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敦

吊敦

吊敦,又作釣塾,即襪褲,又稱褲襪,俗名膝褲。形制似長筒襪,但造型較為疏闊寬鬆,長度及膝,以吊帶加以輔助固定。

吊敦起源於秦漢時期的北方匈奴遊牧民族,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逐漸融入其它北方民族,使得吊敦在北方民族之間傳播,其適於騎乘的形制使其常被騎兵、驛使穿著,這一傳播使得其作為騎馬專業防護裝束更為被中原人接受,並興盛於唐朝,唐以後的中原大陸,吊敦服飾作為騎馬服飾依舊被馬上民族穿著,如遼、金、夏人都有著吊敦的習慣,宋朝統治者則稱之為“服妖”,禁止穿著,但並不禁止藝人在表演場合做此打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吊敦
  • 別名:釣塾
  • 俗稱:襪褲、褲襪、膝褲
  • 起源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秦漢時期
起源發展,起源,發展,轉型,製作工藝,款式,樣式,文化特徵,文化內涵,穿著搭配,歷史價值,

起源發展

起源

吊敦因其褲筒不縫合的形制與脛褲相似,故而很舉蜜榆蒸多服飾研究者將其始祖歸結為商代中原時期的“脛褲”。宋高承《事物紀原·衣裘帶服·襪》云:“《實錄》曰:自三代以來有之葛戶跨,謂之角襪,前後兩相承,中心繫之以帶。洎魏文帝吳妃,乃始裁縫為之,即今樣也。”此類觀點忽略了吊敦最重要特徵——褲筒與足部服飾相連屬的結構。而根據史料記載吊敦是秦漢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遊牧文明的功能化產物。蒙古人民共和國諾顏烏拉西漢晚期匈奴6號墓出土的三件衣褲,其中有一條“連襪套褲”應為最早的褲襪相連的服飾實物。
現存於山東博物館的漢代畫像磚之《胡漢交戰圖》描述的是胡漢交戰之場景,其中:無論戴武弁大冠的漢士兵,或戴中亞地區尖頂虛帽的胡兵,下身皆著束於膝上的“吊敦”服飾。畫像磚中出現了相似窄袖短後衣與吊敦裝的胡兵、漢兵,相似的戎裝導致區分兩者身份只能從依靠其典型的胡帽與武冠。也說明了由於戰爭的影響,吊敦這種馬上民族特有的“連襪套褲”在漢朝之前已伴隨騎兵以及其戎服一起傳入了中原。
吊敦
漢代畫像磚之胡漢交戰圖

發展

公元一世紀末,隨著匈奴分裂與衰落,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逐漸融入其它北方民族,並使得吊敦得以在北方民族之間傳播,其適於騎乘的形制使其常被騎兵、驛使穿著,這一傳播使得其作為騎馬專業防護裝束更為被中原人接受並盛行,亦為其在歡悼習唐朝的進一步興盛與轉型奠定基礎。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一尊陶製彩繪胡人馴馬俑,馴馬者下著似為皮質吊敦。吊敦上端形制前高后短,前身部為三角劍刃形,並系扣入腰部帶中,後端低至膝部,吊敦底部有系蹬套踩於腳下,便於騎馬時穿著。同時,亦有關於吊敦的文字記載,史稱唐玄宗時, “太真著鴛鴦並頭蓮錦褲襪。上戲曰,貴妃褲襪上乃真鴛鴦蓮花也……由是名褲襪為藕履(按原刻本誤為“覆”)。注云褲襪,今俗名膝褲”。可見唐朝時吊敦形制的襪褲較為盛行,不僅騎兵、武官、胡人甚至女性都有著吊敦的習慣,但其材質、裝飾、形制各有變化,武士著粗獷的皮質吊敦,方便騎射;婦女則著錦緞吊敦,上繡 “鴛鴦蓮花”,是另一種風情;胡人則穿著吊敦隨性起舞於駱駝之上。
吊敦
唐朝 陶製彩繪馴馬俑
並且隨著隋唐中日兩國音樂文化交往的日益頻繁,日本遣唐使從中國帶回大量音樂舞蹈資料,這種樂舞服飾隨唐樂舞東傳至日本,演變為“和風式”雅樂舞服,還與日本民族服飾糅合成而成“裳”。

