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位於長春市仙台大街與浦東路交會處,省民眾藝術館一樓,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由序廳、五個展區和一個“二人轉傳習所”構成,利用多種方式展現了二人轉300年的文化積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
- 類別:藝術類
- 地點:長春市仙台大街與浦東路交會處
- 館藏精品:東北二人轉台本
- 票價:免費
- 開館時間:2012年12月31日
建築布局,立館目的,傳統藝術傳承,固態活態互動,傳習所,
建築布局
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位於長春市仙台大街與浦東路交會處,省民眾藝術館一樓,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由序廳、五個展區和一個“二人轉傳習所”構成,利用多種方式展現了二人轉300年的文化積澱。進大門,映入眼帘的是手絹造型的景觀牆,立體的東北二人轉分布地圖,以及播放著二人轉紀錄片的大螢幕。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的主要負責人、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孫桂林說:“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我們花費了大量心血。”工作人員遍訪二人轉藝術家與研究專家,請他們出謀劃策,同時用影像、圖文搶救老藝人們的技藝,“已故的著名二人轉老藝人徐文臣,在生前參與了紀錄片的拍攝,這段影像十分珍貴,意義非凡。”展區第一部分,以圖文、手稿和文物展示二人轉的藝術起源與發展流布,展櫃中陳列著多種二人轉早期的服裝、頭飾以及大板、花棍、沙拉雞等手持道具。向裡面走,是唱大車店、唱木幫房兩個二人轉場景的復原,還在展櫃中陳列了拜師儀式等微縮景觀。“觀眾通過這些景觀,能直觀感受傳統二人轉藝術。”孫桂林說。
立館目的
“每天有三五十人參觀吧,挺踴躍的!”孫桂林告訴記者,願意花費大半天時間進入二人轉博物館,每一幅圖片、每一個場景、每一件道具逐一端詳琢磨的,一般都是研究二人轉的學者、老藝人,或是對東北民間文化有獨特興趣的人士。“有二人轉廳長”之稱的原省文化廳老廳長吳景春,二人轉界響噹噹的人物王兆一、那炳晨等,都曾幾度踏訪博物館。僅88歲高齡的王兆一老人,就到館三次。老人與已過世的王肯老先生一起出席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大會那天的照片,他本人手裡都沒有,特意叫家人趕到博物館翻拍了這寶貴的瞬間。“資料豐富性令人吃驚”、“內容含量超過預期”、“將過去‘窮人的藝術’物化為一間博物館,想不到”……一份份飽含感動與驚訝的反饋,在兩個月間紛至沓來。
除了這些將二人轉視為生命中最重要一部分的“特殊群體”,也有許多老百姓慕名而來。家住農村的李老漢便是其中一位。李老漢是著名二人轉表演藝術家韓子平的“轉迷”,幾十年了,他已經忘記在農村的田間地頭聽韓子平唱過多少出二人轉,但他卻清晰地記得韓子平當年風華正茂的模樣,看過他的什麼戲,在哪裡看的,老人如數家珍。可能連韓子平自己都想不到,老“轉迷”對他的戲痴到如此地步。李老漢告訴記者,在農村,像他一樣迷二人轉的還有許許多多。如今歲數大了,他住進了省城長春的兒子家,正當他為看不到傳統二人轉而失落時,聽說長春開了二人轉博物館,孝順的兒子立馬帶他來參觀。“過去生活不像現在這么豐富,我們對二人轉最有感情,因為感覺就是我們身邊的藝術!”李老漢感嘆道。
放寒假了,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的大一新生趙同學回家了。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二人轉博物館裡瞧一瞧。雖說鄉野文化對年輕人的薰染漸少,但趙同學對二人轉發展脈絡卻格外感興趣。“我們現在接觸更多的是趙本山、小瀋陽等明星表演的二人轉,同學們知道我是從東北來的,都說想看看正宗二人轉啥樣。我正好來學習學習,回去給他們講講‘故事’。以後有機會,我還會邀請他們到這兒來看看咱東北特有的文化符號。”
傳統藝術傳承
2012年12月31日9時30分,位於展館中心的二人轉傳習所中,傳來嘹亮的演唱聲和掌聲。這是《扎花帳》在上演,講述女帥出征的故事,距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是老一輩二人轉人口口相傳的珍貴曲目。東北民間藝術研究專家那炳晨聽得入神,眼眶濕潤,隨著演員的表演輕輕地和。“這裡的資料,很翔實,把東北二人轉的發展道路體現得很充分。唱、扮、說、舞、絕……通過演出、實物、小電影的形式,展現得淋漓盡致。”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的建成開館,使炳晨感慨良多,“我從1951年大學畢業之後,就開始研究二人轉,到現在60多年了。”他說,如今,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把東北二人轉這種“無形”的精神“物化”和“活化”,並且鮮活、立體地展現出來,對於二人轉藝術來說,是一筆珍貴的財富。