伴》(均與余克德合作改編,新蕾出版社,1983年),《月亮》(民族出版社,1985年),《哈雷彗星》(新蕾出版社,1985年),《青少年科技活動全書·天文分冊》(部分,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年),《告訴我,為什麼》(部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低年級1985年,中年級1986年,高年級1987年),《夏令營》(部分,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以及《彗星和流星》(民族出版社,1987年)和《郵票上的科學》 (部分,中國郵電出版社,1987年)等。
一個少年兒童科普工作者,只有具備比較廣泛的興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內容更加豐富。興趣範圍可因人而異,深淺可有所不同,如:從喜歡照相到自己沖洗放大;三大集(集郵、集火花、集煙盒)或其他,如收集糖紙、畫片等;從聽音樂到彈奏樂器;養花草;從欣賞書法、繪畫到自己動手實踐等。
我就是個音樂愛好者,也喜歡欣賞美術作品和名畫等,雖然自己的水平和素養不高,但工作之餘,寫作之餘,它們不僅能起消除疲勞的作用,使人精力更加充沛,還陶冶情操,予人以享受,給人以知識。我喜歡買書、看書和收集圖片、照片、幻燈片等資料,僅剪報資料一項,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十來年間,就裝了足足有好幾十個大的檔案口袋。
還在中學的時候,我就喜歡收集郵票,只是郵票來源甚少。後來踏入社會,郵票數量就逐漸增多,一二二十年間,也積累下了數十個國家的幾千枚各種郵票:
這些愛好和所收集起來的資料,給了我很多知識和樂趣、幫助和教益,可謂得益匪淺。遺憾的是,十年動亂期間,圖書資料與人同遭厄運。長時間積累下的寶貴資料,幾乎全部付之東流,除圖書遺留下百十來冊之外,其餘資料、圖片、照片、郵票等全部丟失,誠為可惜。
近十年來的創作是多層次的。1976年3月8日,一場罕見的隕石落在我國吉林省吉林市郊、永吉縣和蛟河縣等地,其中最大、最重的一塊為“吉林一號隕石”,重1770千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我有幸有機會參加綜合考察組,立即奔赴現場進行綜合考察。在此啟發和鼓勵下,發表了《我國已知隕石的初步統計》(《地球化學》學報,1978年)。論文受到有關方面的關注,在國際隕石學會主席、美國《隕石學》主編的邀請下,於1981年在《隕石學》學報上,發表題為《中國隕石》(英文)的論文,引起世界隕石學界的注意。在此之前,國際隕石目錄上一直只有區區的11塊中國隕石,現在由一篇文章一下子把這數目增加到50多塊。
1980年10月號的美國著名天文雜誌《天空和望遠鏡》上,發表了我的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業餘天文愛好者活動》(英文)的文章,配有彩色和黑白照片多幅。1982年11、12月號的法國《天空和空間》雜誌上,刊登了我寫的一篇題目為《來自人民中國的訊息》(法文)的文章,介紹北京天文館、我國青少年的天文普及活動,以及天文出版物等情況。兩篇文章引來了一些關心我國天文普及工作的外國朋友,幾年來,一直與我保持著聯繫。
此外,我也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固體地球物理學、測繪學、空間科學》的撰稿人。
積四十多年的創作經驗和體會,我深感為青年、為少年兒童撰寫科學普及文章的重要意義。引導他們從小愛科學,樹立以科學方法和態度來學習和工作的科學作風,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將永無止境,我國的科技人才將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
我願為繁榮少年兒童創作,作畢生的努力。
(原載《中國少兒科普作家傳略》,希望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