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北湖大橋全長2781.5米,投資5.5億元,西起小城子公路東約450米處,東至遠達大街西約1100米處,其中,跨北湖風景區長為1602.5米,跨哈長鐵路線長為1179米,橋寬40米,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長春北湖大橋
- 全長:2781.5米
- 投資:5.5億元
- 橋寬:40米
- 車道:雙向8車道
基本信息,設計理念人性化,施工難度,專家點評,
基本信息
長春北湖大橋全長2781.5米,投資5.5億元,相當於南湖大橋的19倍,橋身高低起伏,如巨龍蜿蜒,又似巨型波浪。西起小城子公路東約450米處,東至遠達大街西約1100米處,其中,跨北湖風景區長為1602.5米,跨哈長鐵路線長為1179米,橋寬40米,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於2011年10月建成通車的北湖大橋將是長春市最長、最寬、通行能力最強的一座橋樑,也是東北第一大互通式立交橋。
基本概況
設計理念人性化
領先的設計和人性化的理念,注定了北湖大橋與眾不同。
北湖大橋跨越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伊通河、京哈鐵路,為方便行人觀賞美景,橋樑設計方專門設計了每隔30米的觀景台,站在觀景台扶橋遠望,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一覽無餘,伊通河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據了解,全橋建設了近200個這樣專門供遊人賞景的觀景台。
此外,大橋車道兩邊還設有3米多寬的人行步道,全部用花崗岩鋪設而成,橋兩側欄桿使用了波浪造型,與濕地風景相映成趣。
施工難度
攻堅克難鑄輝煌
對於大橋的建設者而言,建設一座技術含量高、規模空前的橋樑是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證明。而北湖大橋恰恰是長東北核心區正在建設的橋樑中,工程規模空前、施工難度最大的一座橋樑。
北湖大橋總計混凝土12萬立方米,各類鋼材兩萬多噸,箱梁1098片,鑽孔樁591根,墩柱543個。其施工技術難度也非常大,北湖大橋橫跨區域地質條件複雜,施工條件差。而且工程既要保證鐵路上空的預留高度,又要考慮濕地公園建湖景的具體要求,還面臨著箱梁的集中預製、運輸、架設及深基坑開挖施工等諸多施工關鍵技術。更為主要的是,建設受天氣影響較大,冬季根本無法施工,即使夏天,一旦下雨工程也只能停下來,有效建設時間極短。
儘管困難重重,但為了讓北湖大橋儘快通車,建設者們克難攻堅,從外形到質量,從管理到施工,從技術到安全,北湖大橋的點滴都凝結著建設者們的智慧與汗水。
專家點評
溝通城市路網,改善生態格局。
“北湖大橋解決的不僅是交通問題,它為改善長東北核心區生態格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勝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張春光主任表示,北湖大橋是長春市四環路的一個關鍵節點,它的建成通車解決了長東北區域的交通難點問題,改變了原有的交通體系,開闊了這一區域未來的空間拓展方向。
而從長遠看,北湖大橋的建成還勢必引發區域經濟圈向其他地區進一步的輻射。它的開通將帶來大量的商機和財富,使長東北核心區以更顯著的區位優勢,融入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中。
為多跨連續曲拱大橋
據悉,“北湖”大橋最初確定三套橋型方案。三套方案均採用多跨連拱結構,每個橋型均通過不同的立意造型,達到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方案一:多跨連續曲拱大橋。採用11跨連拱方案,既保留傳統拱橋的特點,又加入一定的現代元素,使之線形更加輕盈流暢,視覺更加通透且具有衝擊力,拱腳部分採用對稱V型結構,使橋型更具曲線美。為達到變化效果,該橋型將在水域範圍內,將橋身分左右兩幅拉開,進入陸岸後再併攏。
方案二:多跨龍鏈大橋。該橋型源於最具中華民族文化色彩的中國龍形象,橋面兩側以多拱連線在一起,拱與拱之間以橫樑連線支撐,整個型態如龍的脊樑。
方案三:多跨連續旋虹拱橋。此方案設計也是以曲線優美的弧形為主,多拱平行架於橋面之上,每個橋拱上的吊桿採用不對稱的拉索,形成強烈的動感效應。
最終,“北湖”大橋的設計方案選用了多跨連續曲拱橋設計方案,使橋型更具曲線美。目前,大橋正在緊張施工中,預計今年年底前可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