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舞龍鬧元宵

吉隆舞龍鬧元宵是以村為單位,由民間集資自辦,有固定的時間和完整的程式。吉隆元宵舞龍一般包括舞龍、扮景和獅鼓三隊。舞龍隊均為男性青年,龍頭、龍身、龍尾和龍珠共20人;扮景隊由十一、二歲兒童組成,裝扮當年生肖、花籃、花車、花船、花轎、路牌、掌扇以及馬、虎、鹿等;獅鼓隊主要由麒麟、獅和嗩吶、大釵、大銅鑼、大鼓組成。元宵節當天下午,各村將龍擺在固定的起龍處,並用紅布遮住龍眼;傍晚時分,由當地有名望且家庭人丁興旺的老者恭請五方龍神,並揭開遮住龍眼的紅布,寓意給龍開光。起龍後,先到本村寺廟、祖祠中敬奉神靈、祖先,便舞龍走街過巷,參拜各家各戶。舞龍隊伍所到之處,家家都要燃放鞭炮接龍,有的人家在門前擺上香案果品接龍,希望龍神保佑。正月十六晚舞龍也是依照此程式進行,待參拜完成後,要在村中空曠地方進行“穿龍架”的儀式,即把龍按“一”字型擺好,龍頭、龍尾在龍珠指引下同時穿過龍身,從第3節穿起,一直穿完第17節。整個過程不會相碰或打結,這既是一種技巧,也寓意從頭到尾,圓圓滿滿。之後,便將龍送到寺廟邊或河邊盤好,龍頭向上點火燒化,寓意送龍上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隆舞龍鬧元宵
  • 地點:吉隆鎮
組織機構,活動內容,

組織機構

由惠東縣吉隆鎮舞龍協會籌劃組織、吉隆鎮政府協助的具有典型民間風俗和民間信仰的年度舞龍鬧元宵活動隆重舉行

活動內容

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吉隆鎮的元宵舞龍已傳承400多年,至今當地還傳唱著“正月十五驚雷響,祥龍飛降吉隆上”的童謠,人們通過這一傳統民俗活動,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兩晚,民間都要以隆重的儀式舞龍,以村為單位,村村舞龍,請龍神、開光、起龍、舞龍、穿龍架、化龍等固定程式一環接一環,穿接著“鑽龍身”、“拔龍鬚”的美好寓意,祈求當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