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社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轄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同德社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江濱大道北側,由部分同德和龍洲居委會整合成,社區於2002年3月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同德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地理位置: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江濱大道北側
  • 面積:0.096平方公里,
  • 人口:7236人
基本概況,歷史人文,基礎設施,社區工作,

基本概況

原有居民2418戶,7236人,原有面積0.096平方公里,於2003年4月義、幫洲舊屋區改造中全拆。在原有居民陸續安置在鄰近三保、萬侯等社區後,並重新調整規劃。經過三年建設,今天的同德社區東起白馬南路,西北至同德路中心線,東北至白馬河岸,占地70多畝,現建成以美倫茗園、望江園為主體的高層建築的高尚住宅小區。2006年12月31日開始陸續交房,2007年5月即將入住,預計入住居民1700戶,6000人左右。社區氣候宜人,臨近閩江北岸,同德社區屬亞熱帶季風,社區內“白馬河”500多米的每日漲潮、退潮及充沛的江水和雨量,使本區的氣候相差不大,四季分明,景色宜人。社區商業設施比較齊全,網點布局合理,社區內共有近百家店面,環狀分布在社區的四周。總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寬敞明亮購物環境,是居民民眾購物的好去處。同德社區黨支部台江區委授予2004—2006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
同德社區

歷史人文

原來的龍洲、同德居委會歷經三次拆遷,今天的閩水園、江濱大道部分路段曾是社區的家園,同德居民遷居異地為福州城市建設做出貢獻。社區建築體現現代風情的同時,又保留著傳統古建築。古老白馬河流經社區東北部,從這裡匯入閩江,經義洲河段北上流入西湖,這條河道至今仍通舟楫,如果端午時節,人們還可在河岸綠林間,觀賞往來龍舟競賽,為民間習俗文化的一大景觀,河水應江潮落,古有“白馬觀潮”風光。社區內有明代古建築並在1992年被福州市政府列為古績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河上的彬德橋至今仍在使用,為河岸兩岸的居民出入提供便捷。它是始建於明代並於1896年重建的,一座平梁興拱形相結合的石板橋,石欄板銘橋名及修建年代的題刻,頗具特色。2005年6月,梅邑會館從鄰近的後田街遷移到社區內,並按原樣重建在白馬河畔,在1991年被台江區政府授予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光緒年間,幫洲一帶賈商雲集,有木幫、紙幫,油幫等,其中不少是閩清人氏,因而在後田街設立會館—做為他們聚集、憩息、經商之場所。這裡曾是閩清愛國華僑領袖民主革命家黃乃裳(1849—1924)講學,居住的地方。
同德社區

基礎設施

建築主體---美倫浩洋麗都運用運用國際生態居住的最新設計觀擁有最最佳化的“V”型布局,超低密度,全高層、短進深建築的完美規劃,成就美倫浩洋麗都的三項唯一。占地70畝地面上建立起5棟唯美都是高層,分成相對獨立A區,分別由400多套和1100多套單元組成,10餘種中戶型契合現代家庭多層需要。臨水而居,得水而安,具有中國古典園林特點的中央湖水和中央生態湖構成A區和B區主景點,再加上巨柱參天的棕櫚樹,千姿百態,彩色斑斕的灌木叢林,繽紛的植物,多層次的水景,社區為您帶來前所未見的巴厘式浪漫風情。位於美倫茗園A區和B區中間的14層望江園共有108套單元房組成,它於2006年12月交房使用,這裡的居民成為首批入住社區的居民。社區毗鄰江濱大道及白馬南路,占盡地利、盡握時代都市脈搏,方便至極。三縣洲大橋接駁南北,形成網路交通優勢,名校配備完善。小金星國際藝術幼稚園,重點學校台江實驗國小就在家門口,毗連華僑中學、福州四中等名校:優質的成長環境,獨特人文氛圍,為培養孩子未來,提供了先天的優勢。
同德社區

社區工作

這裡的社區功能完善,社區內設有觀景區、公共交流區、公共活動區、聚會交流區、給社區居民帶來互動、共享的社區文化、提供大而豐富的溝通、交流空間,多層面,多層次延展生活的快樂,營造了融洽和諧的社區氛圍。同德社區黨總支部組織健全,制度完善,職責明確,核心作用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決策、議事、監督、自治機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社區內的各項工作正處在新的起跑線上,同德社區工作人員本著團結進取,開拓創新,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求實的敬業,創業精神,按以人為本,服務為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的基本原則,逐步建立健全機構和協作有力的工作機制,以“社區黨建為核心,服務居民為目標,建設美好家園,展示和諧社區”為主題,與時俱進,努力探索社區建築的新途徑。
同德社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