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志

同濟大學志

《同濟大學志》是同濟大學志編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濟大學志
  • 作者:同濟大學志編委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年8月
  • ISBN:7-5608-2392-0
  • 編纂人員:楊東援、楊榮棠、皋古平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同濟大學的歷史,教學設施,科學研究,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內容。

作品目錄

封面
同濟大學志
圖片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題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的賀信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鬍厥文題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雷潔瓊題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題詞
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題詞
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題詞
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題詞
國務委員彭佩雲題詞
建設部部長侯捷題詞
建設部副部長葉如棠題詞
上海市市長徐匡迪題詞
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陳良宇題詞
上海市政協主席陳鐵迪題詞
上海市副市長龔學平題詞
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陳至立題詞
同濟之歌
校歌
歷任校長
1908年,同濟德文醫學堂校門(今鳳陽路)
1909年,同濟醫工學堂(今復興中路)
20年代校舍(1922年)
20年代女生宿舍(1922年)
30年代大學部校舍全景(1933年)
30年代大禮堂,總辦公處及工學院教室(1934年)
吳淞時期校圖書館(1934年)
吳淞時期附設高級職業學校(1934年)
毀於日寇炮火的教授宿舍(1932年)
昆明時期的校舍
設在李莊南華宮的理學院
李莊時期校總辦公處——禹王宮
返滬後校總辦公處(今常熟路)
醫學院附屬醫院——中美醫院(今鳳陽路)
返滬後的新生院(今黑山路)
返滬後的法學院、文學院校舍(今四川北路復興初級中學內)
返滬後的理學院(今四平路平昌街)
返滬後的工學院(今四平路同濟大學本部)
醫科生理學課堂(1923年)
測量實習(1923年)
機械科課堂(1923年)
解剖實習(1934年)
1916年,醫預科二年級全體同學合影
機械科全體畢業生合影(1923年)
土木科二年級同學歡送歐白藍先生留影(1923年)
1923年10月,朱德(前排右四)在德國與同濟魏時珍、張靜吾等中國留學生合影
1938年3月,同濟醫學院在江西吉安舉行開課典禮
從贛州到八步遷校途中
吳凇時期機器實驗廠(1923年)
醫學院內科教室及臨床實施(1934年)
實習工廠(1928年)
校籃球隊甲組合影(1933年)
1925年6月11日,同濟學生參加上海市民大會,強列抗議帝國主義的暴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同濟與上海學生赴南京請願,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同濟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師生在浙江金華參加抗日救亡工作時的合影(1937年12月)
同濟學生在昆明參加抗日獻金救國活動(1939年)
同濟學生投入全國聲勢浩大的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的“五·二○”反蔣鬥爭(1947年5月)
1948年1月,同濟學生3000多人參加全市的聲援九龍反帝愛國運動
1947年冬,同濟大學學生髮起“勸募寒衣”活動
血的“一·二九”——1948年1月29日,同濟學生爭民主,反迫害,遭到反動軍警鎮壓
同濟等高校學生在國民黨高等法院門前聲援被捕學生
1949年6月25日,全校師生慶祝接管
1950年,同濟大學醫學院師生赴太倉開展為期3個月的血吸蟲防治工作,返校時,當地人民熱情歡送
1949年10月8日,同濟學生與百萬市民一起參加“歡慶開國,保衛世界和平”大遊行,這是醫學院隊伍前導的五和平女神
1952年,師生們參加建校勞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開門辦學,學生下廠下鄉,學工學農
1976年10月,全校師生上街遊行,慶祝黨中央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
