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東部中生代基性岩牆群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

吉林東部中生代基性岩牆群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

《吉林東部中生代基性岩牆群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賈大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東部中生代基性岩牆群年代學和地球化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賈大成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基性岩牆群對探討岩石圈伸展過程、時空演化及深部動力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對吉林東部中生代基性岩牆群的研究程度仍然很低。因此,本研究擬以吉林東部山區中生代基性岩牆群為對象,從野外地質、岩石學、礦物學、年代學(單礦物如角閃石、黑雲母和斜長石等的40Ar-39Ar法、雷射40Ar-39Ar微區法、鋯石SHRIMP U-Pb定年和/或鋯石LA-ICPMS定年)、元素和同位素(Sm-Nd、Rb-Sr)、鋯石微區微量元素及鋯石Hf同位素等方面進行系統研究,從而查明基性岩牆群的形成時代、來源、源區地幔性質、成岩構造背景及岩石成因,詳細構建吉林東部岩石圈拉張時限和進一步佐證岩石圈減薄機制,為探討吉林東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質及其深部動力學過程提供科學證據。

結題摘要

基性岩牆群對探討岩石圈伸展過程及深部動力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吉林東部出露較典型的中生代基性岩牆群,從野外地質、岩石學、礦物學、年代學、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等方面進行配套研究,可深入了解華北大陸板塊東端中生代岩石圈減薄,為探討岩石圈地幔性質及其深部動力學過程提供科學依據。 對吉林東部典型中生代基性岩牆群進行定年,可限定岩石圈伸展拉張期次和減薄的時限。利用K-Ar、Ar-Ar和鋯石U-Pb等同位素年代學方法研究認為:(1)在華北板塊和興蒙造山帶具有相同基性岩漿活動期次;(2)基性岩牆群侵入開始於中-晚三疊世,延續到晚白堊世及古近紀,表明岩石圈伸展拉張的起始時限為中-晚三疊世;(3)基性岩漿活動可以分為5個活動階段,相對應可能存在中-晚三疊世、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晚白堊世和古新世-始新世等5個明顯岩石圈伸展拉張期次;(4)晚白堊世基性岩牆群和基性火山岩最發育,體現出在晚白堊世岩石圈伸展拉張最為強烈。 通過對吉林東部基性脈岩和火山岩元素-同位素組成研究,認為吉林東部存在地幔源區的不均一性,體現出不同基底組成對中生代地幔源區性質的制約。在興蒙造山帶內以虧損型地幔為主,在華北克拉通區以富集型地幔為主。中生代地幔源區性質與地殼混染程度有一定關係。吉林東部位於古亞洲構造域與古太平洋構造域疊加帶上,經歷了複雜而長期的多塊體拼貼和造山作用。通過分析認為,晚白堊世之後為太平洋板塊俯衝構造背景,晚白堊世之前為碰撞造山後伸展拉張背景。 吉林東部存在中生代岩石圈減薄的基本事實,利用構造演化分析方法對岩石圈減薄機制問題分析認為,吉林東部具有由碰撞造山岩石圈增厚到岩石圈拆沉減薄的演化過程,推測吉林東部岩石圈減薄可能以拆沉機制為主。 松遼盆地基底岩漿事件非常複雜,尤其關注是否存在前寒武紀結晶基底和時代結構等問題。在松遼盆地南緣基性脈岩群中獲得了較多的捕獲鋯石。通過鋯石U-Pb定年得到8組年齡,反映松遼盆地南部基底組成以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岩漿岩為主, 並可能存在前寒武紀結晶基底(942Ma)。另外,在華北克拉通基性岩脈中也發現了20~25Ga的年齡值,可能與晚太古代基底陸塊碰撞拼合和早元古大陸裂解事件有關。 在延邊地區中生代火山岩中發育典型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床,通過綜合研究認為該類礦床的成礦時代為晚白堊世;成礦構造環境為造山帶擠壓後期伸展拉張,與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塊俯衝體制可能沒有直接的聯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