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蘭丹州(吉蘭丹)

吉蘭丹州

吉蘭丹一般指本詞條

吉蘭丹(馬來語:Kelantan)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東海岸的其中一個州屬。首府為“哥打峇魯”(Kota Bharu)。位於馬來半島北部,州的總面積為14920平方公里。人口122萬(1990)。其東北邊與泰國交界,西邊接霹靂,東邊接丁加奴,南邊則接彭亨。森林面積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蘭丹
  • 外文名稱:Kelantan
  • 行政區類別:州屬
  • 政府駐地哥打峇魯
  • 面積:14920平方公里
  • 人口:122萬(1990)
  • 方言馬來語
簡介,資源,主要城鎮,歷史沿革,宗教文化,民俗,歷史證明,歷史記載,華人文化,工藝文化,旅遊景點,哥打峇魯,文化中心,博物館1,市場,博物館2,州博物館,瀑布,巡航河,

簡介

吉蘭丹(馬來語:Kelantan)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東海岸的其中一個州屬。首府為“哥打峇魯”(Kota
吉蘭丹州徽吉蘭丹州徽
Bharu)。吉蘭丹位於馬來西亞東北部,面臨浩瀚的南中國海。居民多以捕
魚及務農為生。該州的人口以馬來人占最多數,其次是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吉蘭丹是馬來文化色彩最濃郁的一州。從吉蘭丹銀器、籃
子及衣服布料等,皆是國內最好的手工藝品。地理位置優越。

資源

吉蘭丹河及其支流自南往北,流貫全州,水力資源豐富。以中下游交界處瓜拉吉賴為界,分全州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地區經濟發達,下游三角洲平原為重要稻米產區,橡膠園廣泛分布。沿海有椰林,富漁產,道北及巴佐為漁業基地。菸草占全國產量的70%,捲菸業為主要工業。南部地區經濟開發差,88%的面積為原始林。有鐵、、錳、金和鈾等礦。著名工藝品有蠟染紗籠與草蓆。東線鐵路循吉蘭丹河谷通往哥打巴魯外港道北。
吉蘭丹鳥瞰圖吉蘭丹鳥瞰圖

主要城鎮

哥打峇魯是吉蘭丹的首府,其他主要城鎮包括:萬捷BACHOK、巴西富地PASIRPUTEH、丹那美拉TANAHMERAH、道北TUMPAT及話望生GUAMUSANG。
吉蘭丹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旅遊勝地,因為它擁有漂亮的海灘、豐富的文化遺產、華麗的手工藝品及精緻的木雕等。婦女在吉蘭丹的經濟上,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她們所製作的手工藝品,從吉蘭丹銀器、籃子及衣服布料等,皆是國內最好的手工藝品。吉蘭丹人似乎比較喜歡大型的事物,他們的每一樣器具都是“超大號”的,例如:風箏、陀螺及馬來鼓REBANAUBI等。

