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增修南部縣誌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是清代李鹹若等編纂的地方志,首次出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是在《道光南部縣誌》的基礎上增修了清道光至同治年間的史實,並訂補了《道光南部縣誌》的少量不足,是現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記載最為完備的南部縣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同治增修南部縣誌
  • 類別:地方志
  • 字數:480千字(2014年版)
  • 首版時間:清同治九年(1870年)
  • 編者:李鹹若等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成書過程,作品鑑賞,主題思想,內容特點,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是在《道光南部縣誌》的基礎上增補而成,詳細記載了南部縣的天文、輿地沿革、賦稅物產、倉儲、鹽政、戶口、學校、武備、職官、選舉、歷代人物及詩文等,涉及了南部縣歷史的方方面面。全書共30卷,分10志65類附1類,分志分類一如《道光南部縣誌》,計《天文志》1卷、《輿地誌》1卷、《食貨志》6卷、《學校志》1卷、《武備志》1卷、《職官志》3卷、《選舉志》1卷、《人物誌》9卷、《雜類志》4卷、《藝文志》3卷,約25萬字,較《道光南部縣誌》增補約5萬字。

作品目錄

2014年巴蜀書社版目錄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整理說明
南部縣誌序/支清彥
南部縣誌序/胡興仁
南部縣誌序/徐之銘
創修南部縣誌序/王瑞慶
南部縣誌序/李澍
重修縣誌題跋/承綬
重修縣誌序/李鹹若
原序/黃貞泰
原序/徐浩
原序/凃戴霍
原序/雍居敬
原序/李先復
南部縣誌目錄
凡例
南部縣誌修纂職名
南部縣誌修纂職名(同治九年二月增訂)
插圖
卷一至卷十
卷之一·天文志
星野
卷之二·輿地誌
南部縣建置沿革說
疆域
形勢
山川
城池
關隘
津梁
堤堰
公署
市鎮
陵墓
祠廟
寺觀
古蹟
金石
風俗
卷之三·食貨志
蠲賑
卷之四·食貨志
田賦
卷之五·食貨志
倉儲
卷之六·食貨志
鹽政
卷之七·食貨志
戶口
卷之八·食貨志
物產
卷之九·學校志
典禮
祀典
書院
義學
試院
卷之十·武備志
武功
兵制
鋪遞
卷十一至卷二十
卷之十一·職官志
題名
卷之十二·職官志
政績
卷之十三·職官志
忠節
卷之十四·選舉志
進士
舉人
貢士
武科
封蔭
薦辟
議敘
應例
卷之十五·人物誌
人物
卷之十六·人物誌
忠義
卷之十七·人物誌
孝友
卷之十八·人物誌
行誼
義行
卷之十九·人物誌
隱逸
卷之二十·人物誌
列女
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卷之二十一·人物誌
仙釋
卷之二十二·人物誌
方技
卷之二十三·人物誌
流寓
卷之二十四·雜類志
事紀
卷之二十五·雜類志
余聞
卷之二十六·雜類志
祥異
卷之二十七·雜類志
辨誤
卷之二十八·藝文志
卷之二十九·藝文志
卷之三十·藝文志
補遺
南部縣誌跋/盛朝輔

成書過程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直隸清苑人、進士王瑞慶出任南部縣知縣,於縣中訪求得舊抄本縣誌兩冊,不知出自誰手,或即李先復撰者。不過,此志所記粗略,且多殘缺。王瑞慶因詢及縣中耆老,皆謂向無修志之舉。次年,王氏遂與徐暢達、李鹹若等名士商議修志,得到眾人的極力贊助,遂請徐暢達、李鹹若為總纂,立條規,定章程,開局編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功將成而王瑞慶患病回籍,直隸景州舉人李澍接任縣事,踵其事而督修畢工,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刊刻流行於世。
清同治九年(1870年),知縣承綬以最近20餘年史實缺載,知縣承綬以最近20餘年史實缺載,再請李鹹若以司總纂,並邀孝廉林澍、張承纓、譚勛、謝德全,拔貢宋澤清、張東垣,恩貢何情田等分司修纂,廩生姚觀成校對,武舉趙以誠督梓,歷時3月,續補《道光南部縣誌》而增刻之,是為《同治增修南部縣誌》。
2012年6月,“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課題組與南部縣方誌辦協定共同整理《同治增修南部縣誌》。南部縣方誌辦為此作了長期紮實的準備工作,複製並初步校訂原書的部分訛誤,為正式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為使整理工作順利展開,方誌辦還提供了文本錄入、點校的勞務費用。協定之後,課題組分工合作,由吳佩林教授負責卷首,金生楊教授負責卷一、卷九、卷十,苟德儀副教授負責卷三至卷八,蔡東洲教授負責卷十一至十四,王雪梅副教授負責卷十五至二十,楊小平教授負責卷二十一至二十九,黎春林講師負責卷三十,與此同時,部分課題組研究生也參與了相關的點校工作。經過歷時近6個月的艱辛努力,整理工作初步完成。此後又經金生楊教授通讀校改,完善提高,並撰寫整理前言,耗時3個月,最終定稿。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書有一種樸素辯證法的思想,對當時一些愚昧的習俗進行了批判。如《藝文志》中《割肉噉親辨》,作者李澍對傳統的“割股療親”“割肝療親”的做法提出質疑,“且股之肉在皮膚,而肝與心臟相連,萬一一割而斃,救親者適以傷親之心”,他認為這種做法是匹夫之愚孝,有勇無謀。
該書否定白蓮教起義,竭力維護統治階級利益。《武備志》之“武功”詳細記載清嘉慶初年白蓮教起義軍在川北的戰事,即所謂“平定教匪”,醜化羅其清冉天元等義軍首領,樹立王贊武等忠臣良將的形象,藉此教化百姓安分守己,為統治階級服務。

內容特點

該書除《天文志》《學校志》頗有地方志通病,實際意義不大外,其餘諸類皆頗具個性,價值較高,如蠲賑對清代減賦賑災的詳細記載,鹽政對當地鑽井製鹽及同治間鹽稅總額等的記載,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其中,輿地、食貨、職官、人物、武備等門類,記錄較為完備,如輿地詳于山川,食貨詳於蠲賑,史料豐富,史實清晰,對深入研究相關歷史大有裨益。
該書存在不少史實錯誤,如《選舉志》言雍孝聞為北宋崇寧二年省元有誤,彼時省元為李階;言馮翼為明永樂四年探花有誤,實為賜同進士出身。《人物誌》言杜甫在閬期間所訪的南部縣令裴某為裴迪,無從考證。《藝文志》誤收杜甫《玉台觀》《玉台觀(滕王造)》,二詩詠的是閬中玉台觀。

出版信息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首次出版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2014年7月,由西華師範大學區域文化研究中心、南部縣地方志辦公室整理後,巴蜀書社再版。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同治增修南部縣誌》
2014年7月
巴蜀書社
978-7-5531-043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