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心銀柴胡
- 產地名稱: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
- 品質特點:味甘,性微溫,歸肝、胃經
- 地理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26號
- 批准時間:2019年1月17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條件,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同心銀柴胡乾品呈類圓柱形,細長偶有分枝,長20~45厘米,直徑0.5~1.5厘米。表面呈棕褐色或淺棕黃色,有扭曲的縱皺紋,且細膩明顯,幾無“砂眼”和“珍珠盤”,根頭部略膨大。
- 品質指標
同心銀柴胡酸不溶性灰分≤1.5%,浸出物26%~53.6%。
- 藥用價值
銀柴胡味甘,性微溫,歸肝、胃經,有清虛熱、除疳熱的作用,用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等,為烏雞白鳳丸等中藥製劑的原料藥。![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1/7c4/QM1QTY0MDOyEmM0QGZyEmMyEDZyMjN1ITOmlDZmBTM1MGNhFDOmFW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1/7c4/QM1QTY0MDOyEmM0QGZyEmMyEDZyMjN1ITOmlDZmBTM1MGNhFDOmFW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同心縣地貌類型主要有山脈、黃土丘陵、河谷灘地、沙漠垣地等五種,地形複雜,山川縱橫交錯分布。該區域土地面積廣闊,土層疏鬆深厚,土質多為砂土或砂壤土,有機質含量達1.0%,獨特的土壤條件有利於發展銀柴胡等優質中藥材。
水文條件
同心縣地處乾旱山區,所需水源主要以天然降水為主,水、土無污染,病蟲害較少。當地降雨期同銀柴胡的生長期相適應,因此能夠及時滿足銀柴胡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
氣候特徵
同心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南部,屬於中溫帶乾旱大陸性氣候,其主要特徵是乾旱少雨,蒸發量大,冷暖乾濕,四季分明,日照長,太陽輻射強,夏秋短,冬春長。年均降雨量277毫米,且集中在7、8、9三個月,光照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數3024小時,≥10℃有效積溫2737~3149℃,無霜期155天,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光合積累,且純屬雨養農業區,有利於發展無公害高產優質中藥材。![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d/f04/ANzITOmNTMyEDM5MTOlVGMiVTMjN2NxYzYjNTYkRWZyYWYjFmNzE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d/f04/ANzITOmNTMyEDM5MTOlVGMiVTMjN2NxYzYjNTYkRWZyYWYjFmNzE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銀柴胡花
歷史淵源
銀柴胡是寧夏道地藥材,也是寧夏中西部乾旱帶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植被資源。20世紀80年代後期,銀柴胡人工栽培在寧夏獲得成功,後在同心縣推廣種植。
21世紀以來,同心縣依託獨特的氣候條件,調整種植結構,在科學試驗和培訓指導基礎上,引導農民種植銀柴胡等中藥材。截至2013年11月,同心縣已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19個,建立萬畝中藥材規範化種植基地3處,銀柴胡生產基地4000畝。
2018年,同心優質中藥材銀柴胡種植基地獲全國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稱號。
生產情況
2014年,同心縣銀柴胡種植面積達53062.4畝。
2018年,同心縣銀柴胡種植規模達3300公頃,鮮貨產量為2萬噸左右,乾貨產量為0.65萬噸左右。
2019年,同心縣銀柴胡產量2.54萬噸,總產值1.78億元,成為全國唯一主產區,被列入“全國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原料採購名錄”。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9/770/AZzQWY0QzN4MzMjBDM2QjNmZTZiV2Y1gTOwUmYmFjMmZDNhBjYjF2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產品榮譽
2019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同心銀柴胡”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同心銀柴胡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東經105°41′12″~106°41′44″,北緯36°36′54″~37°23′10″,即同心縣韋州鎮、下馬關鎮、預旺鎮、田老莊鄉、馬高莊鄉、張家塬鄉、王團鎮、興隆鄉,共8個鄉(鎮)。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同心銀柴胡產地選擇同心縣韋州鎮、下馬關鎮、預旺鎮、田老莊鄉、馬高莊鄉、張家塬鄉、王團鎮、興隆鄉,共8個鄉(鎮),該區域土地面積廣闊,土層疏鬆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達1.0%,遠離污染源。![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3/f95/wY1kjNyYTNkJzYmRDM1QTOzcDNmNjNhBTMkZzM3UGN1MWZidTZwk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3/f95/wY1kjNyYTNkJzYmRDM1QTOzcDNmNjNhBTMkZzM3UGN1MWZidTZwk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銀柴胡沒有品種的劃分,同心銀柴胡的選擇主要是當地多年栽培種植的品種,同時兼顧高產、穩產、抗病蟲害、抗旱、商品性好的優良特性。
3、生產過程管理
