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循人中學

吉隆坡循人中學

吉隆坡循人中學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所華文獨立學校,1913年創校於雪隆惠州會館之廟宇建築之內,初為會館私墪學校,首任校長為林善儒先生。據雪隆惠州會館的館史資料顯示,該會館是馬來西亞最早辦校的華人組織之一,其辦校歷史可追溯到1885年。最初,它以蒙館(即私塾)的形式辦學,並從中國聘請老師前來執教,直至1913年才始創了循人學校。而“循人”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廣東省珠江口以東地區古代曾為“循州”之故。早期時,循人學校只教授開設國小課程,學校創辦之初曾在陸佑路建校,1955年增設國中部,1962國小部遷往甘榜班登,又在原校址增辦高中部。循人學校最初為惠州會館創辦,至今已經成為馬來西來著名的客屬學校之一,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惠州會館、嘉應會館、東安會館增龍會館、永定會館,在過去不斷地資助這兩所學校。從創校至今,循人國小、循人中學已培育了不少優秀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隆坡循人中學
  • 外文名:Tsun Jin High School
  • 地理位置馬來西亞吉隆坡
  • 學習類型:華文獨立學校
校史,客家在馬辦學,吉隆坡開埠,理事會成員,循中校訓,循中校址,

校史

1913年
循人學校創立,為附設於雪蘭莪惠州會館之廟宇建築物內的私塾學校,首任校長為林善儒先生。
1933年
因膠錫價格慘跌,市情不景氣,停辦一年。
1934 年
復辦遷校至董事會總理黃伯才先生之楞枷山私人園地臨時校址上課。
1940年
購得陸佑律該校現址,擬建新校舍,由惠僑互助會撥款一萬元,黃伯才先生概捐一萬元過後,黃伯才總理逝世,鄭為信校長又因故去職,建校計畫逐暫時擱置。是年,官文森先生接任總理,改聘陳宗獄先生為校長。
1941年
日本南侵學校停辦。
1945年
日軍投降,該校於是年11月複課,借惠州會館為臨時校舍,再聘鄭為信先生掌校 (1945-1950)。
1947年
朱榮盧先生當選為董事會理事,力倡建校,先修建臨時校舍於陸佑路現址。
1950 年
鄭為信校長離馬,由楊繼任接任校長 (1950-1954)。
1953年
李南燕先生擔任建校委員會主席,籌建新校舍。
1954年
耗資三十萬元之巍峨黌舍,計有課室二十間、大禮堂、辦公室及衛生廁所各一座,宣告落成。
1955年
增辦國中部,第一年招收國中一年級新生四班,共有一百七十餘名學生,由楊繼任女士兼掌校政,張業隆先生為中學部主任。
1956年
1955年底董事部改選,鄧懷仕先生任總理,並改聘張聯聖先生為循人中國小校長(1956年),楊繼任女士任國小部主任,張業隆先生擔任中學部主任。1956年年底,廖玉鋼先生接任總理,委任張業隆為循人中國小校長,楊繼任為國小部主任兼中學部訓導主任。
1957年
該校有首屆國中畢業生,董事部向政府申請增辦高中,但未獲得批准。循人國小部接受改制,而成為標準型華文國小,不久又改為國民型華文國小。
1958年
董事部改組,鄧懷仕先生為中學董事長,廖玉鋼先生為國小董事長。於是中國小行政分開,張業隆先生專任中學校長,楊繼任女士任國小校長。
1961年
劉懷谷先生選為董事長,是年4月教育局發出通告;中國小不能共用校舍,董事會隨即進行籌建國小校舍而於半年之內甘榜班登政府劃撥校址上建成新式黌舍一座,計有教室十四間,建築費十五萬元。
1962年
全馬許多華文中學接受政府津貼而改為國民型中學,該校不接受改制而成立獨立中學,政府津貼逐告停絕,是年增辦高中部。
1963年
因學子倍增校舍不敷套用,國中一年級十班改在下午班上課,董事部再籌備建新校舍。
1964年
耗資二十餘萬元之四層科學館樓及大型食堂一座宣告落成。首屆高中畢業生完成學業。
1968年
進行籌建圖書館大樓一座。
