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吉林省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是吉林省政府於1992年發布的一則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 發布文號:吉政發[1992]28號
  • 發布日期:1992-06-07
  • 生效日期:1992-06-07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的通知
(1992年6月7日吉政發〔1992〕28號)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白城地區行署,前扶管理區行委,省政府各委辦廳局、各直屬機構:
現將《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紀要
四月十五日,省委書記何竹康主持召開了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座談會。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同志出席,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研究室、省委農研室、省鄉企局、省計經委、省科委、省財政廳、省人事廳、省人民銀行、省農行、省經研中心、省稅務局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按照中央2號檔案和省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圍繞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措施,加快發展鄉鎮企業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講了話。現紀要如下。
一、發展鄉鎮企業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省鄉鎮企業有了較快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已經成為全省農村經濟重要支柱和全省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同先進省份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主要經濟指標大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一九九一年,我省鄉鎮企業總產值162億元,只占全國鄉鎮企業總產值的1.47%;全國鄉鎮企業總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60%,我省只占49%;全國鄉鎮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三分之一,我省只占14.7%;全國鄉鎮企業出口交貨額占全國出口交貨額25%,我省只占4.5%。
鄉鎮企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加快發展鄉鎮企業,不僅對繁榮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小康目標,而且對實現農業現代化,推進國家工業化,縮小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改變我省糧食產量高、比較效益低的現狀,全面發展農村商品經濟,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項戰略性的任務。
當前,是加快我省經濟發展的好時機,我們必須抓住時機,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速發展鄉鎮企業,促進農村商品經濟全面發展。要加快發展,關鍵在於進一步解放思想。
要破除溫飽即安的小農經濟思想,樹立發展社會主義大農業的新觀念。認清不發展鄉鎮企業,就沒有農村的小康,也沒有全省的振興。各級黨委和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克服重國營、輕鄉鎮企業的傾向,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振興全省經濟的戰略性措施,真正擺到重要位置上。要克服只顧當前、不顧長遠,只抓糧食、不抓全
面發展,片面追求眼前“政績”的短期行為,把發展鄉鎮企業一屆接一屆地連續抓下去。要克服等、靠、要思想和怕擔風險的畏難情緒,正確汲取過去發展鄉鎮企業的經驗教訓,消除抓糧食保險,抓鄉鎮企業危險的錯誤思想,不要因為過去一部分鄉鎮企業沒辦好,甚至背了包袱而採取消極態度。要增強信心,振奮精神,放膽去乾。全省上下要極統一思想,積極努力,各方配合,把鄉鎮企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二、確立新的發展思路,攀登更高的台階
我省鄉鎮企業還沒有完全擺脫因陋就簡、“三就四為”、“拾遺補缺”、地產地銷的老路,這是發展慢的重要因素。要使鄉鎮企業大發展,必須跳出舊思路,堅持走高起點,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依託先進科學技術,拓寬人才來源,開發有競爭力的產品,全面發展與重點扶持相結合的路子。
在發展形式上,堅持“多輪驅動,多軌運行”,繼續堅持以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實行集體、個體、私營、聯營合作、“三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多種發展形式一齊上。
在企業布局上,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圍繞“三環兩線”(環大中城市、環大企業、環集鎮,沿鐵路線、沿公路線),有計畫地建設各具特色的工業小區,實行梯次推進,分層次發展。
在產業方向上,按照產業政策,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環城環大企業的鄉村,重點發展以汽車、化工等國營大中型企業為依託的加工配套型企業;其他鄉村,重點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導的資源優勢型、以礦產建材為主體的基礎產業、以勞動密集為主的出口創匯企業;地處偏遠的鄉村,要突出發展“綠色企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堅持發展與提高並重,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並重,改造、提高老企業與發展新企業相結合,不斷最佳化產業、產品、技術和組織結構,不搞低水平重複建設。
當前,要集中力量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努力開創新的局面。
上一批項目。今年(1992年),全省鄉鎮企業至少要有800個項目投產。要加快320個在建項目的建設速度,力爭年末投產;突出抓好300個技改項目的建設,保證按期投產;千方百計抓好幾年未能投產、達產的130個項目,力爭年底有60%的項目投產、達產;要突出抓好出口創匯項目和“三資”項目。
