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學術語。簡言之,即同源關係的字互相通用的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源通用字
- 所屬學科:文字學
定義
類型
- 形體無聯繫的同源字,同源的特點在音近義通,因此可以“不限形體”,如:柔-弱、寬-闊
- 形體有聯繫的同源字,又有兩種情況,一是聲母與聲子的關係,如:益-溢、昏-婚;另一種是有相同的聲符,如:撕、嘶、澌、凘、廝。
- 形體相同的同源字,主要指變音造詞的現象,如:長(長久)-長(長大)、數(shù)-數(shǔ)-數(shuò)。
文字學術語。簡言之,即同源關係的字互相通用的現象。
文字學術語。簡言之,即同源關係的字互相通用的現象。定義新詞因詞義引申而派生後,便孳乳出相應的新字,即孳乳字,孳乳字已經承擔了發源字分化出的新義,與發源字有了明確的分工,但是由於過去長期的用字習慣,在孳乳字尚未被完全習用的...
同源通用(interchangeable word for cognate)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定義 因詞的派生而孳乳出的新字,在尚未完全習用的過渡階段與源字通用或者新字之間混用的現象。例如“正”孳乳出“政”,又與“政”通用。出處 《語言學名詞》...
復(拼音:f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復”和“複”原是兩個不同的字。簡體字“復”和“復”是同源字,它們的本字均為“㚆”,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是古代覆穴的象形,周代金文分化出“復”字,字義為返回,後引申為恢復...
準確地說,二字的關係屬於同源通用。但二者至少從隸書階段就開始通用,且作為獸名的“駁”很少使用,在人心目中已構成異體字的關係,故《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駁”作為異體字淘汰。《簡化字總表》規定“馬”作偏旁簡化為“馬”,...
字源演變 形聲字。《說文》:“欣,笑喜也。從欠,斤聲。”欣、忻、訴、昕,並當為一字之分化,為同源字,並有喜樂之義。欣字形體最早見於戰國古文字(秦),用法也習見於戰國文獻。沈濤說文古本考:“《史記萬石君傳》:訴訴...
“頸”與莖、脛等字為同源字,它們都有“直而長”的共同點。“頸”在戰國時期的包山楚簡中寫作圖B,將“巠”下部寫成“𡈼”,小篆(圖1)以及秦隸(圖2、3)一般寫作“工”。隸書、楷書基本沿襲小篆,漢隸碑刻有的把聲符“巠...
入(拼音:rù),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此字本義指進入。“入”與“內”、“納”古本同源,因此,“入”有納義,既表示獻納、交納,又表示收納、採納。(基本信息欄來源:)字源演變 可以視為指事字,...
邦(拼音:bānɡ)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與“封”同源,金文增加“邑”為意符。“邦”本義指古代諸侯的整個封地,又泛指國家。字源演變 甲骨文中有圖1一類字形,下部為“田”,上方像一棵植物...
但是許慎沒有見過甲骨文,只是根據小篆釋字,不足為據。那么“顯現”義的產生就應當另有來源了。王力先生認為,“示”與“視”是同源字。“‘視’是看,‘示’是使看,二字同源。”示、視上古音同屬脂部,疊韻旁紐,中古“示”...
一說,“丂”為表示“呼吸”之“呼”和“吸”的本字,為指事字,“丂”形為人舌體的象形,上部左右二豎筆表示人的左右或上下口際。“兮”與“乎”是同源字,但在殷商卜辭中已經分化,不再通用。甲骨文“兮”字“丂”上部有兩短...
字源解說 象形字。“鼎”在甲骨文(圖1-4)中就已經出現,與“貞”是同源字,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從貞省聲。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貞。”“鼎”的字形模擬的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其形制上面像缸,有圓形也有方形的...
“壴”字在甲骨文中像羽飾的部分有繁簡不同的幾種形式,像鼓面正視形的圓圈(或刻畫成方框)中,有的加了短畫或小圓圈。“鼓”旁邊像手持竹枝(構件B)、木棒(構件C)、兵器(構件D)等形,即支、攴、殳。三形同源,它們所...
卿(拼音:qī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兩人相對而坐就餐,指用酒食款待人,與“鄉”“饗”同源。後來“卿”假借指高級官員的名稱。古時,君王稱親近的大臣為卿,有的稱“愛卿”。古...
字源演變 矢,象形字,像箭的鏑、乾、栝羽之形,本義為箭。《說文》:“矢,弓弩矢也。從入,象鏑栝羽之形。”商代“矢”與“寅”為同源字。在商代矢字有二義,一是用為箭義,如《合集》36481正記載“小臣牆比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