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域分布三種蹄蝠的生活史對策研究

同域分布三種蹄蝠的生活史對策研究

《同域分布三種蹄蝠的生活史對策研究》是依託東北師範大學,由金龍如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域分布三種蹄蝠的生活史對策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金龍如
  • 依託單位:東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生活史對策是動物生存與發展,乃至對環境適應的表征,是種群生態學和行為生態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蝙蝠作為唯一真正會飛的哺乳動物,具有獨特的生活史性狀且對環境變化敏感,是檢驗生活史對策有關理論及假說的理想類群。本項目以同域分布的中蹄蝠(Hipposideros larvatus)、果樹蹄蝠(H. pomona)和小蹄蝠(H. cineraceus)為研究對象,結合前期工作,在種群水平上,連續6年研究3種蹄蝠的繁殖特徵、生長模式和存活動態,及其對溫度、降雨量等環境因子的適應性回響,在綜合量化蹄蝠生活史性狀基礎上,探討繁殖率和存活率等生活史性狀間的權衡關係,驗證和拓展蹄蝠對環境適應的有關假說(如繁殖時機假說、氣候和食物假說),並通過種間比較分析,揭示蹄蝠種群的生活史對策。本研究可加深對蝙蝠生活史理論和適應機制的理解,提高種群動態的預測和分析能力,為物種保護和管理目標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蝙蝠的生活史對策研究可加深對哺乳動物生活史進化理論的理解。在過去3年裡,主要開展了(1)蝙蝠母嬰聲波識別研究;(2)蝙蝠個體發育研究;(3)蝙蝠對道路的回響和適應對策研究。對於(1),將果樹蹄蝠母蝠的引導性聲波用於回放實驗,依據幼蝠發出的隔離聲波,統計分析子代的識別能力,結果表明幼蝠能夠依據母蝠的引導性聲波進行親代識別,但不能識別母蝠的回聲定位聲波。本研究可提高我們對蝙蝠聲信號功能及在選擇壓力下適應性進化的理解。對於(2),馬氏菊頭蝠的體型發育表明:logistic對體重和前臂長的擬合最優,在13日齡前,體重和前臂長均成線性增長,增長率分別為0.17 g/day 和1.22 mm/day,體重和前臂長的漸進值分別為6.39 g和47.38 mm,生長拐點分別為3.98天和6.39天,年齡估算方程為日齡(天) = 0.81×前臂長 – 12.82,日齡(天)= – 10.21 × 骺間距 + 48.36 。東方蝙蝠的體型發育表明von Bertalanffy對體重擬合最好,logistic對前臂長的擬合最優,體重和前臂長的漸進值分別為20.74 g和51.22 mm,生長拐點分別為8.87天和9天;年齡估算方程為日齡 = 0.85×前臂長– 12.47,日齡=– 5.02 × 骺間距+ 47.2;幼蝠能發出長短兩種類型的聲波,聲波參數隨著幼蝠的發育變化。對於(3),結果表明,道路給果樹蹄蝠帶來的許多負面效應,但果樹蹄蝠通過減少穿過公路、沿著樹籬飛、延遲出飛時間、選擇適宜出飛時機等行為,很大程度上適應了道路帶來的負面效應,同時,相比自然山洞,洞內溫度較高,使得幼蝠利於保持體溫的恆定。此外,相比與其它廢棄的防空洞,本研究中山洞擁有者無意設定的鐵柵欄很大程度上阻止了人類和其他食肉動物進入,使得果樹蹄蝠在權衡多種因素基礎上,連續多年在洞內繁殖。因此,對於公路對蝙蝠的影響,一方面,即不要低估蝙蝠對人類干擾的適應能力,也不要誇大其適應能力,而應在調查和設計相應實驗的基礎上,客觀分析其對蝙蝠的影響,進而制定相應的保護管理對策。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Animal Behaviour, Mammalian Biology, Acta Chiropterologica和PLoS ON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