歷史沿革

吉蘭丹
吉蘭丹是大馬建國歷史最早的國家;
吉蘭丹為華人移置最早的地域;
吉蘭丹為最早開辦華校時一州(達眉祟德學校始創於1906年)。
據當過海員的謝清高,在其航海的年代中,於1782-1795之間曾經到過彭亨、丁加奴。在海錄著作一書中記載最為詳細是咕蘭丹。有關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王城情形,華人生活狀況,都有詳細的記載。
吉蘭丹因其位置在北大年東南邊,沿海順風約一日許可到。其風土與物產和北大年一樣居民也是馬來由種族,曾為暹羅屬國。王城建在河邊碼頭不遠,此碼頭地帶,為早晨集市之處,很多居民在此作生意,由暹羅及其外地來的商船,就在這裡拋錠,上下取貨。
當時的浦頭就在這沿岸一帶地區。浦頭是閩南方言,指集市之意或巫語之音,譯作巴剎之稱。
碼頭,是PENGKALANCEBU及另一個稱為PENGKALANLENSAR。(在1721年至1763年王都建在KUBANGLABUWAKAFBHARU地區。後陷於丁加奴,即隆蘇來曼時代。)在1782年訪問過來由廣州的吉蘭丹客籍人,謝清高,其所描述過的地點是離橋頭約半公里的KOTALAMA地方,王城建築在岸邊靠河一帶。這個地方是一個碼頭稱為:ISTANAGALUH而碼頭稱作PENGKALANGALUH,也是最熱鬧地帶,華裔雲集,各地貨船靠岸,另一公共碼頭為PENGKALANCE,BU及LANSER,那時代的集市就此地帶,閩籍人仕多在此作商賈及種植胡椒,客籍人仕多在南吉蘭丹布賴採金,就是與彭亨交界的嘉拉斯,這裡開礦的幾乎全部是華人。還有另一個採金區是蘇哥,SOKOR蘇高採金區,地處吉蘭丹河中沿岸,介於東馬岸KEENETH橡膠園,只須三天的路程,可由埔頭入內河向西行,有小河通大年境內的多莫採金區(蘇哥,指多莫區)。而嘉拉斯(指呀啼頂)行舟十餘日可到,與彭亨交界麻姑產金處相連。
吉蘭丹環境吉蘭丹環境
吉蘭丹政府的組織是非常簡單,每天王者就坐在大廳里,與城民共商國是,有者稱溫WAN及端TUAN。每年由外地到來的華人有數百人,福建人住埔頭及沿河岸,廣府人住在山地。凡各國貨船到埔頭,是經根據船隻大小貨物的輕重而納稅,大型而載貨多,要繳納五六百銀幣,小的二百至三百銀幣,初到的新客要付一銀元而每年也得繳交一銀元。住在山頂陶金者,欲回中國者,得先見國王並付一盎土的金砂,但年老不復能養生者減半,貧窮者則俱免,由甲必丹者陳情。
吉蘭丹每年,均有舉行一個盛大的慶祝會,各地的酋長,均來拜見國王,在空曠的草場上,將禮物送給王,居住那裡的華人亦參與其盛會。這裡賭博及抽鴉片風氣頂盛,慶典舉行MAYoNG及暹羅戲劇、皮影戲、大鼓……。這個慶祝節目,要整個月方結束。
現今的吉蘭丹河支流,有一條小河工人稱為SUNGEIBUDOR,其字譯自梵文,華文譯作浮屠,古代為吉蘭丹河交通要道,該區港議縱橫交錯,流自TAWANG河口出海,取自古代暹語的“TAWAN”,譯為王家渡口(王家碼頭),其河道上流即建有浮羅(現今CHEPAR地方與PENGKALANDATU不謀而合),是SRIVIJAYA時代所建,佛羅安在此的論點,更有其可能性。

宗教文化

吉蘭丹當地土人,有信奉佛教的,有信奉印度教的,也有信奉伊斯蘭教的。吉蘭丹
吉蘭丹宗教文化吉蘭丹宗教文化
道地的馬來人,除了外州移民之外,都是泰南古代馬來民族的後裔。其文化體系是屬於泰南馬來人的文化。至於西海岸的馬來人文化,是受蘇門答臘文化的影響。馬六甲馬來文化,是由爪哇文化分移而來。至於丁加奴,是與彭亨和柔佛,同受滿者巴夷文化所影響。

民俗

吉蘭丹的馬來語,是泰南馬來語系;吉蘭丹的閩南語是泰南、西港、北大年和宋卡的閩南混合語,而本地暹語也是西港,北大年一帶的南暹語言。這三種民族,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其生活、習俗、宗教是一致的。到了1400年伊斯蘭教傳入,穆斯林的宗教開始轉變。但和吉蘭丹馬來民族,然保持古代的語言。吉蘭丹的華人鄉村的居民,到今日仍然保持其由泰南傳下來的“祀神會”的民俗。
早期泰南一帶的華人村,講的也和丹州華人同樣的閩南語。但因為幾代下來“祀神會”的消失,其信仰漸由小乘佛教所頂替,其後代差不多完全歸化成為暹羅人,雖然較大的市鎮也還保留下神明的祭拜和一些閩南文化。至於早期的印度人,則已改信伊斯蘭教而散失於馬來人的文化群中。其昔日創建古國的一段輝煌史,早成為歷史的陳跡。遺留下來的印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來的移民。
吉蘭丹和南暹的馬來人,暹羅人和福建人,自古以來,其文化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歷史證明