實行民主推舉校長(1995年)
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1995年)
1996年7月,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上海市副市長龔學平來校宣布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和上海城市建設學院併入同濟大學
中德學院成立揭牌(1998年)
慶祝首屆教師節(1985年)
慶祝建校90周年(1997年)
院士講課
學生上機
語音教學
科技德語專業學生進行翻譯實習
圖書館自習室
學生軍訓
第一屆留德預備班結業典禮(1980年)
一批年輕博士畢業生
波耳研究室召開研討會
同濟大學承擔了南浦大橋建築設計、科研、電氣照明、工程監理等任務
進行東方明珠電視塔抗震試驗
同濟大學負責施工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頂升工程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振動台
同濟大學承擔了上海大劇院鋼屋架頂升工程
世界一流的風洞實驗室
學校與上海汽車總公司共建研究中心舉行簽字儀式(1997年)
同濟大學科技園成立
由同濟規劃設計的50萬m2的北京冠城小區
由同濟設計的杭州市市政府大樓
同濟大學承擔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國宴廳)改造裝修工作和建築設計任務
聯邦德國總統卡爾·卡斯滕斯到同濟訪問(1982年10月15日)
德國總統羅曼·赫爾左克到同濟訪問(1996年11月22日)
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兩次訪問同濟(1984年10月15日,1993年11月18日)
聯邦德國科教部部長恩霍爾姆來校訪問(1981年)
在同濟的德國中心,舉行開幕儀式
同濟創辦人寶隆的女兒來校慶祝同濟建校80周年
法國設備運輸和住房部部長克勞德·蓋索訪問同濟大學
中法經濟與管理國際合作培養班開辦(1998年)
澳大利亞教育部部長來校訪問(1999年)
同濟大學澳洲高等技術學院成立(1998年)
同濟名譽教授,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來校講學
尹景伊烈士塑像
“一·二九”紀念園
學生演出歌劇《江姐》
學生業餘文藝
法國、丹麥、坦尚尼亞留學生學習中國書法
研究生楓林節開幕式
藝術節詩歌朗誦表演
學生健美操表演
聘請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為兼職教授
著名崑曲藝術家俞振飛來校表演
同濟大學本部校門
校園中央大道
圖書館
大禮堂
教學樓和紀念柱
科學苑(逸夫樓)
研究生院大樓
建築城規學院大樓
岩土大樓
南校區體育館
學生食堂之一
滬東校區
學生宿舍
三門路教工住宅
三好塢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國豪
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鈞
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品先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熹
中國科學院院士 馬在田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重慶
中國工程院院士 項海帆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同保
中國工程院院士 戴復東
50年代,毛澤東主席與李國豪等教育界人士親切交談
毛澤東主席接見同濟大學原校長夏堅白
江澤民同志在同濟大學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
喬石同志來同濟視察
朱鎔基同志來同濟與師生座談
李嵐清同志到同濟視察
方毅同志來同濟視察
李鐵映同志來同濟視察
黃菊同志到同濟與師生座談
朱開軒同志到同濟檢查指導工作
侯捷同志到同濟檢查指導工作
徐匡同志到同濟檢查指導工作
全國人大代表蘇步青、袁雪芬、王文娟視察同濟大學
凡例
同濟大學校史志編纂委員會
《同濟大學志》編輯部
《同濟大學志》主要撰稿人員
目錄
第一篇歷史沿革
第一章寶隆辦學 德國模式(1907年10月~1917年3月)
第二章華人接辦 繼承發展(1917年3月~1927年8月)
第三章躋身國立 不斷壯大(1927年8月~1937年7月)
第四章日寇入侵 六次遷校(1937年7月~1949年5月)
第五章全國解放 院系調整(1949~1957年)
第六章歷經挫折 曲折前進(1958~1976年)
第七章改革開放 全面發展(1976年10月~2000年3月)
第二篇領導體制及機構
第一章領導體制
第一節解放前學校領導體制和隸屬關係
第二節解放後學校隸屬關係
第三節解放後學校領導體制
第四節現行領導體制
第五節歷任學校主要負責人
第二章黨政管理機構
第一節沿革
圖2-2-1 1907年學校行政管理系統圖
圖2-2-2 1936年學校行政管理系統圖