“為了慶祝開館,我省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轉項目傳承人王忠堂老先生,特地率領得意弟子登台獻藝。”站在二人轉傳習所古色古香的木門外,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二人轉傳承項目組負責人魏韶豐,拿起門口桌子上的道具大板,他說,“今天的演出當中,演員們會根據所要演繹的人物的特點,分別展示這些最傳統的二人轉道具,現在台上的演員,手裡拿著的就是手玉子。而且,樂隊的伴奏方式也是最簡單、最原始的,演員們的唱腔、服裝也都是最傳統的。”“今後,二人轉傳習所會不定期地有老二人轉藝術家演出、培訓、講座。”孫桂林說,二人轉傳習所與展區互為補充,體現“互動體驗、活態傳承”的藝術博物館特質,所演出的作品都具有代表性,唱腔、絕技絕活、故事情節等各個方面,都完全傳承傳統二人轉的老腔調、老形式,不只如此,還製作了“戲單”,像最初的二人轉演出一樣,由參觀者“點戲”,讓觀眾們觀賞到原汁原味的演出。
2012年12月31日,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在寒冬中向世人敞開了胸懷。這個年根歲尾的日子,仿佛是對過去的回首與致敬,又好似要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近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博物館裡發生著怎樣的故事?吸引著哪些人?帶著這些待解的謎團,記者在吉林省藝術研究院院長、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館長孫桂林的帶領下,再次走進了這座底蘊厚重的“宮殿”,深入感受東北二人轉“千軍萬馬、全憑咱倆”的奪人魄力。
固態活態互動
300年歷史,使得東北二人轉這一綻放於鄉野間的絢麗之花顯得頗具神秘感,許多不了解東北二人轉的外地人或當下的年輕人往往將其誤讀。而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廳傾力打造國內首個二人轉博物館的重要意義便在於,為二人轉尋祖溯源。
走在博物館的迴廊里,建館之初構想的固態展示、交流研究、互動體驗、活態傳播等功能,活靈活現地將二人轉的發展歷程呈現於人前。300年,三個歷史階段,東北二人轉已然形成了三種不同的形態:始創初期到上個世紀30年代,農村民間傳統二人轉;新中國成立後專業隊伍組建的專業團體二人轉;目前活躍於大中城市各種小劇場演出的民間二人轉。如何將歷史濃縮於方寸之間,讓它煥發出藝術的光華?這是設計者和參與論證的專家學者們的共同訴求。在如今的東北二人轉文化展廳里,陳列著文物、手稿、圖片、景觀、多媒體等,巧花心思之處比比皆是。
站在二人轉傳播路線圖前,孫桂林告訴記者,二人轉過去是“農閒時奔糧路,農忙時奔錢路”,它是東北大秧歌與河北蓮花落的融合。孫桂林形象地比喻說:“俗話不是說嘛,‘喇叭一響,啥事不想;秧歌一扭,愁事沒有’,早年二人轉藝人大都白天跑秧歌,晚上唱二人轉。二人轉的‘上裝’(旦)與‘下裝’(醜)、小曲小帽、舞蹈和扇子手絹的運用都來自秧歌。”蓮花落則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說唱藝術,二人轉的竹板、一些劇目和唱腔都來自蓮花落,它為二人轉增添了不可或缺的說唱元素。
傳習所
實惠嗑、骨頭話、扎心段、喜興詞、活動篇、優美句……東北二人轉可謂將生活演“活”了!開辦博物館,許多久遠的資料都是口口相傳,落實到文字上,未免有誤差。開館前後,省文化廳林君廳長八次到館指導工作,提出修改意見,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開館一周后,孫桂林帶著工作人員走訪了二人轉的專家學者,廣泛徵求意見,為的就是“迴避爭議”。孫桂林告訴記者,現在博物館已經著手按照領導和專家的意見進行微調。當然,比起這些,許多人對於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傳承重任更投以特別關注,而對策正在於活態傳承!所謂活態傳承,孫桂林指的是二人轉傳習所。元宵佳節過後,博物館將不定期舉辦傳承演出,條件成熟時,力求定期演出。“館裡目前有珍貴的照片、道具、服裝,這些有形的東西,並不足以令博物館‘動’起來,真正能再現東北文化精神的,非活態傳承莫屬。”目前,我省有60餘所二人轉學校,請專業演員來唱傳統二人轉,請學生們走進小劇場來聽一段正宗二人轉,有機會再露兩手,唱段正戲,這些舉措將對觀眾形成傳播效應,也對接班者產生傳承作用。“更好的保護方式應該是傳承和利用。用博物館這一形式,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有效途徑。”孫桂林說。博物館建起來了,獲得了各方好評,但傳承二人轉之路顯然才剛剛開始。在展示櫃檯出售二人轉演出道具,請二人轉藝人現場表演、教授手絹功夫,編寫一部《解讀東北二人轉博物館》的書籍,揭開老照片背後的故事……為了縮短二人轉與觀眾之間的跨度,吉林省東北二人轉博物館正在進行可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