轉型

唐以後的中原大陸,吊敦作為騎馬服飾依舊被馬上民族穿著,如遼、金、夏人都有著吊敦的習慣。據《宋史·輿服志五》載,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曾下詔“敢為契丹服若氈笠、釣塾之類者,以違御筆論。釣敦,今亦謂之襪褲,婦人之服也。”禁止穿著吊敦,以保護傳統服裝。但並不禁止藝人 在表演場合做此打扮,甚至還可以在皇帝前面表演。吊敦從而也成為雜府旬龍劇中女扮男裝角色的程式化行頭
吊敦
南宋《雜劇打花鼓圖》(局部)
南宋《雜劇打花鼓圖》中,左立的女演員頭戴諢裹,著赭色交領開裾衫,褪去右袖露出內著赭色單衣,以熱煉匪喇花布繫於腰間,下露出白色褲與釣敦(吊敦)。可見露台弟子,不受宮廷管轄之餘,其裝扮能反映民情的時髦裝扮。
此後,吊敦逐漸演變成連褲襪。

製作工藝

款式

吊敦形制似長筒襪,但造型較為疏闊寬鬆,長度及膝,以吊帶加以輔助固定。吊襪與褲筒相連的形式,左右獨立、不相連屬。也有腳口處無足襪相連的款式,僅以帶環鉤掛在鞋底加以固定。
吊敦
梅原末治﹒蒙古ノイン﹒ウラ發現の遺物
吊敦分上下兩部分縫合,上部為褲筒,其一由一塊料裁製,後合立縫。另一雙加條料拼接。褲腿上口前高后低,前端釘條系帶。褲筒下部內外兩側由下向上收口各疊褶三條。下口踝部接縫足襪,襪由內外兩片對縫合制。

樣式

根據文物研究,蒙古人民共和國諾顏烏拉西漢晚期匈奴6號墓出土的吊敦,其顏色為棕色,絲質,上扣為四瓣花形,扣下墊以毛織物,中間有供穿系腰帶的小孔,穿著時用帶將“連襪套褲”繫於大帶上。褲前臉為杏紅色緞子,其他部分是棕色緞子,外有杏紅色緞子貼邊。襪亦以絹布為之,並與褲相縫合,在兩腳部位織有“新神靈廣成壽萬年”字樣
吊敦
日本凳喇東大寺正倉院(南倉 121 第一號)記憶體有兩對吊敦,其中一對墨書記錄“唐散樂﹒女舞接腰殘欠”。表布都用綠地狩獵錦,內里用紅色粗綢製作的夾層樣式接腰。上部帶著將接腰吊在腰上穿著而用的紅色粗綢細紐。日本正倉院藏唐散樂嗔面接腰殘次一隻,本來是縫合好的筒狀的接腰,圖版上是將繩子切開後展開的狀態。表的料子是綠底狩獵文榆抹夜錦,內里是緋紅粗綢,上方為狩獵聯珠紋圖案。
吊敦
南宋德安周氏墓吊敦
南宋德安周氏墓出土的吊敦分三段式,圓跟,腳尖上翹,上端系帶。長40厘米,筒寬12-13.5厘米,腳尖到腳跟長17厘米,帶長22厘米。由於漢族服飾系統中不具備便於吊敦鉤掛的配套服飾,為了使襪褲固定於膝部不向下褪落,襪褲在上口處縱向預留一定長度的收口結構,兩根帶子橫向纏繞扎系在膝蓋處固定。褲筒內側有一縱向活褶,提供腿部所需的容量空間。襪子前部向上翹起,以契合墓主人周氏纏足後上翹的足形的需要。

文化特徵

文化內涵

吊敦是少數民族習慣穿著的服飾,出於騎馬御射的方便之需,使褲管在靴子內得以平順固定。它的形制語言的構成必然與生活方式的選擇、使用功能的訴求息息相關。
在北宋語境下,吊敦是遼國契丹人的服飾,是少數民族身份標識的符號化表征。吊敦一詞頻繁出現於宋代歷史的書寫文本中,無論是官方的屢屢禁絕還是民間的潮流踐用,都折射出胡服吊敦在宋人衣裝生活中的滲入之深。宋人服飾的胡化,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必然產物。
吊敦在遼朝為男子所著,具有標榜男性的典型特徵。

