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邦豪

吉邦豪

吉邦豪,處士,生卒不詳,吉仕銓次子,海南吉氏二世祖。明永樂年間由昌化遷崖州,先居抱陀溪,後居新村。其後裔形成海南崖州吉氏。德配陳氏,妾譚氏、姚氏,傳下八子:長吉超,次吉吉微,三吉乾,四吉志,五吉酧,六吉義,七吉位,八吉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邦豪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海南
渡瓊祖考,譜序譜議,壬辰祭文,

渡瓊祖考

《吉氏族譜》記載,崖州吉氏始祖吉士銓,字恩選,生卒不詳,乃居閩祖吉學孔之後,宋吉天相之耳孫。清光緒年間,十五世孫、舉人吉大文到閩任職,期間尋祖訪宗,撰《吉氏譜考》:
始祖,舊傳明時由福建莆田縣來,為昌化教官,因居焉。其官,府志縣誌不載,名也失考,傳疑而已,葬於感恩十所村東坡上。其坡有石墓三座,相離不遠,均刻石志嵌於墓門:中座志“總管相公墓”,左座志“巡檢吉公墓”,右座志“吉公孺墓”。而我族僅認右座為根墳者,何歟?竊憶中間一座無姓,左右兩座書吉姓,則中座無書可知也。或中座為昌化祖父?左座為昌化祖公?右座為昌化祖婆?未可知也。憶總管之官,元以前方有之,非明時墓矣。
府志載:“永樂中,吉昌,系山西北庭人,乃忠臣大夫吉星之子,累官山東副使,以謗謫置儋耳軍。”安置時昌化尚屬儋耳軍,居儋即是居昌耶。而昌化“駙馬村”吉家,又稱與“上下榕”吉氏不同祖,或為吉昌之子孫歟?抑別有支派歟?又考,府志載:“元末,昌化人吉天章,奪知縣印。”則昌化之吉家自元時已有矣。
遷崖二世祖諱邦豪,三世祖諱微,州志載“宣德年間歲貢”。考,宣德在位十年,歲貢四名,微公居其次,則微公當為宣德三年貢也。州人入學補廩甚早,亦必四十以上方出貢。祖微以四十五歲出貢之例,逆推之,其入學補廩當在建文、永樂間,其生當在洪武十五、六年。則邦豪祖之生,當在元順帝時無疑。始祖由閩遷昌,在元末明初,亦難證實。而祠匾稱“熙重”年間來,因嘉慶年間合族重修感恩十所“吉公孺墓”,在墓中得“熙寧重寶”古錢一枚,遂指為“熙重”紀元之號否?此其不考古之誤矣。十五世孫、舉人大文,候補道,供職閩省,訪莆田縣。有吉姓人,但其姓甚微,其人少,難以見訪考證,為可恨耳。
福建候補道辛亥恩科舉人十五世孫 大文 敬撰

譜序譜議

道光年間崖州歲貢生吉雲龍、臨高增生吉士琦同在瓊台書院遊學,他們敬請文昌籍進士、瓊台主講韓錦雲為《吉氏族譜》撰序。吉氏合族譜序
吉邦豪
崖州吉氏族譜
士銓公自福建莆田縣來瓊,任昌化教諭,是為今吉氏之始祖也。三子分居昌化、崖州、臨高,迄今二十有餘世,其學行功名代代不乏,則知子孫之發達綿遠,悉本祖宗教化之功所致。余以道光戊申權主瓊台書院講席,崖州吉雲龍、臨邑(臨高縣)吉士琦同學來游。琦攜家譜與龍披閱,余翻閱之,兩生猥以序請余。維誠者天之道,不誠者則虛假而冒濫,扳援之弊生,勢至如狄青(北宋人)之宗仁傑(狄仁傑,唐代人),崇韜(郭崇韜,五代人)之拜汾陽(郭子儀,唐代人),何以為信譜乎?夫世譜之世系,猶國史之世紀也。自古良史,首推馬遷(指司馬遷所編《史記》)。而帝王世(指皇甫謐所編《帝王世紀》)次,稱敬康與堯禹為四從兄弟,敬康為舜高祖,舜亦為堯禹四重孫,乃先受堯禪而後授禹;又以舜為五世從孫,而殛五世從祖,鯀且以曾祖姑二女為妻,實開後人疑竇。契、棄並帝嚳,出為同胞(指“兄弟”),而契(殷商族人始祖)十四世為湯王(商湯王),棄(即后稷,周族人始祖)十五世為文王(周文王)。湯、文隔六百年為叔侄,其信然耶?其傳之非真耶!歐陽永叔(歐陽修,字永叔)嘗議,司馬子長(司馬遷,字子長)編世系,未能闕所不知,而務多聞為勝。則亦未免虛誕之訾也,豈也傳信之難哉!