圖2-2-3 1947年學校行政管理系統圖
圖2-2-4 1965年學校組織系統圖
圖2-2-5 1984年學校行政管理系統圖
第二節現行黨政管理機構設定
第三節現行行政管理機構簡介
第四節現行黨委工作機構簡介
第三篇教職工
第一章教職工隊伍的發展
表3-1-1 1977~1995年教職工情況
表3-1-2 1996~1999年教職工基本情況及職稱情況
第二章人事管理
第一節定編
表3-2-1 1931年普通職員編制
表3-2-2 1982年教師與學生比
表3-2-3 各類學生折算表
表3-2-4 各類人員編制比例表
表3-2-5 學院、中心、研究所人員編制分配表
表3-2-6 工作量係數表
表3-2-7 研究生人數與學時對應表
表3-2-8 研究生教務員計算表
表3-2-9 科研工作量量化指標及權重表
3-2-10 科研津貼的計算和發放表
表3-2-11 學生人數係數表
表3-2-12 課程作業數
第二節師資培養
圖3-2-1 教師學歷情況
第三節專業技術職稱評聘
表3-2-13 教師、科研系列職稱評審統計(單位:人)
第四節人才引進與人才流動
表3-2-14 1990~1999年引進人才表
表3-2-15 1978~1984年教職工流動情況表
表3-2-16 1985~1998年人才流動人數
第五節工資與福利
表3-2-17 1940年大學教員薪俸表(單位:元)
表3-2-18 1949年大學教員薪金等級表
表3-2-19 1952年上海地區學校教職員工暫行工資標準
表3-2-20 1955年學校教職員工工資標準(工資單位:元)
表3-2-21 1956年學校教學人員工資標準表(工資單位:元)
表3-2-22 1956年學校行政職工工資標準(工資單位:元)
表3-2-23 1983年高等學校工資標準(工資單位:元)
表3-2-24 1983年高等學校教學、行政人員職務津貼標準(單位:元)
表3-2-25 校內特殊津貼標準
表3-2-26 1993年高教、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務工資標準表(工資單位:元)
表3-2-29 1997年高教、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務工資標準表(工資單位:元)
表3-2-30 1999年高教、科研人員專業技術職務工資標準表(工資單位:元)
第六節考核
第七節入選的各類傑出人才
第八節離、退休
第四篇學生
第一章招生
第一節本(專)科招生
表4-1-1 1934年下學期各科學生來源情況統計表
表4-1-2 1949~1951年招生人數
表4-1-3 1952~1965年招生人數
表4-1-4 1970~1976年招生人數
表4-1-5 1977~1989年招生人數
表4-1-6 1990~1999年本科招生人數
表4-1-7 1990~1999年專修科招生人數
第二節研究生招生
表4-1-8 1953~1977年碩士研究生情況統計表
表4-1-9 1978~1999年碩士、博士研究生情況統計表
表4-1-10 研究生班研究生情況統計表
表4-1-11 1984~1989年同濟大學招收研究生班研究生情況表
第三節高職招生
表4-1-12 1997~1999年各專業招生人數表
第四節職教招生
表4-1-13 職教師資班招生情況表
表4-1-14 成人脫產班招生情況表
第二章管理與教育
第一節機構與人員
圖4-2-1 學生工作網路
第二節規章制度
第三節收費、助學與獎學
表4-2-1 1929年度第二學期本校各院暨附設各校收費一覽表(單位:元)
表4-2-2 1931年學生收費一覽表(單位:元)
表4-2-3 1937年學生收費一覽表(單位:元)
表4-2-4 1987年學生獎學金等級、金額和比例
表4-2-5 新生獎學金等級、金額和比例表
表4-2-6 同濟大學校外捐贈獎勵(基)金一覽表
表4-2-7 校外獎勵(基金)一覽表(院系級)
第四節獎勵與處分
第五節思想教育
第六節軍訓
第三章分配與就業
第一節本(專)科生
表4-3-1 1912~1934年工學院醫學院及附設機師學校畢業學生出路統計表
表4-3-2 1912~1949年曆屆畢業生人數統計表
表4-3-3 1950~1997年曆屆畢業生人數
第二節研究生
表4-3-4 1981~1987年同濟大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就業情況表
表4-3-5 1999年同濟大學博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表
表4-3-6 1999年 大學碩士畢業生就業情況表
第四章解放前的學生運動
第一節聲援“五四”運動
第二節在“五卅”怒濤中搏鬥
第三節衝破“誓約書”的禁令
第四節在抗日烽火中鍛鍊成長
第五節投身“抗暴”鬥爭
第六節在“五·二○”鬥爭中呈英豪
第七節救飢救寒 愛國愛民
第八節在“一·二九”血案中
第九節繼續戰鬥 迎接解放
第五篇教育(上)——本專科生教育
第一章專業設定
第一節建校初期(1907~1927年)
第二節國立同濟大學時期(1927~1949年)
表5-1-1 1948年院、系設定表
第三節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前(1949~1965年)
表5-1-2 1952年各系本科專業設定表
表5-1-3 1952~1960年本、專科專業數統計表
