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名人新傳系列:何應欽新傳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390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 作者:熊宗仁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05354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名人新傳系列:何應欽新傳》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熊宗仁(1944—),貴州興義人。1966年7月畢業於貴陽師範學院歷史系。“文化大革命”中被分配到興義工作。先後在興義地區師範學校、興義五七師大、興義師範專科學校任教。1979年3月考入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班,結業後在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貴州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中華民國史和貴州地方史。
圖書目錄
序論
一、“鄉巴佬”出谷遷喬士官生來去東瀛
“青布客”創業何老三入學
忠君愛國迷夢初醒
辛亥風雲中歸來“二次革命”後東渡
婚姻權勢 良緣雙結
二、軍界寵兒政壇驍將
戰場失意操場得意
組團結社趨趕時勢
借勢巧奪扶搖直上
弄權鬥法隻身逃亡
三、黃埔練兵東征建功
晉見孫中山攀附蔣介石
顧問的小學生黃埔的總教官
棉湖一戰名揚四方
惠州攻堅“大將”得寵
四、大浪淘沙魚龍雜處
四平八穩左右逢源
身心向右權位向上
支持中山艦事件充當蔣介石後盾
五、北伐東路反共先鋒
留守粵北輕取閩南
浙蘇搶功南京發難
金陵逼蔣龍潭巧勝
忍氣失權誠心皈依
戴孝圖功助蔣“統一”
“福將”無能 “圍剿”破產
六、和外戕內難辭其咎
替中央系入主華北代張學良坐鎮北平
重交涉輕抵抗斷送長城抗戰
簽訂《塘沽協定》 陷入妥協深淵
逼走馮玉祥殺害吉鴻昌
達成“何梅協定”留下歷史公案
吳佩孚圖保晚節何應欽甘下地獄
西安事變文戲武做
七、兼併異己護院管家
西北“善後”川康“整軍”
……
七七事變 走向抗日
正面戰場潰敗江海要塞報廢
審判韓復榘巧遇蘇顧問
八、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九、體面引退妄整殘局
十、“福星”在“改造”中暗淡 元老在“失權”後呼號
十一、 “道德重整”成領袖 “文化復興”作先導
十二、“國民外交”水月鏡花 中日建交世勢人心
十三、修補反共思想 固守擁蔣壁壘
十四、“統一”當旗手冷戰作先鋒
十五、謀台灣發展充高參寄餘年閒情做遊子
十六、漩渦托起不沉舟 鄉情煎熬魂歸人
後記
一、“鄉巴佬”出谷遷喬士官生來去東瀛
“青布客”創業何老三入學
忠君愛國迷夢初醒
辛亥風雲中歸來“二次革命”後東渡
婚姻權勢 良緣雙結
二、軍界寵兒政壇驍將
戰場失意操場得意
組團結社趨趕時勢
借勢巧奪扶搖直上
弄權鬥法隻身逃亡
三、黃埔練兵東征建功
晉見孫中山攀附蔣介石
顧問的小學生黃埔的總教官
棉湖一戰名揚四方
惠州攻堅“大將”得寵
四、大浪淘沙魚龍雜處
四平八穩左右逢源
身心向右權位向上
支持中山艦事件充當蔣介石後盾
五、北伐東路反共先鋒
留守粵北輕取閩南
浙蘇搶功南京發難
金陵逼蔣龍潭巧勝
忍氣失權誠心皈依
戴孝圖功助蔣“統一”
“福將”無能 “圍剿”破產
六、和外戕內難辭其咎
替中央系入主華北代張學良坐鎮北平
重交涉輕抵抗斷送長城抗戰
簽訂《塘沽協定》 陷入妥協深淵
逼走馮玉祥殺害吉鴻昌
達成“何梅協定”留下歷史公案
吳佩孚圖保晚節何應欽甘下地獄
西安事變文戲武做
七、兼併異己護院管家
西北“善後”川康“整軍”
……
七七事變 走向抗日
正面戰場潰敗江海要塞報廢
審判韓復榘巧遇蘇顧問
八、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九、體面引退妄整殘局
十、“福星”在“改造”中暗淡 元老在“失權”後呼號
十一、 “道德重整”成領袖 “文化復興”作先導
十二、“國民外交”水月鏡花 中日建交世勢人心
十三、修補反共思想 固守擁蔣壁壘
十四、“統一”當旗手冷戰作先鋒
十五、謀台灣發展充高參寄餘年閒情做遊子
十六、漩渦托起不沉舟 鄉情煎熬魂歸人
後記
後記
時間有時會讓歷史模糊,但有時卻會讓人們對歷史事件或人物看得更真切,猶如登上峰巔反觀來路一般。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我研究何應欽其人其事,至今幾乎近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在這20多年間,我經歷了從迷惑於歷史的混亂與模糊到走近歷史真實的曲折過程。
何應欽是一個在複雜的歷史漩渦中駕著命運扁舟,出沒宦海風波而不被淹沒但爭議頗大的歷史人物。按說隨著他活躍的時代結束及其本人的逝世,人們對他的關注只會越來越少。但實際情況並非完全如此。由於許多新史料的發現和披露,特別是在200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不免會勾起人們對何應欽曾主持過中國戰區受降大典的記憶,更因為國共兩黨歷史恩怨的淡化和時代給史學工作者提供了更寬鬆的思想空間,進一步走近何應欽歷史的真實成為可能。人們對何應欽的關注較之20多年前不僅沒有稍減,反而有所增加。