吉氏胄本吉甫,宗黨極多,歷漢晉唐宋,其間拜相封侯,忠孝廉節之士,史不勝書。意莆田之吉氏即其苗裔歟?然亦無可考也。蓋賜姓受氏以來,世遠年更,統緒不相傳,譜牒不相通,故不得明其宗派。今斷自來瓊之士銓公為始而祖之,今其可知也。定其可知,而不妄援於已遠,誠哉!無虛假冒濫之弊,可以信今而傳後,是則可尚矣。
本源清則支派明,一誠而無不誠,凡上下、先後、親疏、遠近之間,緩急有無,相濟相通之際,以及尊祖敬宗,型家訓族之規,皆真實無妄之心。相為流貫猗歟,盛哉!至誠則不息,不息則久,世世尊誠實之訓,人人存誠實之心,修齊治平之道。於是乎,在異日英賢輩起,學術經濟將駕先人而上之者。登其譜以書之國史,然後知吉氏之能,先立乎其誠也!
欽點翰林院編修瓊台書院主講 韓錦雲
蓋聞譜書之設,所以明百代之源,流相傳之序次,定尊卑、聯遠近,而敦宗族也。修而明之,夐乎尚矣!我祖諱士銓,自閩遷瓊,任昌邑教諭,因家焉。傳四子:長邦俊居昌,三邦祥居臨,四邦傑歸原籍,而次子邦豪,為我遷崖始祖,一脈流傳,迄今廿余世。學行功名之士,代有其人,知祖德之貽留,為甚遠也。獨是近而一代,遠而百世,有譜而家道乃昭,有譜而宗支始著。
我祠合譜廢弛久矣,先人未嘗匯之,致有昭穆之紊,甚至遇諸途而不知為族人者,一傳再傳,其流弊將何極耶?歲在戊午,集各房之記載,互參考訂,匯為合譜。原其本之所自出,明其支之所由分。以銓祖為始,以豪祖為宗,而豪祖之下,位公、厚公,自昔闕傳,不敢妄參臆見。惟以超公、微公、乾公、志公、酧公、義公,分為六房,列諸譜系,有條無紊,秩序昭然。雖宗派之遠,胄系之繁,代久年更,未免有遺失之恨。而疑者闕,徵者詳,兢兢焉。竭力搜尋,務必求其可以信今,可以傳後而後已,庶幾哉。子子孫孫,後先上下之間,自可按譜而歷歷可考矣。顧家乘等於國史,以懲以勸,一本至公無私,非蓄道德而能文學者,非能也。余慚譾陋,非曰能之,然莫為之備。則克昌者,雖美不著;象賢者,雖盛不傳。而歷代支派之分,源流之遠,更無以條分縷析,俟百世而無紊亂之虞。慨先賢之迭喪,俟後進以雲遙。袖手為難,敬綜其事。花萼集成,庶足明世系、定尊卑、聯遠近,而敦宗族也。由是,尊尊之義明,親親之道立。禮教之大,為國之本,不外是矣。所願後之人,勿替引之,以遞傳於永久云爾。
前清優廩生十六世孫德華 撰
譜議
一議、螟蛉子不記,仆丁子不記,異姓子不記,無父子不記,惟骨肉之真者皆記。倘螟蛉等,如念養育之情,只可附記篇末,以杜莠苗之亂。
二議、修譜須秉公道,不可恂私。倘骨肉真者,或棄之,假者妄記之,偏私甚矣。如此之流,必須合族攻之,不許入祠。
三議、我族派序混亂久矣,觀察公制列派詩二韻。各房子孫日後命名,俱要按定世次,依列派詩次序,以為派。庶循其序,而不紊一,其趨而不歧。倘不遵此而別立派者,合族嚴罰。
四議、我族以銓公為一世,豪公為二世,順數而下,“德”字派為十六世,“進”字派為十七世。各房前未免紊亂,嗣茲以往,須漸按世依派,依派命名,以昭書一之規,免滋混淆之弊,而昭穆之倫定矣。
五議、合譜以聯宗支,非以生異議。祠內所有產業、各會,各有所屬,原非祖遺也。凡前來不與共享有會名者,不得借合譜之名,別生議論,致傷和氣。