必須按照商品經濟規律辦事,以市場為導向,搞好市場調查和預測,搞好經濟、技術論證,選擇有需求、有競爭力、上得快、效益好的項目,發展一批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新產品。防止盲目上馬造成損失。
建設一批工業小區。全省到“八五”末期要建設100個左右鄉鎮工業小區,今年(1992年)要有30個初具規模。鄉鎮工業小區建設要同小城鎮建設統一規劃,搞好基礎設施,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採取靈活政策,多方吸引能人到小區經商辦企業,多渠道吸引資金投入小區開發建設。要簡化工商管理、土地徵用審批手續;允許小區內土地出租、有償轉讓,允許搞房地產開發;可以解決投資者的戶口及其家屬農轉非、子女上學等問題;對集體、個體、私營企業一視同仁。
發展一批專業市場。市場建設除靠地方政府外,要鼓勵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參與。特別重視建設各有特色的市場。今年(1992年)突出辦好箱包市場、人參批發市場、羽絨市場、綜合農貿市場等專業批發市場。在交通方便、有一定經濟條件的集鎮,建設鄉鎮企業一條街。要通過發揮各類農貿市場、專業市場的輻射作用,興辦一批第三產業,帶動一批私營和個體企業的發展。
新辦一批村級企業。目前我省有相當一部分村無企業。從省到鄉,各級要選派幹部到這些村任支部書記、村長或負責興辦企業,力爭在二年內做到村村有企業。要積極推廣公主嶺市李油房村的經驗,在村級大力興辦種養型企業、流通型企業以及直接為農戶服務的經濟實體。
發展一批個體、私營企業。允許個體、私營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與國營集體企業實行各種形式的聯營和從事代購、代銷、代儲、代運業務。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因地制宜地興辦農、副、土、特產品加工業,以一業帶一業,以一戶帶多戶,形成一批以當地資源為依託的專業村屯。
三、深化改革,進一步放開搞活
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積極扶持,合理規劃,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放開發展,全力扶持,加快鄉鎮企業發展步伐。
搞活金融,加大資金投入。鄉鎮企業發展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民自籌和鄉鎮企業自身積累,各級政府也要給予支持。省、市、縣三級財政要儘可能多安排一些扶持鄉鎮企業發展的專項基金和貸款貼息。金融部門要調整農貸結構,每年至少要有30%農貸資金用於發展鄉鎮企業。對經論證效益好的項目,可放寬自籌資金比例,免除貸款擔保。要積極向國家爭取擴大我省鄉鎮企業貸款規模。科技部門既要支持效益好、有前途的原有鄉鎮企業,也要扶持後進地區發展鄉鎮企業。星火計畫資金應按項目投放,有一半以上投向鄉鎮企業。
要從深化改革中找出路,多渠道、多形式籌集資金,加大投入。根據條件,允許集體的錢莊等民間金融組織的存在和發展,經過鄉以上政府批准,允許農民創辦股份合作基金會。允許有條件的企業由金融部門代發、企業自發、多戶企業聯發企業債券。省、市、縣三級也可以財政或所屬投資公司名義發行鄉鎮企業發展債券,吸納社會閒散資金。對新辦鄉鎮企業,可實行減免產品稅、所得稅三至五年的照顧。對生產不正常、核算不完備的企業可實行定期定額徵稅。對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的老企業可實行所得稅定額承包。鄉鎮企業薄弱的地區,實行“放水養魚”的政策,財政上給予更多的扶持和鼓勵。
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可以資金、技術、設備、帶資就業等形式加入。新建企業提倡直接辦成股份制。老企業改造擴建新增資產也可直接實行股份合作制。
放活各類人才。破除人才的部門所有觀念,促進管理、科技、購銷等各種人才合理流動,為發展鄉鎮企業提供智力保證。鼓勵黨政機關幹部、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國營大中型企業的人員下鄉領辦、幫辦鄉鎮企業。鼓勵科技人員以“星期六工程師”等形式到鄉鎮企業進行科技諮詢或幫助科技攻關,允許在職人員經過批准以第二職業為鄉鎮企業服務。對黨政機關離退休幹部到鄉鎮企業工作的,不受“退休兩年以後”的限制。允許“雙向選擇”,城裡的各類人才可以向鄉村集體、個體、私營企業流動,不受任何限制;鄉鎮企業也可以到城裡聘請人才,各方面要予以支持。省人事廳等有關部門要儘快制定具體政策措施,進一步放開搞活,解決影響限制人才流動的問題。
健全發育各類人才市場。要充分發揮人才交流中心等各類人才中介機構的作用,為鄉鎮企業介紹輸送人才。
實行激勵機制。凡到鄉鎮企業工作的各類人才,包括以第二職業為鄉鎮企業服務的人員,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等由鄉鎮企業自主決定。對引進資金、技術、項目有功的人員和開發新產品及企業管理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要給予重獎。經縣以上政府批准的一次性重獎,可不交獎金稅和工資調節稅。
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鼓勵城市大中型企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與鄉村掛鈎,開展“包鄉(村)掛廠”活動,對口支援鄉鎮企業。在互惠互利的原則下,組織城市企業向鄉鎮企業轉移技術、擴散產品,幫助鄉鎮企業培訓技術及管理人才,提供信息諮詢服務。鼓勵興辦科技開發公司和廠辦科研、民辦科研,提高科技開發水平,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鄉鎮企業要進一步抓好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和職工的崗位技能、文化基礎教育,努力提高職工文化技術素質。
四、加強領導,增強合力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鄉鎮企業的領導,及時研究和解決鄉鎮企業工作中的問題。不準向鄉鎮企業平調或攤派,減輕鄉鎮企業負擔,扶持鄉鎮企業發展。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鄉鎮企業,並實行目標責任制,縣級要配備專職副書記或副縣長專責抓鄉鎮企業發展。鄉鎮企業的領導機構,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今後,要把一個地方經濟綜合發展水平和城鄉人民生活提高水平,作為考核幹部、衡量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
各級鄉鎮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鄉鎮企業的指導、管理、監督、協調和服務工作。
各級經濟綜合部門、經濟槓桿部門要把支持鄉鎮企業發展作為自己份內任務,從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搞好指導和服務,多辦實事。要把鄉鎮企業納入國民經濟計畫和行業發展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