表5-1-4 1960年各系本科專業設定表
第四節“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五節“文化大革命”以後
表5-1-7 1980年各系本科專業設定表
表5-1-8 1999年各學院本科專業一覽
表5-1-9 1979~1999年本、專科專業數統計表
第二章教學計畫
第一節培養目標
第二節課程體系
第三節教學計畫的制訂及學時
第三章教學改革
第一節基本指導思想
第二節教改內容
第四章課程建設
第一節解放前(1907~1949年)
第二節解放初至“文化大革命”(1949~1976年)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以後(1977~1999年)
表5-4-1 第二批重點課程建設基金使用情況
表5-4-2 第六期校重點課程建設項目
表5-4-3 第十一期校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998.10~2000.10)
表5-4-4 校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統計
表5-4-5 1996年校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立項
表5-4-8 同濟大學本科“優質課程”評價指標方案
第五章教材建設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教材管理
第三節獲獎情況
第四節“九·五”重點教材建設規劃
第六章實踐教學
第一節實習教學
第二節畢業設計(論文)與課程設計
第七章教學評估
第一節學校辦學水平評估
第二節院系本科教學評價
表5-7-1 院(系)本科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
第三節專業評估
第四節課程評估
第五節其他教學環節評估
第八章體育
第一節解放前的體育活動
第二節體育教學
第三節民眾性體育活動
表5-8-1 1978~1999年體鍛達標表
表5-8-2 1982~1999年早鍛鍊出勤率統計表
第四節學校運動隊
第九章教學管理
第一節管理機構
第二節學籍管理
第三節教學質量管理
第四節學位管理
第六篇教育(中)——研究生教育
第一章研究生教育與學位的沿革
第二章學科、專業的設定
第一節按《學科、專業目錄》的學科、專業
表6-2-12 前五批增列為博士生指導教師名單
第二節按專業學位設定的學科、專業
第三章學科、專業簡介
表6-3-1 同濟大學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
第一節按《學科、專業目錄》設定的學科、專業簡介
第二節按專業學位設定的學科、專業簡介
第四章研究生的培養與管理
第一節培養目標
第二節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第三節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第四節非學歷教育的研究生培養
第五節研究生的考核與檢查
第六節研究生的學籍管理
第五章研究生指導教師的審批與管理
第六章學位工作
第一節學位委員會
第二節學位授予工作
表6-6-1 1985~1999年同濟大學授予博士學位人員統計表
表6-6-2 1981~1999年同濟大學授予碩士學位人員統計表
表6-6-3 1986~1999年同濟大學授予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統計表
第七篇教育(下)——高等技術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
第一章高等技術教育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教學
表7-1-1 教學計畫總學時、周學時對照表
表7-1-2 教學計畫時間安排對照表(周)
第三節中澳學院教學情況
表7-1-4 招生
第二章成人教育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教學
表7-2-2 工業與民用建築本科函授課程設定與學時分配表
表7-2-4 函授第二學位各專業的教學計畫
表7-2-5 函授第二學位班歷屆人數統計表
表7-2-6 課程設定情況
表7-2-7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科)新舊考試計畫對應表
表7-2-8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專業考生情況統計表
表7-2-9 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專科)考生情況統計表
表7-2-10 成人脫產班專業與招生人數表
第三節教學研究與科研
第三章職業教育
第一節職業教育學院的成立
第二節教學
表7-3-1 專業設定和在校生人數情況表
表7-3-2 職教師資專業學習的課時分配
第三節中德職教師資培養合作項目
第四章組織機構與人員
第一節高等技術教育
第二節成人教育
第三節職業教育
第四節黨組織機構及領導
第八篇科學研究