六議、祖塋乃根本要地,祭產亦祀典攸關,如將祖宗墳場盜葬,祭產盜賣者,著令改遷辦贖,當祖戒飭,違者治以國法,削其名。
七議、居家戒爭訟,前賢格言,族內家室等事,如有不明,宜投明家族尊長理論。若未經到祠剖斷,而擅自爭控者,當祖戒飭。
八議、族內有不孝不弟,紊亂大倫者,經族正族老婁次督責而不悛者,削其名,以垂鑑戒。
九議、族內有鼠竊狗盜者,當祖戒飭。倘怙終不悛,治以國法,削其名。
十議、族內有容棍匪入村,並招奸窩賭,誘子弟為非者,當祖戒飭不悛,治以國法,削其名。
十一議、族內有聘買妻妾過門,而七八月生子者,係為正脈。父死後生子於十月內者,皆作正脈列譜,勿許異議。
十二議、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族內如終無子者,宜擇親支兄弟,昭穆相孚者以立嗣,切勿以無嗣為諱,不肯顯立同宗之子,而潛養異姓之兒。倘潛養之,乃滅亡之道也。蓋氣脈不通,不能似續無間,陽雖有繼,而陰已絕矣,切宜戒之。
十三議、族內男人,有德行文章、功名壽考,孝弟力田,足為人矜式者,及婦人有節孝和順,內助垂聲者,修譜必采其事跡,列入世系名下,以為後來者勸。
十四議、各房分記之譜,系各房之首自記其在祠。下代總譜宜議各房族正修理,而大修之年,尤當舉學問明通、公正無私者,以為總理,庶登記不至於或差。
十五議、各房分記之譜,固當隨時註記。而每逢十年一周,尤當合各房之譜杳考分明,遂一登記,庶大修之年,不至有遺忘之患。
十六議、合族修譜之期,約以三十年為限。設或遲之又久,未免有遺失之憂。後人深念及此,寧期限之不足,勿期限之屢逾,致廢歷代相傳之緒也。
十七議、譜例謹嚴,領譜者必須謹慎收藏,勿輕與人觀覽,以致淺漏機密,違者重罰不宥。
十八議、領譜之人,必須血脈真正,至公無私者,方可收管。倘不真不正,又或奸偽多事者,斷斷不許。
十九議、領譜而失譜者,罰錢壹拾阡文。
二十議、領譜俱要列名於譜,以便查考。
彝訓十則
一、男必勤耕種,女須勤紡織。勤耕織,以開利源,儉費用,節財流,自爾家給人足,俯仰無虧矣。語云:“大富由天,小富由勤”,有鑒之言也。
二、子弟必習讀詩書,敦行仁義,崇儒教而黜異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男外女內,恪遵家訓,各盡其禮。如有紊倫亂義,族長宜加責罰,擯出祠外。若阿私徇隱,是與禽獸同群,便非名教中人矣。蓋人不學不知理,為父兄者,必教子弟讀書執禮為要。
三、為婦女者,務以貞潔自守,言動視聽,不出閨門。蓋仆雖能,不可使與內事;妻雖賢,不可使與外事也。凡為父母夫主者,宜訓誨婦女:俾識三從,嫻四德;孝敬翁姑,恭順夫主;教養男女,和順娣姒;中饋攸宜,內助有方。如賢能貞潔者,宜加獎賞,以示勸後來為戒。四、父母存,固當孝養備至。而臨終,尤宜喪事盡禮,務要棺堅殮厚,人子躬親料理,一一周全,不可拘守擗踴儀文,致有疏遺,以滋後悔。又宜急尋吉地安葬,建立碑記,以垂不朽,始可為孝。至於歲時祭祀,必齊戒積誠,牲醴豐潔,儀節周詳,不拘貴賤、老少,俱宜衣冠禮貌,濟濟蹌蹌,以有事為榮。講論則以道德仁義,互相勸勉,切勿習為鄙野不經之談。凡祭祀時,子孫宜皆齊集,一以尊祖宗、序昭穆,一以識名認面,睦族敦宗,後世子孫共知之。五、為子孫者,必善繼述,以光前裕後,方可為孝。語曰:莫為之前,雖美弗彰。莫為之後,雖盛不傳。凡修墓、建祠、立碑、輯譜,以及先世遺書、重器,一一能守而修明之,則前之祖宗幸甚,後之子孫也幸甚。又族譜所系甚重,所執守大宗譜者,必歸族長家督,更不可輕易假借,恐有遺失更換之弊,切須禁之。
