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伯耆守長年(?~1336):鎌倉末至南北朝時期的武將。據說是村上源氏流的伯耆豪族長田行高之子,但其系譜不詳。推測生於占據名和浦從事海上交通、商業活動的豪族之家。
基本介紹
- 本名:名和伯耆守長年
- 別稱:名和長年
- 所處時代:南北朝
- 去世時間:1336
人物生平,南征北戰,捨身成仁,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名和長年通稱名和又太郎,其初名為長高,而具體生年則不詳。元弘二年(1332)春,雖然後醍醐天皇因倒幕失敗而被流放到隱岐,但是金剛山的護良親王和楠木正成仍在繼續與幕府戰鬥,播磨的赤松圓心和肥後的菊池武時等日本關西地方的一些武士也都開始紛紛回響。看到倒幕運動的局勢有所好轉,後醍醐與千種忠顯等人於第二年的二月二十四日一起乘船逃離隱岐,他們最初是以出雲的杵築海灣作為目標,但由於當日海風過大及為了躲避追兵等原因,後醍醐最後在伯耆國的名和湊(今御來屋港)上岸。『太平記』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千種忠顯遵後醍醐之命拉攏附近的武士勤王,從當地人的口中,忠顯得知此地以名和長高為首的名和氏頗有實力,於是他前往名和莊拜訪長高,希望能得到其一族支持。經過家族的內部會議討論之後,名和氏最終決定追隨後醍醐天皇。
南征北戰
由於幕府軍隊隨時可能前來討伐,名和長高建議後醍醐移駕到地勢比較險要的船上山進行堅守,然後他又從近鄰的農家購買了數千石軍糧運上山,做好與幕府軍長期抗爭的思想準備。同時在山上的名和軍也製作了幾百面印有近鄰武士家紋的旗幟,這是因為當時在船上山上的名和軍總數只有不到二百人,而這樣能給幕府軍製造一個山上有很多部隊的假象。同年二月二十日,鎌倉幕府派遣隱岐守護佐佐木清高率領三千人包圍了船上山,但是看到山上有不同家紋的旗幟後,幕府軍變的躊躇不前,而山上的名和軍則堅守不出,只是不停地向下放箭。首先是幕府軍的將領佐佐木昌綱在山腳指揮部隊的時候被名和軍射死,接著擔任搦手的佐佐木定宗也率領的八百人也投降了天皇,此時不明情況的主將佐佐木清高仍然在率眾進攻柵門。當日黃昏,風雨驟至,名和長高認為下山反攻時機已到,於是率軍乘亂一舉擊潰了幕府軍隊。船上山之戰後,後醍醐以天皇的名義號召天下武士倒幕,日本關西地方的武士都陸續聚集到船上山周圍。同年三月,因為護駕有功,名和長高被後醍醐授予從四位下伯耆守護之職,由於名和氏以前曾經從事過海運行業,於是後醍醐賜“帆掛船”為名和氏的家紋,並將名和長高的名改為長年,從此他開始被習慣地稱為名和伯耆守長年。
元弘三年(1333)三月,後醍醐命千種忠顯率軍出山陰道進攻六波羅探題,在投誠的足利高氏和赤松圓心的配合下,大軍於五月攻克京都。同年五月二十二日,後醍醐天皇起駕回歸京都主持政務,在回京的途中,鎌倉也被倒幕方的新田義貞攻克,而此時的名和一族一直在後醍醐身邊負責他的警衛工作。後醍醐天皇在回京之後,封賞給名和長年因幡、伯耆兩國。雖然被封為外藩,但名和長年卻一直是建武政權中央機構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是記錄所、武者所、雜訴決斷所的一員,並擔任東市正之職。同時長年之子義高也被授予正五位下左衛門少尉,並擔任檢非違使,成為天皇的親衛隊的一員。作為後醍醐最信任的武士,名和長年與楠木正成、結城親光和千種忠顯一起被當時的人們合稱為“三木一草”。
建武三年(1336)一月,為了阻止西進京都的足利尊氏大軍,名和長年、結城親光、千種忠顯率出雲、伯耆、因幡三國的兩千餘人在近江的勢多布陣迎擊,在與尊氏軍的先鋒足利直義、高師直部隊連續激戰數日之後,川崎的肋屋義助因後方受到赤松和細川軍的突襲而被擊潰,新田義貞只好保護後醍醐逃往比叡山,名和長年等人也都被迫尾隨前往。十四日,陸奧的北畠顯家率領數萬奧州大軍前來增援公方,在名和長年、新田義貞和楠木正成等人的配合下,眾將終於在三十日傍晚收復京都,而足利尊氏則率殘軍逃至備後。
捨身成仁
建武三年(1336)五月二十五日,捲土重來的足利尊氏在湊川擊敗楠木正成和新田義貞,後醍醐被迫再次率眾逃出京都,同年六月十四日,足利尊氏在京都擁立光嚴天皇即位。六月底,已經處於劣勢公方出兵兩萬餘人分三路出發,準備奪回京都,其中名和長年統率包括仁科、高梨、土居、得能、春日等諸族聯軍五千餘人在豬熊負責配合總大將新田義貞。六月三十日,兩軍開始交戰,由於在八條到九條一帶展開的足利軍達到了十萬人左右,不止處在大宮的新田義貞十分吃力,公方的其他一些部隊也不斷被擊潰,最終導致名和長年軍團在戰場上被幕府軍孤立。看到戰局不利,長年屬下的仁科等部隊相繼突圍而出,而他卻率領本部的二百餘人對足利軍發動了自殺式的衝鋒,最後長年本人在三條豬熊被九州松浦黨的草野將監秀永討取,而屬下的二百人也無一生還,大多數史料認為名和長年陣亡時的年齡大約是在五十歲左右。
人物評價
雖說在名和長年戰死的四十餘年之後,南朝也最終覆滅,而長年卻一直被後人認為是名和氏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在元弘、建武這個日本歷史上的特殊時期,他率領名和氏成功地完成了由地方豪族向武士階層的轉變,他的舉動不僅改變了名和氏的命運,也和楠木正成等人一樣被後世視為忠臣的楷模,名和長年雖然是從事商業活動出身,但是卻也胸懷武略,識君臣大義,實在是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