1969年
李南燕先生獲選為董事長(1969-1975)。圖書館大樓落成,內分三層,底層為體育室,二樓為課室,三樓為藏書庫,閱讀室及自修室等。
1975年
李南燕先生辭職,董事會改選,黃仕壽先生接任董事長,葉立基先生副董事長。
1981年11月7日,董事會與循人校友會聯合舉辦循中第27周年紀念宴會,籌募學校發展基金,有史以來,這是循中第一次向公眾人士籌捐款項,共籌得五十五萬餘元。
1984年
建築校園圍牆,建築費由黃仕壽先生捐獻。設立電腦中心,購置12台1MS 8000S型電腦,以提供電腦課程給學生選修。
1985年
7月,張業隆校長因病告假,由副校長陳永海先生出任代校長至87年12月。
1986年
董事部成立“校務促進委員會”,以協助促進學校組織與校務工作及策劃循中發展計畫,使循中發展向前邁進一步。裝修及粉刷校舍、辦公室大樓並進行更換電線之工程。
1987年
舉行33周年校慶義賣會,籌募學校發展基金,共籌得33萬元,以增購供學生用之桌椅並擴充電腦中心設備,添購28台PC電腦,裝修科學館及裝置課室風扇等。七月,張業隆校長因病呈辭。
1988年
正月,董事會聘請賴興祥先生為校長。學生人數930人,開設21班。2月,張業隆校長逝世。改革學校行政組織與教學制度,籌辦國中一年級全日班。改建體育館為男女生宿舍並開始招收寄宿生。擴充電腦中心,添置科學設備及採購銅樂隊樂器。計畫籌建新校舍,以容納更多的華小畢業生。9月,由南洋商報主辦、皇帽啤酒廠資助之十大之夜為該校義演,籌得發展暨建校基金33萬元。
1989年
學生人數1135人。開辦全日制班級。該校為慶祝循中35周年校慶,舉辦嘉年華會、文娛晚會與義賣會,繼續籌募建校暨發展基金,共籌獲60餘萬元。為了應付學生的劇增,董事部一致決定擴建循中。董事部採取積極步驟向教育局申請擴建校舍準證及向財政部申請建校基金捐款免稅。
1990年:學生人數1345人,男女住宿生129人。 5月8日,副教育部長雲時進蒞訪該校。9月下旬,建校圖測獲得教育部批准。12月初,副財政部長拿督陸垠佑蒞臨該校並移交建校基金300萬捐款免稅證書。
1991年
學生人數1540人,另有200名報考入學新生因缺乏課室而被割愛。幾經波折,終於獲得了市政府的動工準令。5月,董事部成立籌建校舍基金萬人宴工委會,展開大規模籌款活動。另外也成立了擴建校舍委員會,按照原定計畫,在原有禮堂的後面空地,建一座高五層樓的新校舍。
8月17日,在校園內舉行盛大的萬人宴,籌得擴建校舍基金144萬元。10月,擴建校舍工程開始打樁至92年年底完工。
1992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1670人。銜接李國專科學館之五層樓新校舍國光樓啟用,共有24間課室及設備。建築費為125萬元。
1993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1850人,開設38班。8月22日,舉行新校舍落成慶典及盛大的籌募學校基金義賣會,共籌得47萬元,作為改善師資待遇的儲備金。
1994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2061人。教職員由76人增至94人。董事會實施月薪制以取代節薪制。教師授課課節數減少,教學效率改進。
1995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2050人。在學制方面∶實行全日班(授統考與政考課程),普通班(僅授統考課程)。由於缺乏課室,董事部擬定在現有食堂地點建一座四層樓高的行政及教學樓。11月30日,循中董事部、家長聯誼會聯合主辦群星演唱會,共籌得72萬元,作為循中教育發展基金,同時期董事會通過並開始落實十大建設以改善循中設備∶包括裝修及冷氣化禮堂、辦公室、宿舍辦公室、科學實驗室及所有課室,擴建食堂及宿舍餐廳,裝修及擴建電腦課室、購置60台最新款式電腦,增添體育配備;計畫多媒體教學中心的設立、校園美化等。
1996 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保持在2千人。調升全體教職員薪金。