第一章沿革
第一節解放前(1907年10月~1949年6月)
第二節全國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1949年7月~1966年5月)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6月~1976年)
第四節恢復發展時期(1977~1984年)
第五節迅猛發展時期(1985~2000年)
第二章機構與制度
第一節學術組織
第二節科研機構
第三節管理制度
第三章課題與成果
第一節課題
表8-3-1 科研經費情況表
表8-3-2 生產產品和研製產品的情況
表8-3-3 1981~1985年科研課題及經費結構
表8-3-4 1986~1990年科研經費及其結構
表8-3-5 1991~1999年科研經費及其結構表
第二節成果
第三節獲獎
第四章學術活動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學會活動
第三節主辦國際(地區)學術會議
第四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表8-4-3 教師出席國際會議情況
第五章論文著作
第一節學術論文
表8-5-1 教師、科技人員論文發表情況(單位:篇)
表8-5-2 國際檢索論文及國核心心雜誌論文情況(單位:篇)
第二節學術著作
表8-5-3 1980~2000年學術著作、教材的出版情況(單位:部)
第三節學術刊物
第六章科技服務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服務內容及管理
第三節成果推廣
第四節產學研合作
第九篇教學設施
第一章實驗室
第一節基本情況
表9-1-3 同濟大學近10年實驗室建設投資情況匯總表(金額為萬元)
表9-1-4 實驗室投資情況一覽表
第二節重點實驗室介紹
表9-1-5 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接主要科研項目統計表
表9-1-8 重點實驗室10萬元以上設備情況表
第三節實驗室管理
第二章圖書館
第一節沿革
表9-2-2 歷屆圖書館委員會名單
表9-2-3 圖書情報委員會名單
第二節文獻工作
表9-2-4 同濟大學圖書館歷年圖書經費及館藏一覽表(一)
同濟大學圖書館歷年圖書經費及館藏一覽表(二)
第三節讀者服務
表9-2-5 同濟大學圖書館情報工作統計表 讀者教育
表9-2-6 圖書館情報工作統計表(情報服務)
第四節現代化設施和技術服務
表9-2-7 同濟大學圖書館聲像資料閱覽量表
第五節管理工作
第六節學術研究與對外交流
第三章出版社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管理
第四節出版
第四章檔案館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檔案工作管理
第三節館藏檔案
第四節館藏資料
第五節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
表9-4-2 檔案利用情況表
第六節學術活動和科研成果
第五章教育技術與計算中心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主要工作與成果
第四節設施與服務
第五節對外交流
第六節電教中心
第六章體育場館
表9-6-1 1998年體育運動場地分布一覽表(單位:平方米)
第七章教室
第一節管理與機構沿革
第二節教室發展
表9-7-1 校本部公共教室情況
表9-7-2 南校區公共教室情況
表9-7-3 武東路校區公共教室情況
第十篇後勤保障
第一章基本建設
第一節解放前校址變遷及建設狀況
表10-1-1 1949年8月國立同濟大學房地產業情況表
第二節解放後校園建設
表10-1-2 歷年學生宿舍增量表
第三節學校主要建築
第四節基建管理
第五節歷年基建撥款情況
表10-1-2 歷年基建撥款統計表(單位:萬元)
第二章房地產管理
第一節管理機構
第二節現有房地產概況
表10-2-1 其他住宅概況
第三節房地產管理
第三章物資供應與管理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物資的供應和管理
表10-3-1 1988~1998年物資供應情況統計
表10-3-2 倉庫常備物資情況表
第三節清產核資工作
第四節世界銀行貸款項目
第四章總務工作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後勤社會化改革
第三節財務管理
第四節通信管理
表10-4-1 1994~1997年市話與長話費回收表
第五節膳食管理
第六節學生宿舍管理
第七節房屋修繕管理
第八節校園綠化與校園衛生
表10-4-2 校園面積及綠化面積表(單位:平方米)
表10-4-3 同濟大學1988~1995年滅蚊蠅匯總表
表10-4-4 1990~1995年鼠密度表
第九節其他
表10-4-5 1980~1999年總給水管更新改造統計表
表10-4-6 1992~1999年用水量記錄表(單位:萬 立方米)
表10-4-7 幼稚園幼兒、工作人員、房屋發展表
表10-4-8 家具與行政設備清查匯總表
第五章財務與審計
第一節沿革
圖10-5-1 國立同濟大學經費圖(1929~1936)
第二節經費收支概況