歷史的證明,吉蘭丹的人民的語言習俗,和南暹克拉地峽以下的南暹人民文化,有著非常密切的歷史關係。丹州馬來人和南暹的馬來人的宗教語言習俗極為相同。同樣的丹州暹羅人和南暹人的語言、宗教、風俗習慣也完全一樣。而丹州福建人的閩南話,和其他方面的語言風俗習慣,尤其是北大年的福建人也極端的相像。我們進一步的推論,丹州華人(福建人)四百年前(或更早)是由北大年移殖而來,已經得到歷史更進一步的證明。

歷史記載

吉蘭丹和其州名為全馬各州為漢史書所著述最早的一州,其建國歷史更早於其他州屬,然當時所謂國者,也只是小邦城邑,但民為邦之本,當時其國民族為古麻末族、南印度移民、克拉地峽以南的暹南民族,以及分布在昭時印度化的國家小城邦國:如盤盤、狼牙修(單馬令)赤土、狼西加(北大年)、西港(多羅西)一帶成為少數民族的唐人早期的移民。
丹丹國TANTAN,即現在的吉蘭丹為全馬各州中留存漢譯最早之名。其建國最早根據史籍,漢書粵地條云:自日南障寨余開,合浦船行,(中南半島)可五月,有都元國(越南境內)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高棉西岸),又船行可二十餘日有諶離國,步行可十餘日,夫甘都盧國。(兩國區域在今北大年、宋卡、吉蘭丹一帶。又最早明確的記載見:梁書卷五四丹丹傳,丹丹國,中大通二年(五三零年)其王遺使中國進貢,吉貝、什香藥、火齊珠、象牙、寶塔二軀……。按新唐書卷二二二,單單傳曰,單單在振州東南,多羅閩之西。

華人文化

吉蘭丹華人文化,承襲自多羅閩地區。(丹丹地域伸張北大年以南)遠在唐宋時代已有唐人商賈的足跡,但在元朝以上的華人墓,實無可考據。當時為三佛齊印度化時代,全用火葬禮,至明朝時代三佛齊解體後,北大年才有華人墓碑可考查。至於吉蘭丹華人因其信仰小乘佛教為多,葬禮響影巨大,多在寺廟火化,而甘榜華人,因先人葬在自己園地,固多不以墓碑文刻,後人刻上其碑文也是近代事。
早期與中國的關係地區在唐人未抵達吉蘭丹之前,其先祖,在先前暹南諸國經過數十代輾轉遷移,經盡不同國度與不同時代,從而吸收產生混合不同文化薰陶的關係,抵達居留地之後,其後裔從而發生了內容的變化,自成一文化形體系統為了行文上的方便說,這種文化的新名詞,我們稱它為吉蘭丹河口華人文化。這一個吉蘭丹河口文化形體,與其他州屬的華人文化有別,如台灣在其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習俗,還是保留在中國原籍風俗習慣。
新加坡及馬來亞西海岸,與東海岸彭亨、丁加奴、吉蘭丹三州,相形之下,獨有吉蘭丹華人社會,尤其是甘光華人,會覺察到這種流變,它再不是純然的中國原籍文化。吉蘭丹所通行的閩南方言,已不是原籍福建閩南語,在民俗信仰中其供奉的神祇與禮神的規儀,卻全部與北大年,西港一致。幾百年來,還是互相沿著這種文化。並不是吉蘭丹華人因為早期為暹羅統治的原因。

工藝文化

銀器SILVERWARE吉蘭丹的銀器向以複雜的設計及高超的人工技巧而聞名。吉蘭丹銀器工匠所生產的銀器非常多樣化,從實用的到華麗的裝飾品皆有。他們將銀製作成整套茶具、水果盤、胸針、耳環、戒指及手鐲等。
吉蘭丹--耳環吉蘭丹--耳環
大部分的銀器製造廠坐落在KAMPUNGSIREH、KAMPUNGMARAK及KAMPUNGBADANG。有些工廠允許外人參觀銀器的製作過程。一般的工廠皆是每天營業,星期五休息。
SONGKET(金衣,繡上金絲的衣服)
SONGKET,繡上金絲或銀絲的衣服,是早期吉蘭丹皇室的傳奇。以前SONGKET只是皇室家族的專利品。SONGKET的絲綢是從中國引進,金絲及銀絲則是從印度傳來,再加上吉蘭丹人獨特的織衣技巧,才創造了SONGKET的傳奇。
手工藝村及手工藝博物館HANDICRAFTVILLAGEANDCRAFTMUSEUM
這裡展示了銀器製作過程、SONGKET衣編制過程、木雕雕刻過程及峇迪衣的印刷過程等。