穿著搭配

吊敦
棕黃色小朵暗花羅綿吊敦
一般順序
據金齊國王墓出土女性吊敦兩件,均為夾綿質地,為“絳絹綿吊敦”和“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從墓主人穿著的層次看,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直接套在墓主人雙腿之外,吊敦上口前端的絲帶與腰部抱肚下端的系帶彼此扎系固定,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外面穿罩一條團花繡綿大口袴,而大口袴外又穿套一件絳絹綿吊敦,吊敦外再罩一條襜裙,裙外著一暗花羅團衫。構成女真人穿搭吊敦的一般服飾秩序。
宋雜劇戲服
丁都賽、南宋人物雜劇圖、雜劇人物雕磚中作男扮相的女演員皆有明顯的“金蓮小腳”,正是為了掩飾過於明顯的“金蓮”之足,女演員選擇了足襪相連的“吊敦”服飾,以配合“如男子”英氣裝扮與舞姿,而不易很快被人識別。

歷史價值

從吊敦到連褲襪,服飾的發展與變化,皆來源於人在不同時期的著裝目的性,這種目的可能是政治的、世俗的、私慾的,卻都是當時包羅萬象社會文明的具體表象之一,這種目的性對服飾具有強大改造力,是推動服飾發展演變的重要因素,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古代服飾強大的文化適應性。
吊敦
綠絹綿吊敦
從戲劇藝術角度來看,吊敦深刻反映了戲劇服飾起源中對於吸收現實服飾題材,並固定成某種角色的程式化裝扮的本質。從東方文明發展角度來看,這一騎馬服飾,其發展足跡遍布整個東亞文明圈,經歷了從粗獷匈奴鐵馬騎裝、至隋唐錦繡舞服跨海東渡至日本演變為“和風式”雅樂舞服,而在中原地區繼續演化為宋雜劇中“女扮男裝”的行頭千年傳奇歷程,是千年來中國經歷的民族衝突與文化融合、生活與戲劇藝術的影響與融合、中日樂舞文化交流等歷史的吉光片羽,文明的交相輝映使這一平凡的服飾具有重大的文化傳承意義。
南宋《雜劇打花鼓圖》中,左立的女演員頭戴諢裹,著赭色交領開裾衫,褪去右袖露出內著赭色單衣,以花布繫於腰間,下露出白色褲與釣敦(吊敦)。可見露台弟子,不受宮廷管轄之餘,其裝扮能反映民情的時髦裝扮。
此後,吊敦逐漸演變成連褲襪。

製作工藝

款式

吊敦形制似長筒襪,但造型較為疏闊寬鬆,長度及膝,以吊帶加以輔助固定。吊襪與褲筒相連的形式,左右獨立、不相連屬。也有腳口處無足襪相連的款式,僅以帶環鉤掛在鞋底加以固定。
吊敦
梅原末治﹒蒙古ノイン﹒ウラ發現の遺物
吊敦分上下兩部分縫合,上部為褲筒,其一由一塊料裁製,後合立縫。另一雙加條料拼接。褲腿上口前高后低,前端釘條系帶。褲筒下部內外兩側由下向上收口各疊褶三條。下口踝部接縫足襪,襪由內外兩片對縫合制。