表10-5-3 歷年財務收入概況表(單位:萬元)
表10-5-4 同濟大學歷年支出概況表(單位:萬元)
第三節資產概況
表10-5-5 1958年以來歷年資產概況表(單位:萬元)
第四節審計工作
第六章醫療衛生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醫療業務
圖10-6-1 校醫院年門診人數
第四節預防保健
圖10-6-2 教職工體檢人數
第五節醫院管理
第六節社區服務
表10-6-3 同濟大學無償獻血情況表
第七章同濟大學紅十字會
第十一篇校辦產業
第一章基本情況
第一節校辦工廠的起步與發展
第二節校辦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圖11-1-1 校辦產業歷年產值
圖11-1-2 校辦產業歷年利潤
第二章校辦企業介紹
第一節主要企業
表11-2-1 股本結構情況表
表11-2-2 主要財務數據一覽表
圖11-2-1 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結構
第二節現有企業
表11-2-9 校辦企業一覽表
第三章產業管理
第一節管理機構
圖11-3-1 學校產業管理機構框架
第二節管理制度
第十二篇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一章基本情況
第二章來華留學生
第一節招生工作
表12-2-1 本科生
表12-2-4 漢語生
表12-2-5 歷年招生數(1954~1964年、1974~2000年)
表12-2-6 外國留學生(本科)畢業情況表
表12-2-7 外國留學生(碩士)畢業情況表
表12-2-8 外國留學生(博士)畢業情況表
第二節教學工作
第三節管理工作
第三章外籍專家
第一節外籍專家、教師的聘請
表12-3-1 同濟大學聘請外籍專家統計表
第二節名譽學位、職稱的授予工作
第三節“顧問教授”的授予工作
第四章國際合作
第一節校際合作
第二節國際會議
第三節合作科研
表12-4-3 學校主要國際合作科研項目與港台合作項目一覽表
第四節合作辦學
第五節國際互訪
表12-4-4 1979~2000年來訪外賓統計表
第五章海外捐贈
第一節獎勵(基)金
表12-5-1 海外捐贈獎勵(基)金一覽表
第二節重大捐贈項目
表12-5-2 海外捐贈(重大項目)一覽表
第十三篇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章精神文明建設的歷程
第一節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
第二節創建文明單位
第三節齊抓兩個文明
第二章基層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節校級文明單位評比
表13-2-1 同濟大學文明單位評比指標
第二節三風建設
第三節先進評選
第四節共建活動
第三章校園文化工作
第一節源遠流長
第二節陣地和設施
第三節文化活動及節慶
第四節文化社團
第四章校園治安管理
第一節管理機構和管理網路
第二節主要工作
第十四篇中共同濟大學組織
第一章戰爭年代同濟黨組織
第一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第二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第三節抗日戰爭時期
第四節解放戰爭時期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黨員大會及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黨委會
第四節紀律檢查委員會
第五節基層組織
表14-2-3 解放後同濟大學黨的基層組織情況一覽表
第三章黨的主要活動和中心工作
第一節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49~1956年)
第二節社會主義建設初期(1957~1966年)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
第四節改革開放時期(1976~2000年)
第四章黨的建設
第一節組織建設
第二節黨員
第三節幹部
第四節思想建設
第五節廉政建設
第十五篇民主黨派與民眾團體
第一章民主黨派組織
第一節九三學社同濟大學委員會
表15-1-1 九三學社同濟大學委員會歷屆委員組成情況
第二節中國民主同盟同濟大學委員會
表15-1-2 同濟大學民盟組織沿革
第三節中國民主建國會同濟大學支部
第四節中國農工民主黨同濟大學支部
第五節中國民主促進會同濟大學支部
第六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同濟大學支部
第二章工會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主要工作
第四節教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章婦女與計畫生育組織
第一節婦女工作委員會
第二節計畫生育委員會
第四章共青團組織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歷次團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組織機構