六、父母老而傳家,兄弟不免分產各爨。為父母者,必須公議,肥瘠兼平,焚香告祖,當眾拈鬮,寫立分書,註明田土段丘四至,糧米明白。或有祖置山海荒地,不便分析者,亦必與某支兄弟合管,一一批明,籤押字號,付各永遠為據。或有父母年老忽然而終,未能家室田地分析,爾等兄弟,要親愛和樂,合眾議定,田產家室分平,敬請族老公正者,俾立分書為據。不許兄弟相欺,爭占產業,不相遜讓,或至爭訟終不了日。如有此情,當祖戒飭之。凡兄弟,不論貧賤、富貴要知和樂。至於嬸嫂妻妾,亦要和合閨門,有事必相往來,式好無尤。詩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又曰:“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可知兄弟宜相親相愛矣。又宜合修族譜、祠堂,同藉保差,不可為一人一時之利,或因一事一朝之忿而妄為分析。倘有遷居州縣,勢難契約族譜,亦要詳記分明,以便查稽,不然兄弟雖真,後世未免滋惑矣。
七、男人年三十無子即宜再娶妾室,以為後計。然以娶妾以後,不可輕妻縱妾,要使妻妾和樂,方為曰大丈夫。至於妻,亦要知分和氣,因子星太遲,以致再娶。至於妾,亦要循為小人之分,不可誣告丈夫,棄遠嫡室,使人結髮相離,則厥罪通天矣。故諺曰:“妻妾多聲人甚怨厭,嫡庶和樂可足羨。”看此可知妻妾以和順為妙。至於每娶妻妾,必以聘禮分明,接過家門。勿濫娶失德醜婦,則生子始無可議。如果無子,宜擇親支兄弟昭穆相孚者,以立後嗣。又須要自少撫養,婚娶教訓,一如所生。生前恩義情深者,歿後自然孝敬。
八、讀書必先四書五經,以及歷史、古文、左傳、時務、議論,以為立身功名之地。次宜算術、律歷、醫卜、技藝、地理諸書,以圖致用。至於詩詞啟札,百家諸子,人間秘書,亦要求囊括以廣才識,庶免一物不知之恥矣。
九、交友必擇其忠信端直、學識淹通者,方為有益。若奸貪便佞游浪賭博、嗜酒匪類之徒,宜遠絕之,勿為之誘惑。所謂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朱文公家訓曰:“有德者,年雖少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長於我,我必遠之”,即此意也。
十、為人必先道德而後功名。毋以嗜欲殺身,毋以財貨壞節,毋以學術欺天下後世,斯為聖賢之徒。凡力到處,必行好事,力未到處,常存好心。蓋口腹不節,致病之由,念慮不正,殺身之本。富貴則勿恃富豪而欺窮困,勿恃貴勢而辱善良。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貧賤勿為饑寒所迫,勿習為卑污匪類,玷辱家聲。惟安分循禮,拮据強以為善,後世子孫必有光昭今德者矣。