走近這樣一個近百年時間跨度、經歷複雜、是非毀譽反差極大的歷史人物,是我20多年來在史學研究領域的不倦追求。從第一篇引起爭議、險遭批判的論文發表,到《何應欽傳》、《何應欽的宦海沉浮》、《何應欽晚年》和《何應欽——漩渦中的歷史》四部專著九種版本的問世。筆者飽嘗了追求歷史真實的酸甜苦辣。在先後發表的數十篇研究何應欽與民國史事的系列論文中,更體味到要真正走近何應欽這樣一個早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物的真實,會經歷多少的坎坷,甚至會承擔某些本不該出現的政治風險。雖然最艱難的歷程已經過去,我仍要探索前行,但我永遠也不可能復原出真實的何應欽。
何應欽一生中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學史治史者也最為關注的。主要是1924年至1949年這25年間國共兩黨關係構成中國政治主旋律的時段,其間又經歷了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戰爭。何應欽在這一時期充當主角或重要角色的民國史事,迄今內地與海外對其評價分歧依然很大,有的褒貶猶如霄壤,故筆者特在前言中將一家之言和盤托出,既是對此前四部專著學術觀點的承續,又是新的著作的開篇,重複在於增強印象。儘管這些學術見解已獲同行認可,特別是對一些權威觀點的質疑甚至改寫,已獲普遍公認,但由於歷史教科書不能與學術研究同步的超穩定時差,許多相關著、述,尤其是客群最廣的影視作品陳陳相因,依然停留在以往的迷惘與錯訛之中,以致難識廬山真面目。故本書有先正視聽之前言。
曾有讀過《何應欽傳》者戲言:撇開意識形態而言,從何應欽的一生中,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啟示——當官者何以為官,營商者何以經商,研究者何以為學,做人者何以為人,妙在得“中和”之精髓。戲言難免誇張,但總有借鑑與收穫卻不假。
喜愛拙著的讀者,無論是出於對歷史揭秘和追尋歷史真實的興趣,還是對何應欽其人其事的關注,抑或是對筆者的錯愛,都是對歷史研究的推動。正是讀者、作者同出版者之間不經意的互動,何應欽的歷史真實才會一步步走近。
熊宗仁
何應欽是一個在複雜的歷史漩渦中駕著命運扁舟,出沒宦海風波而不被淹沒但爭議頗大的歷史人物。按說隨著他活躍的時代結束及其本人的逝世,人們對他的關注只會越來越少。但實際情況並非完全如此。由於許多新史料的發現和披露,特別是在2005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舉行的一系列活動,不免會勾起人們對何應欽曾主持過中國戰區受降大典的記憶,更因為國共兩黨歷史恩怨的淡化和時代給史學工作者提供了更寬鬆的思想空間,進一步走近何應欽歷史的真實成為可能。人們對何應欽的關注較之20多年前不僅沒有稍減,反而有所增加。
走近這樣一個近百年時間跨度、經歷複雜、是非毀譽反差極大的歷史人物,是我20多年來在史學研究領域的不倦追求。從第一篇引起爭議、險遭批判的論文發表,到《何應欽傳》、《何應欽的宦海沉浮》、《何應欽晚年》和《何應欽——漩渦中的歷史》四部專著九種版本的問世。筆者飽嘗了追求歷史真實的酸甜苦辣。在先後發表的數十篇研究何應欽與民國史事的系列論文中,更體味到要真正走近何應欽這樣一個早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人物的真實,會經歷多少的坎坷,甚至會承擔某些本不該出現的政治風險。雖然最艱難的歷程已經過去,我仍要探索前行,但我永遠也不可能復原出真實的何應欽。
何應欽一生中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學史治史者也最為關注的。主要是1924年至1949年這25年間國共兩黨關係構成中國政治主旋律的時段,其間又經歷了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戰爭。何應欽在這一時期充當主角或重要角色的民國史事,迄今內地與海外對其評價分歧依然很大,有的褒貶猶如霄壤,故筆者特在前言中將一家之言和盤托出,既是對此前四部專著學術觀點的承續,又是新的著作的開篇,重複在於增強印象。儘管這些學術見解已獲同行認可,特別是對一些權威觀點的質疑甚至改寫,已獲普遍公認,但由於歷史教科書不能與學術研究同步的超穩定時差,許多相關著、述,尤其是客群最廣的影視作品陳陳相因,依然停留在以往的迷惘與錯訛之中,以致難識廬山真面目。故本書有先正視聽之前言。
曾有讀過《何應欽傳》者戲言:撇開意識形態而言,從何應欽的一生中,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啟示——當官者何以為官,營商者何以經商,研究者何以為學,做人者何以為人,妙在得“中和”之精髓。戲言難免誇張,但總有借鑑與收穫卻不假。
喜愛拙著的讀者,無論是出於對歷史揭秘和追尋歷史真實的興趣,還是對何應欽其人其事的關注,抑或是對筆者的錯愛,都是對歷史研究的推動。正是讀者、作者同出版者之間不經意的互動,何應欽的歷史真實才會一步步走近。
熊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