全校行政進一步電腦化。董事會召開特別贊助人大會,全面修改章程,重訂學校辦學方針、董事會陣容與組織董事職責等。
4月,吉隆坡市政局召集會議,宣布政府重新發展何清園地段及徵用該校校地計畫,董事會討論後,呈函堅決反對。
12月,陳永海副校長榮休(服務40年,1957年至1996年)。賴興祥校長呈辭。(1988年至1996年)
1997 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1847人。董事會聘請曾賢瑞碩士掌校。
重點發展綱領為”以素質教育為教育理念,以建設一成功校園為總目標”。
2月,第一次辦春節活動。
4月,董事會成立籌募循中教育發展基金千人宴工委會。
7月26日,籌獲循中教育發展基金155萬元。
1998年
新學年學生人數1843人。調整上課時間,增加課間休息次數。開設選修課程。學年結束頒發“全科及格獎”給每一科都及格的同學,鼓勵同學成為“及格+專長=循中人”。
自新學年起,編輯小組、圖書館及電腦資訊中心三合為一組成策劃處。
四月,台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焦仁和博士於25/4/98(星期六)蒞臨該校訪問。
五月,該校在默迪卡體育場主辦雪隆八獨中第九屆聯合運動會,獲得11金的成績。
八月廿二日,張奕標歌唱學院乘辦全國婦女卡拉OK觀摩賽為該校籌得四萬三千餘元。
九月,董事會於假期撥款十萬元整修運動場及修建跑道。
十一月,校方舉辦校友藝術品展覽。
董事會撥款三十五萬元更新七十台電腦及修建梯階式講堂。有關電腦從386型更換成Pentium II 400系列。
十二月廿五日,鏡慈善劇社義演白蛇奇緣為該校籌獲四萬餘元。
1999年
學生人數1833人。委任羅洪賢老師為副校長兼教務主任。施行國中一全日制上課。
正月:由98年畢聯會及陳松青董事贊助的梯階式視聽講堂落成。
二月:由本國名書法家黃金炳校友題字之校訓誠、愛、忠、毅落成。
九月:成功舉辦44周年校慶暨“循中之夜”文藝大匯演。籌得廿三萬餘元之教育基金,於此同時董事長正式宣布循中之發展大藍圖。
2000年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1842人,開38班;國中21班,高中17班。
二月:開始舉辦學生家長交流會(國中一)
五月:參加第十屆雪隆八獨中聯合運動會,取得歷年來最好的成績,共得17金10銀11銅。
七月:第一次開展攜手共創教育樂園系列專題演講,以進一步深化教師成長工作。這項活動展開到11月方結束,共辦了50場講座。
九月:9月17日召開贊助人大會並選舉新屆董事。董事會建校委員會成立策劃小組,積極投入準備建新教學大樓的工作。
2001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1896人,開39班。國中22班高中17班。2001年的工作重點為:
三月
新教學大樓動土儀式於13/3/2001正式舉行並邀得拿督郭株鎮副部長、拿督陳廣才副部長及陳紀光副部長主持儀式。
四月
(1)新教學大樓工程正式於2/4/20011開工,得到Mutiara Johan Management Sdn. Bhd. 、Desa Akitek、 Perunding Metrik Sdn.Bhd. 、Cvisit Grounp Consultant Sdn. Bhd.、 AT Associates等工程顧問策劃及監督。
(2)財政部於/2001年4月13日正式發函批准籌款免稅證並由拿督陳廣才副部長頒發。
(3)正式發動籌募350萬元之建校基金。
七月
於2001年7月7日成功舉辦籌募建校基金千人宴並籌獲超過400萬元之建校基金,當晚場面浩大共席開600桌。
十月
董事會決定重新翻新E字樓並規劃為現代化辦公室、圖書館及各類學生設備室,並得到楊應名校友義務策劃。
十二月
新教學大樓及翻新E字樓工程完畢並提供全新之教學及設備空間於全校師生在2002年學年開始使用。
2003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128人。國中27班,高中18班。