第四節團的自身建設
第五節主要工作與活動
第五章學生組織
第一節學生會
第二節研究生會
圖15-5-1 研究生會機構設定
第六章校友會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
第三節主要工作
第七章其他民眾團體
第一節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二節海外聯誼會
第三節歐美同學會同濟大學分會
第十六篇院系所
第一章院系所發展變更概況
圖16-1-1 同濟大學院系所發展變更一覽
第二章經濟與管理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和人員
圖16-2-1 經濟與管理學院組織機構圖
第三節教學
表16-2-4 歷屆本科畢業生一覽表
表16-2-5 1979~1996年碩士學位授予人數一覽表
表16-2-6 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授予人數一覽表
表16-2-7 管理工程博士研究生獲學位人數
第四節科學研究
第五節教學科研設施
第六節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第七節對外交流
第三章文法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及人員
圖16-3-1 文法學院1993年組織機構
圖16-3-2 文法學院1999年組織機構
表16-3-3 社科繫心職教師職稱、年齡結構
表16-3-4 法律系專職教師職稱、年齡結構
表16-3-5 文化藝術系專職教師職稱、年齡結構表
第三節教學
第四節科學研究
第五節同建律師事務所
第四章外國語學院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英語系
圖16-4-1 外國語學院組織機構
第三節德語系
第四節日語系
第五節留德預備部
第五章理學院
第一節理學院
表16-5-1 理學院教職工統計表
表16-5-4 理學院各系(所)師資情況表
表16-5-6 理學院各系(所)學生情況表
第二節套用數學系
表16-5-8 歷屆本科生畢業人數
表16-5-9 歷屆本科生畢業人數
第三節物理系
表16-5-12 教職工人數統計表
表16-5-13 物理系畢業學生人數統計表
第四節化學系
表16-5-16 化學系在職教職工統計表
表16-5-17 課程設定及比例
表16-5-18 課程設定及比例
第五節工程力學與技術系
表16-5-22 1994年以來組織的學術會議
第六節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系
表16-5-25 1980年以後歷屆本科畢業生人數
表16-5-26 研究生畢業人數
表16-5-27 博士後出站人數
表16-5-28 建系以來獲得的省、部級以上獎項的名稱
第七節聲學研究所
圖16-5-1 聲學研究所的機構框圖
表16-5-32 成員結構
表16-5-33 年齡結構
第六章機械工程學院
第一節學院概況
第二節機械工程系
表16-6-4 機械(機電)工程系歷屆畢業生人數
第三節熱能工程系
表16-6-6 暖通、燃氣和熱能工程專業歷屆畢業生人數
第四節汽車工程系
第七章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與人員
表16-7-3 教職工情況表
第三節教學工作
表16-7-4 歷年本科畢業生人數
表16-7-5 研究生情況
第四節科學研究
第五節對外交流
第八章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電氣工程系
表16-8-6 歷屆畢業生
第三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表16-8-9 2000年3月全系教職工統計人數
表16-8-10 歷屆畢業生人數統計表
第四節CAD研究中心
第五節CIMS研究中心
第九章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和人員
圖16-9-1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機構設定
表16-9-3 建築、城市規劃系專業設定及本、專科學生人數
第三節教學
第四節科學研究
第五節教學科研設施
第六節對外交流
第十章土木工程學院
第一節土木工程學院
圖16-10-1 學院行政組織
表16-10-2 教職工人數分類表
表16-10-3 課程設定表
第二節建築工程系
表16-10-8 1916~1949年同濟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歷屆畢業生人數表
第三節地下建築與工程系
表14-10-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情況表(主要項目)
第四節橋樑工程系
第五節道路與交通工程系
表16-10-15 道路與交通工程系1983~2000屆本科生畢業人數
第六節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