壬辰祭文

始遷祖考大京元諱邦豪
妣陳、譚、姚氏吉二太公婆清明祭祖文
維公元二0一二年歲次壬辰三月十三日,第十七至二十一代世孫,以30人為代表,謹具牲醴寶帛於始遷崖祖考諱邦豪妣譚、姚氏二太公婆墳前曰:
春雲藹藹,春日遲遲;澤潤墳塋,左昭右穆;墳貌祥光,瑞氣常臨。雖珠光缺一,然正房陳氏二太婆,擇寶地葬於抱貴塘出水坡,地勢蛙形,墳塋葉吉。今親請同來,一同拜祭。值節屆清明,溯吾祖之於昌化,始遷崖州,今隸樂邑,已有600餘年。自始祖至今,累代子孫依鏡湖山水而環居,長受寶地風水,庇其靈光。生仁育智,後嗣蕃昌。且始祖,常以五桂三槐勵志子孫。故詩禮之遺澤孔長,忠厚之家聲自遠;真可謂:人文古鄒魯,山水小蓬瀛。世人稱之鏡湖是也!然有子孫散居於三亞、昌感、佛羅、沖坡、新貴等村。又散居於千家、抱由、大安、保亭、瓊中、五指山等地,由漢化黎。
每切水源之思,常動僾見愾聞之感;人本有祖,飲水者溯厥淵源。念祖德宗恩,長敦道義;燕冀貽謀,鴻猷啟後。吾祖如桃花一樹之生,迭見瓜綿椒衍,葛蔓繁生。實乃基根之庇也!源之遠者流乃長,根之深者葉當茂;凡茲昌熾,實賴丕基。食果不可忘樹之恩,飲水而必思源之德;仰宗恩之浩蕩,祖德之無疆;因有先澤之流長,慈暉之照遠,故能文運聿新,累代不乏英雄俊傑之輩,光耀門第。君可知:清嘉道、鹹豐年間,第十三、十四代孫:父吉春公、子大升公、大文公三人。弱冠聲蜚,芹藻分香於父子;科第榜登,功名並秀於弟昆。香探上苑之花,枝折蟾宮之桂。明清兩朝:如鏡湖之吉微、塘仔之友士、新貴之雲龍、望樓之應麟、沖坡之麟書者等,皆歲貢出身;民國至今:又有沖坡之章簡、吉孟、新貴之承寬、抱旺之訓昌、鏡湖之家槐、兆明、家凡、家仁、吉壯、清湛、抱由之明江(黎族)等,皆英才也!縱觀累代學子,文章驚世,武學超群。歲歲飛入翰墨之林,年年曉發梧岡之韻者,不乏其人。此乃祖一脈之相傳也!倘非祖德宗恩,流光照遠,安得繩繩繼繼,炳炳麟麟;人才輩出,家聲丕振呼?此乃祖功德造福於子孫也!
吾祖卜居寶地:鏡水鐘靈,湖山毓秀;雲煙亦呈瑞氣,草木且帶靈光。堪賴秀水青山,扶持地氣;故得麟趾呈祥,鳳毛絢麗。花開富貴于吉室,竹報平安於子孫。
光陰荏苒,寒暑代遷,物換星移。今告慰乃祖:已二十世紀,神州早易新天。於今朝:政善人和,百廢俱興河海晏;鼎新革故,八方同慶天地歡。攘攘熙熙,車馬人流衣楚楚;家家戶戶,城鄉電視響闐闐。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垂髫黃髮,蔗境桃源;坦道修途,端的是四通八達;科技昌明,顯然是九州國力;惟願乃祖,神靈顯赫;膏澤常滋,澤潤梁棟;室家康樂,子孝親歡。又伏願乃祖潛通佑啟之靈,陰陽共守貽謀之緒,衍本支於百世,明祀事於千秋。後裔子孫,誓當竭力,繼承乃祖遺志:遵紀守法,助人為樂,與他姓族和睦共處。發奮圖強,努力學習;掌握知識,報效祖國;丕振家聲,實現宏願。今於墳前,敬誦蕪詞,百拜鳴虔。酒奠金樽,香焚寶鼎,紙錢化蝶,以鑒子孫之蟻悃
微忱不盡,昭鑒統希,來格來嘗,尚饗
第十八世孫(鏡湖村)家運敬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