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馬大堤管理

為了維護同馬大堤堤防工程完整,確保工程安全,充分發揮地方工程的防洪、排澇、抗風浪和風暴潮的作用,通過技術、經濟、行政、法律的手段對其進行管理的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馬大堤管理
  • 外文名:Tongma Dike Management
大堤基本信息,管理機構,管理內容,

大堤基本信息

同馬大堤位於安徽省境內長江中下游左岸,上接湖北省黃廣大堤末端的段窯,下抵懷寧縣官壩頭,全長173.4km,其中沿長江段堤長138km,沿皖河段堤長35.4km。該堤是湖北、安徽2省6個縣,18.8萬公頃耕地,240萬人口和城鎮、工礦企業等的防洪安全螢幕障。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到1916年,歷經約80年,自上而下依次建成同仁、馬華等小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聯圩並垸形成同馬大堤雛形。1956年建成楊灣閘、改建華陽閘後,同馬大堤的堤線延伸到望江合成圩東埂。1958年皖河下游改道聯圩工程建成,皖河中下游51個圩口聯成一個大圩,同馬大堤堤線延伸至懷寧縣官壩頭,1963年正式定名為同馬大堤。
同馬大堤設計水位按湖口水位22.5m相應水位推求的長江段設計洪水位的範圍為17.5m-20.89m;皖河段設計洪水位的範圍為17.5m-21.85m。相應堤防等級為2級,超高為1.5m。

管理機構

同馬大堤的管理以縣界劃段,由沿堤各縣實施分段管理。各段堤管委員會由縣水利局直接領導。1962年始設修防段(所)4個,以下按老圩或鄉設分段和站53個;楊林、楊灣、華陽、皖河等中型水閘設管理所,屬地區水電局領導。1970年以後,加強了民眾管理組織。

管理內容

1949年-1997年,同馬大堤共完成土方9700餘萬方,石方150餘萬方,混凝土7000餘方。堤防頂高程一般為20m-23m,堤身高度一般為7m-10m,堤頂寬8m左右,迎水坡度為1:3:背水坡堤頂以下2.5m處有一道6m寬的戧台,戧台以上坡度為1:3,以下坡度為1:5;背水坡腳外30m範圍內大部分均填高了1m。對易滑坡堤段,則在圓弧滑動範圍內,築有20m寬大平台防止滑動。對王家洲、巨網、潭子湖等處的滲漏險段,以人工和機械沖填等方式,將背水坡腳附近的深溝大塘回填,並築有寬200m-300m的蓋重。匯口、關帝廟等險段還做了減壓井89口,但由於機械與化學淤堵,減壓井失效嚴重。同馬大堤5個重點河段有15處崩岸,採取平順拋石和沉柳與拋石相結合等方式進行防護,並進行堵汊整流,共完成石方368萬方,沉柳樹組17萬組,護岸長度71km,占崩岸總長的70%,基本控制了大的崩勢。同時,整修了全堤的22座閘站。1955年開始對大堤進行人工錐探灌漿,70年代後則採用機械錐探灌漿,至1976年錐探堤防長度90km,錐眼39.8萬個,進尺278.6萬方,灌土6.5萬方。臨河灘地種植防浪林木170.4萬株,汛期高水位時防浪效果明顯,可節省擋浪材料費用約30%。同時,在沿堤險段安裝了52個測壓管,經常進行觀測分析。同馬大堤保護區內分布有龍感湖、大官湖、武昌湖等大小湖泊,一般距堤線2km至4km,最近的黃湖距堤線1.2km。湖水通過人工渠與皖河和長江相通,沿堤各閘冬季開閘排水,降低內湖水位,汛期關閘以防止江水倒灌。1954年以來,大堤沒有發生過決口。1998年大堤經受了特大洪水的考驗,險情較1954年大為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