表16-10-20 測量系歷年畢業生人數
第七節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表16-10-25 歷年來發表論文、教材、專著、譯著情況統計表
第十一章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及人員
圖16-11-1 學院機構設定
表16-11-3 不同時期教職工總人數
第三節教學
表16-11-4 20世紀50年代上下水道專業課程設定及學時計畫(四年制)
表16-11-5 20世紀60年代給水排水專業(五年制)課程設定及學時
表16-11-6 20世紀80年代給水排水專業(四年制)課程設計及學分
表16-11-7 20世紀90年代給水排水專業(四年制)本科課程設定及學分
表16-11-8 各類課程及學時、學分比例
表16-11-9 20世紀80年代環境工程專業(五年制)本科課程設定及學分
表16-11-10 各類課程與學時、學分所占比例
表16-11-11 20世紀90年代環境工程專業(四年制)本科課程設定及學分
表表16-11-13 歷屆畢業生統計表
第四節科學研究
第五節教學、科研設施
第六節對外交流與合作
第十二章新生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
第三節主要工作
第十三章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科學研究
第四節教學與人才培養
第五節教學與科研設施
第六節對外交流
第十四章中德學院
第一節組織機構與人員
第二節教學
第三節其他
第十五章研究所
第一節高等教育研究所
第二節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問題研究所
第三節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
第十六章歷史上曾經有過的院系
第一節醫學院
表16-16-1 醫預科開設課程一覽表
表16-16-2 醫正科開設課程一覽表
表16-16-3 醫學院前期學科(1930學年度)
表16-16-4 醫學院後期學科(1930學年度)
第二節其他院系
第十七篇人物
第一章學校領導人
第一節歷任校長(含學堂總理、革命委員會主任)
第二節歷任黨委書記
第三節歷任副校長
第四節歷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第二章專家、學者
第一節院士
第二節一、二、三級教授
第三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及學科評議組成員
第四節上海市科技精英、建設功臣
第五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第六節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第三章部分知名校友
第四章英雄烈士
尹景伊
金世傑
殷夫
陳遠達
朱覺
顧德祺
鄭春山
袁文彬
劉宗歆
徐韌
錢鐘儀
鄭文道
詹大權
王順芳
陳雨蒼
鄭太朴
閻鎮家
劉敬光
第十八篇大事記
第十九篇附錄
第一章上海城市建設學院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組織機構
第三節教學工作
表19-1-7 專業設定及學制
表19-1-8 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的比例
表19-1-9 專任教師學歷情況統計表
表19-1-10 不同歷史時期專任教師中年齡段比例
表19-1-11 歷年教職工情況統計表
表19-1-12 1990年前歷屆畢業生人數統計表
第四節科學研究
表19-1-13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科技考察情況統計
第五節教學與科研設施
表9-1-14 1979~1990年全院固定資產情況統計表(單位:萬元)
第六節民主黨派與民眾團體
表19-1-15 民主黨派的成員、年齡、職稱、職務
表19-1-16 歷屆工代會議題及正、副主席
表19-1-17 歷屆團代會情況及團委正、副書記更迭表
第二章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組織機構與人員
第三節教學
表19-2-12 1995年本科專業設定一覽表
表19-2-13 1995年專科專業設定一覽表
表19-2-15 不同歷史時期教師占教職工人數比例
表19-2-16 師資年齡職稱結構情況表
第四節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
表19-2-17 在國際、國內各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統計(單位:篇)
第五節教學與科研設施
第六節民主黨派與民眾團體
第三章附屬中學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教學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