旅遊景點

哥打峇魯

中央市場CENTRALMARKET哥打峇魯是吉蘭丹的首府。這座城市的特色是位於PINTUPONG路的中央市場。這裡大部分的商業活動,皆是由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婦女來經營的。這個多姿多彩的市場,既喧鬧又有著許多商業活動。這些婦女就地坐在草蓆上,就開設售賣新鮮的蔬菜、魚類、加工食品及糖果蜜餞等甜食。
哥打峇魯 KOTA BAHRU哥打峇魯 KOTA BAHRU

文化中心

GELANGGANGSENIorCULTURALCENTRE
位於蘇丹馬穆路的文化中心表現了吉蘭丹州的豐富文化遺產。到此參觀的旅客,皆會被邀請去觀賞陀螺表演、皮影戲、文化舞蹈及放風箏比賽等活動。皮影戲及文化舞蹈表演,一般在晚上舉行。吉蘭丹是以REBANAUBI大鼓聞名的,所有,幾乎每一項文化表演,皆少不了這個獨特的樂器。這裡也常會舉行陀螺比賽,海灘上亦有展放五顏六色的超大型風箏(WAU)或放風箏比賽。
文化區
位於獨立操場附近的蘇丹街及HILIRKOTA路,當地人稱之為文化區,是兩條非常有意思的街道。此地被許多博物館所保衛。

博物館1

皇室博物館建於1939年。它原是一座皇宮,作為皇室婚宴的場合。歷任蘇丹的王位標識皆被收藏於此。這裡亦收藏皇室家族的銀器及家私等。皇室傳統及風。
習慣博物館THEMUSEUMOFROYALTRADITIONSANDCUSTOMS
此建築物建於1887年,原是一座木造皇宮,稱為JAHAR皇宮。此棟擁有鍛鐵樓梯的木造皇宮是以其吉蘭丹人的傑出木雕而聞名遐邇。博物館內展示了皇室生活的點點滴滴。

市場

在皇室傳統及風俗習慣博物館附近的是三層樓的購物中心,稱為竹堡市場。這裡專賣比較小型的手工藝品及衣飾玩具等紀念品。

博物館2

吉蘭丹州的整個伊斯蘭曆史發展可以在此得出全貌。這裡原是吉蘭丹州第一所傳授伊斯蘭教育的學校。此館展示了伊斯蘭藝術和手工藝品、先知穆罕默德隨身物品的相片以及具有伊斯蘭曆史意義之地點的圖片等。
吉蘭丹風景吉蘭丹風景

州博物館

此棟建築物從殖民地時期一直到1990年,皆是被當作土地局的辦事處來作用。政府將之大翻修後,改為州博物館。這裡的展示品包括和吉蘭丹傳統藝術有關的隨身用具。此館也是州博物館局的主要辦事處。
吉蘭丹
戰爭博物館WARMUSEUM
這是吉蘭丹由磚砌成的最古老建築物,建於1912年。它原是MERCANTILEBANK集團的一間銀行。

瀑布

吉蘭丹的森林保留區內有好多著名瀑布。大部分的瀑布坐落在距離哥打峇魯約35公里處的巴西富地。JERAMPASU是另一處有名的瀑布區。其他還有LATAREK及LATARENYOK瀑布。其中最壯觀的是LATABERINGIN瀑布,高120米,是全國最高的瀑布之一。此處擁有怡人及蒼翠繁茂的景觀,是一個露營的好地點。JELAWANG瀑布也是一個郊遊野餐的好去處。

巡航河

吉蘭丹另一個好玩的活動是巡航吉蘭丹河,遊客可觀賞到沿河的河岸上之馬來村落,從哥打峇魯行駛一段路就會到達瓜拉吉賴KUALAKRAI,從此地乘船到達逢DABONG,兩個小時的吉蘭丹河巡航就是由此開始。
吉蘭丹是生態旅遊及戶外活動愛好者的天堂。在哥打峇魯郊外,有著許許多多引人入勝的自然景點。瀑布、河流及森林小徑等,不斷的在召喚著愛探險的遊客。沙灘卷浪愛好者一定會喜歡未經淤染的吉蘭丹州內的美麗海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