2004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151人。國中26班,高中18班。修訂教職員薪金制,提供特別年資薪及獎勵制度。三月:第一次辦大自然之友生活營。
六月:第一次辦學生到海外參加夏令營(廣東省惠州市夏令營)。
第一次辦青少年EQ營。
2005年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250人,國中27班、高中20班。高中一理科班第一次開3班。
七月∶於7月16日舉辦50周年千人宴並籌獲250萬元的貸學基金。
十月∶10月14日第一次辦高三畢業班辦統考動員大會。
十一月∶(1)11月6日第一次辦校園開放日。
(2)董事會撥款180萬元將宿舍樓改建成英語教學樓供學生以多媒體小班制模式上英語課。
十二月∶(1)英語教學樓於12月底改建落成供2006年開學使用。
(2)12月15日至17日第一次辦班導師工作營。
2006年
正月:1.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383人,國中26班及高中22班共48班。
2. 國中一及高中一英文課程改成JUST ENGLISH互動模式小班教學,並在英語中心上課。
3. 宿舍搬遷到外。
三月:1. 3月7日至17日公共考試優秀生到福建廈門泉州及龍巖考察學習。這是學校第一次辦海外教學活動。
2. 第一次發出高中貸學金以取代助學金制度。
四月:4月8日至11日於Tekam Plantation Resort辦第一次高一學生大自然營。
六月:1. 6月24日在禮堂舉辦教師節晚宴,特別的地方是第一次邀請班級學生代表出席晚宴。
2.完成全校課室的多媒體電腦投影機安裝工程而讓學校教學模式進入新紀元。
十一月∶1. 11月12日正式推介安聯—循中信用卡。
2. 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一次辦循中教育研討會。
2007年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472人,國中26班及高中22班共48班。
正月:正式使用eclass網路教學模式。
四月:董事會於四月底正式對外宣布建校計畫並發布籌募900百萬建校基金。
八月:於8月4日舉辦籌募大禮堂基金千人宴並成功籌獲910萬元建校基金。
十一月:在11月假期中建校工程正式展開。這期的發展工程是一項綜合性計畫包括了一座大禮堂、一間大講堂、戶外運動場、室內學生活動設備室及地下停車場。預期此項工程將於2009年五月完成。
2008年
正月: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630人,國中開29班,高中開23班,共52班。
七月:7月12日舉行隆重的建大禮堂動土禮。
2009年
正月:
1. 調整上課時間表。
2. 增加美術、音樂及體育課課時(每周2節)
3. 每周六11.00am-12.40noon為教師專業進修時段。
4. 聯課團體學點制按活動性質調整為2-4學點。
5. 設立教師進修中心以便更有系統的安排教師培訓工作。
7月: 因H1N1事件停課一周。
8月: 8月22日至23日主辦第四屆馬來西亞網上教學大會。
10月:10月19日大禮堂綜合建築群正式落成及啟用。
2010年
正月: 新學年學生人數為2792人,國中30班; 高中25班共55班。
2月: 於2月21日上午十時至12時正在大禮堂舉辦新春聯歡會以便讓大家參觀大禮堂綜合建築的各項建築及設備。
3月: 於3月13日成功主辦吉隆坡4獨中行政交流會。
4月: 於4月17日成功舉辦大禮堂笫二次籌款暨歡慶落成千人宴。這次宴會共籌獲4百55萬元。
7月: 於7月11日成功主辦2010年獨中教育論壇(品格教育)。
於7月16日勇奪2010年陳嘉庚杯全國獨中統考成績優異獎。
8月: 該校18名童軍考荻皇家童軍專章。羅洪賢副校長也獲頒榮譽章。
註:該表格內容來自:

客家在馬辦學

馬來西亞雪隆華人初時多是客家人,客家人當中則以惠州人所占的比率最大,嘉應州人並不多。雪隆客家人起初的發祥地在惠州公司,後來因為來源複雜,客家人的籍貫有異,而且其它籍貫的客家人羽毛漸豐,經濟條件也可以立業置產,才另起爐灶。客家人向來注重教育,對教育的熱情尤其高。客家人在馬來西亞的人口不多,但一些傑出的客家先驅人物,如張弼士鄭景貴等,在推動整體華文教育工作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888年前後,大山腳惠州籍領袖黃陳慶倡建大山腳義學,直落卓坤和武拉必客籍人也在山上譚公爺廟辦私塾。1893年之後,客家人領袖鄭景貴在檳城辦起“慎之家塾”,接受各籍貫學童入學。1901 年,檳城客屬人梁碧如、鬍子春鄭景貴戴欣然等人倡辦“崇文社”,並且設立義塾,免費教課。1904年,應梁碧如領事邀請,兩廣學務處派員到馬來西亞開辦了師範傳習所。這一傳習所於1906年改為“勤學所”,由永定人鬍子春任總理。
吉隆坡循人中學吉隆坡循人中學
吉隆坡循人中學吉隆坡循人中學

吉隆坡開埠

吉隆坡這個名字充滿著吉祥與祝福,然而這個城市的成立卻是坎坷多難的。其中,1870至1873年的雪隆內戰,更把吉隆坡摧毀。幸而當時華人領袖甲必丹葉亞來(Yap Ah-loi)積極地進行重建與發展的工作,才把廢墟重新變成市鎮。研讀吉隆坡的發展史,不能忽略葉亞來這一章。葉亞來生於1837年,卒於1885年,享年四十八歲,可說是英年早逝,唯,在他短暫的生命中,卻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對建設吉隆坡作出卓越的貢獻。在那一段驚濤駭浪、衝突不斷的歲月中,他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葉亞來又名德來,字桂軒,號茂蘭,原籍廣東省惠州府歸善縣秋長鎮周田村。1854年,17歲的他隻身南渡馬六甲。1862年,葉亞來同鄉聯袂來到吉隆坡時,吉隆坡是一個只有寥寥數店的“三家村”(三間莊)。葉亞來等人協助甲必丹,篳路藍縷中慘澹經營,將吉隆坡迅速發展為一個繁榮的市鎮。1868年,葉亞來按擢升為吉隆坡甲必丹,恰逢雪隆內戰,葉亞來堅守吉隆坡。1870年,內戰波及到吉隆坡,長達四年的戰爭,使吉隆坡淪為廢墟,葉亞來慘遭盟友背叛,幾經辛苦才成功光復吉隆坡。戰後,市內滿目瘡痍,葉亞來不曾放棄放棄吉隆坡,後面不辭勞苦地進行重建工作。

理事會成員

惠州十屬:歸善博羅、河源(今東源)、永安(今紫金)、龍川和平連平、長寧(今新豐)、海豐陸豐
嘉應五屬:程鄉、鎮平(今蕉嶺)、平遠興寧、長樂(今五華);
廣州東路:龍門、寶安(今深圳)、東莞增城
福建汀州永定。以上合共二十縣。

循中校訓

誠、愛、忠、毅

循中校址

6, Jalan Loke Yew, 552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