樣式

根據文物研究,蒙古人民共和國諾顏烏拉西漢晚期匈奴6號墓出土的吊敦,其顏色為棕色,絲質,上扣為四瓣花形,扣下墊以毛織物,中間有供穿系腰帶的小孔,穿著時用帶將“連襪套褲”繫於大帶上。褲前臉為杏紅色緞子,其他部分是棕色緞子,外有杏紅色緞子貼邊。襪亦以絹布為之,並與褲相縫合,在兩腳部位織有“新神靈廣成壽萬年”字樣
吊敦
日本東大寺正倉院(南倉 121 第一號)記憶體有兩對吊敦,其中一對墨書記錄“唐散樂﹒女舞接腰殘欠”。表布都用綠地狩獵錦,內里用紅色粗綢製作的夾層樣式接腰。上部帶著將接腰吊在腰上穿著而用的紅色粗綢細紐。日本正倉院藏唐散樂嗔面接腰殘次一隻,本來是縫合好的筒狀的接腰,圖版上是將繩子切開後展開的狀態。表的料子是綠底狩獵文錦,內里是緋紅粗綢,上方為狩獵聯珠紋圖案。
吊敦
南宋德安周氏墓吊敦
南宋德安周氏墓出土的吊敦分三段式,圓跟,腳尖上翹,上端系帶。長40厘米,筒寬12-13.5厘米,腳尖到腳跟長17厘米,帶長22厘米。由於漢族服飾系統中不具備便於吊敦鉤掛的配套服飾,為了使襪褲固定於膝部不向下褪落,襪褲在上口處縱向預留一定長度的收口結構,兩根帶子橫向纏繞扎系在膝蓋處固定。褲筒內側有一縱向活褶,提供腿部所需的容量空間。襪子前部向上翹起,以契合墓主人周氏纏足後上翹的足形的需要。

文化特徵

文化內涵

吊敦是少數民族習慣穿著的服飾,出於騎馬御射的方便之需,使褲管在靴子內得以平順固定。它的形制語言的構成必然與生活方式的選擇、使用功能的訴求息息相關。
在北宋語境下,吊敦是遼國契丹人的服飾,是少數民族身份標識的符號化表征。吊敦一詞頻繁出現於宋代歷史的書寫文本中,無論是官方的屢屢禁絕還是民間的潮流踐用,都折射出胡服吊敦在宋人衣裝生活中的滲入之深。宋人服飾的胡化,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必然產物。
吊敦在遼朝為男子所著,具有標榜男性的典型特徵。

穿著搭配

吊敦
棕黃色小朵暗花羅綿吊敦
一般順序
據金齊國王墓出土女性吊敦兩件,均為夾綿質地,為“絳絹綿吊敦”和“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從墓主人穿著的層次看,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直接套在墓主人雙腿之外,吊敦上口前端的絲帶與腰部抱肚下端的系帶彼此扎系固定,棕黃小朵暗花羅綿吊敦外面穿罩一條團花繡綿大口袴,而大口袴外又穿套一件絳絹綿吊敦,吊敦外再罩一條襜裙,裙外著一暗花羅團衫。構成女真人穿搭吊敦的一般服飾秩序。
宋雜劇戲服
丁都賽、南宋人物雜劇圖、雜劇人物雕磚中作男扮相的女演員皆有明顯的“金蓮小腳”,正是為了掩飾過於明顯的“金蓮”之足,女演員選擇了足襪相連的“吊敦”服飾,以配合“如男子”英氣裝扮與舞姿,而不易很快被人識別。

歷史價值

從吊敦到連褲襪,服飾的發展與變化,皆來源於人在不同時期的著裝目的性,這種目的可能是政治的、世俗的、私慾的,卻都是當時包羅萬象社會文明的具體表象之一,這種目的性對服飾具有強大改造力,是推動服飾發展演變的重要因素,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古代服飾強大的文化適應性。
吊敦
綠絹綿吊敦
從戲劇藝術角度來看,吊敦深刻反映了戲劇服飾起源中對於吸收現實服飾題材,並固定成某種角色的程式化裝扮的本質。從東方文明發展角度來看,這一騎馬服飾,其發展足跡遍布整個東亞文明圈,經歷了從粗獷匈奴鐵馬騎裝、至隋唐錦繡舞服跨海東渡至日本演變為“和風式”雅樂舞服,而在中原地區繼續演化為宋雜劇中“女扮男裝”的行頭千年傳奇歷程,是千年來中國經歷的民族衝突與文化融合、生活與戲劇藝術的影響與融合、中日樂舞文化交流等歷史的吉光片羽,文明的交相輝映使這一平凡的服飾具有重大的文化傳承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