3.1選地整地:銀柴胡為耐乾旱、耐貧瘠的沙生深根系植物,應選擇土層深厚、透水性良好的松沙土或沙壤土種植,前茬作物為小麥、豆類和歇地為好。前茬作物收穫後,秋季深耕25~30厘米,第二年田間雜草發芽露出地面時再深耕一次,雨後適時收耱,合口保墒,使土壤平整,上虛下實,為秋季播種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3.2施足底肥:當年前作收穫後結合秋深耕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配以適量化肥。一般每公頃撒施優質農家肥30噸左右,磷酸二銨0.15~0.225噸,採取人工或撒肥機進行撒施,肥料撒施應均勻一致,每個作業行程接趟保證不漏、不重。
3.3播種:通常選擇在秋季土壤墒情良好時進行播種,採取傳統撒播和覆膜穴播兩種方式。傳統撒播種植在春夏歇地進行播種,每公頃播種15~20千克,並及時收耱。覆膜穴播一體化播種選用0.010毫米以上厚度的強力耐候黑色地膜和2MB-1/4型機械式精量覆膜穴播機進行,一次性完成覆膜穴播作業,膜間距一般為25厘米,膜面100厘米。每膜種植5行,行距25厘米,穴距15厘米,每公頃24萬穴,每公頃用種子12千克,播種深度2~3厘米,每穴點種3~5粒種子。
3.4護膜:寧夏中部乾旱帶春季多大風天氣,播種後要經常檢查,對大風吹起的地膜和膜上較大的破孔,要及時壓土固膜。
3.5中耕除草:當株高7~8厘米時,按每穴2~3株進行間苗。當地上植株封壟前,對從播種孔長出的雜草要及時拔除,當植株長高完全封壟覆蓋地表後,則不需中耕除草。
3.6除草施肥: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銀柴胡返青,6月中旬採用人工除草。花期和氣象部門對接進行雨前追肥,追施磷酸二銨150千克/公頃+尿素75千克/公頃。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規定
4.1採種和機械收根:翌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植株地上部分開始枯黃,種子成熟(花果期6~9月,果實陸續成熟),於晨間有露水時割取地上部分,曬乾,打下種子,除去未成熟種子。第一年產種子一般150千克/公頃,以後每年可產種子300~450千克/公頃。種植後第三年10月下旬(白露前後)種子收穫後或第四年3月底至4月初收根。採挖時,土壤不宜過乾或過濕,建議在早晨或雨後2~3天進行採挖。![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c/471/gZ0EWNhBzN5QzMxQjZxIjZ4kTMlVWNlZmY4IDOhZ2MzUzMxIWZzQm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c/471/gZ0EWNhBzN5QzMxQjZxIjZ4kTMlVWNlZmY4IDOhZ2MzUzMxIWZzQm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銀柴胡
4.2銀柴胡乾品加工流程:收根→抖掉泥土→晾曬至半乾柔軟→篩選分級→自然曬乾或者烘乾房進行乾燥處理→切段→包裝。
5 生產記錄要求
同心銀柴胡的種植過程和生產加工過程要建立完善的檔案記錄製度,對農業投入品來源、田間管理、生產加工、銷售等情況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 質量安全規定
1、檢測指標
同心銀柴胡乾品的檢測指標必須符合2015版《中國藥典》的規定。
2、選膜
選用的地膜應符合GB/T 13735《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的規定。
3、種子質量標準
種子質量標準應符合GB/T 3543.2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扦樣;GB/T 3543.3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淨度分析;GB/T 3543.4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發芽試驗;GB/T 3543.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真實性和品種純度鑑定;GB/T 3543.6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水分測定;GB/T 3543.7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生活力的生化(四唑)測定。
專用標誌使用
①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5/b53/QY0MzN4EGNzAjNjVTMzMjYlZDMkRmYmRWNmRmM5ITYzYWMwYWZlVT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同心銀柴胡 同心銀柴胡](/img/5/b53/QY0MzN4EGNzAjNjVTMzMjYlZDMkRmYmRWNmRmM5ITYzYWMwYWZlVT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銀柴胡
A、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B、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C、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D、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②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A、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B、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③自覺接受登記證書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A、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B、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C、正確規範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
④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⑤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⑥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⑦標誌使用人在產品或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和產品名稱組合字樣,產品名稱為申請登記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