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

吉林大街位於吉林省吉林市途經船營區、昌邑區、豐滿區。是一條貫通市區南北的主幹道,北至松江北路,南至南部新城。寬度由雙向八車道至雙向十三車道不等。吉林大街由北至南依次有北立交橋、南立交橋、霧凇立交橋、岔路鄉下穿隧道、中段下穿隧道、江城廣場隧道、世紀廣場人行天橋、松花江中學人行天橋。途經的跨江橋有吉林大橋和江城大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大街
  • 外文名:Jilin Avenue
  • 類型:街路
  • 隸屬吉林省吉林市
  • 地位:貫通市區南北的主幹道
介紹,歷史,沿街名勝古蹟,天主教堂,搖櫓人雕塑,世紀廣場,吉林市博物館,

介紹

吉林大街位於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地帶,沿途交匯的道路主要有:林蔭路、通江路、哈達灣街、霧凇中路、延安路、中康路、桃源路、成都路、朝陽街、光華路、上海路、解放中路、解放東路、北京路、青年路、南昌路、重慶街、南京街、松江中路、松江東路、濱江西路、濱江東路、華山路、玉山路、長城路、泰山路、宜山路、寶山路、恆山西路、恆山東路、三亞路、千山路、廈門街、萬山路、園藝路、深圳街、深中路、榮升路、日升路、吉豐東路、濱江西路、濱江南路、松江南路、紅旗街等。途經的公交線路有:2路、3路、12路、19路、30路、32路、33路、40路、42路、45路、51路、52路、58路、61路、62路、64路、66路、130路、140路、203路、218路、301路、302路、313路、333路等。

歷史

吉林大街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所在的位置位於吉林市老城以東、朝陽門(大東門)外。50年代為了適應城市建設,打通多條道路建成吉林大街。至1984年,吉林大街全線貫通,當時的寬度為64米。90年代末,吉林大街中段(南立交橋至江城廣場段)進行了拓寬,拆除了分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的綠化帶。2008年,吉林大街中段在新一次的維修中,中間增設了分隔雙向車道的綠化帶。近年來,為適應城市發展,吉林大街南段、北段未擴建部分在非機動車道上也增設了機動車道,以緩解交通壓力,並先後修建、改建了吉林大街南段和北段,以及新建了下穿桃源路、中康路的岔路鄉下穿隧道和下穿光華路、上海路、解放大路、北京路、青年路的中段下穿隧道。

沿街名勝古蹟

天主教堂

吉林天主教堂坐落在江城廣場西側,吉林大橋北端附近,南臨松花江。從1917年開工,於1926年建成完工。這是一座哥德式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始創於法國北部,十二世紀至十五世紀期間盛行於西歐,取代了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教堂造型。天主教堂前部有三座尖塔形建築上懸有十字架,為教堂主體建築。中間一座是教堂鐘樓,每逢禮拜日或天主教節日,鐘聲清悠,綿延數里,整個教堂建築採用從阿石哈達採集的青石。鑿成不同規格組合的石座,石柱,雕以花紋圖案,相配而成。教堂用特製青磚砌牆,堂內有16根圓形大石柱,24扇刷有圖像的玻璃窗,石膏像,五座祭台。構思新穎別致,體現宗教與民族文化融合的色彩。天主教傳入中國,始自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於一五○八年(明萬曆八年)抵達中國之後。一六八二年(清康熙二十一年)首入東北。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初期,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遭受禁抑,除澳門等少數地區外,一度出現中斷的景況,到道光年間才恢復。一八三八年東北設定有獨立司教區,由方若望主教主持,歷時達三十多年。一九○五年後,吉林教區由巴黎外方傳道會主持。

搖櫓人雕塑

吉林市市標。位於吉林市江城廣場的搖櫓人青銅雕塑,設計高度為6.50米,是吉林市文化和藝術的精品。搖櫓人雙手撐櫓逆江而上,取意於江城歷史上的船廠風貌。船夫站在船上,用力奮進,代表了江城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斷進取的精神,展示了百年古城日新月異的風貌和江城人民“急流勇進”的拼搏精神。搖櫓人雕塑立意深刻、新穎,在形象與抽象之間達到和諧。

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位於吉林市博物館和松花江南岸之間,南北長900餘米,東西長200餘米,占地面積22.8公頃。由博物館建築群、旱噴泉、國旗平台、“世紀之舟”巨塔、音樂噴泉、望江平台等部分組成。是吉林市一座反映城市特色的風景園林。

吉林市博物館

吉林市博物館成立於1962年,地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00號。位於風景秀麗的松花江南岸,北靠江南公園,旁臨世紀廣場,園林的自然景觀,廣場的別致建築同博物館的氛圍渾然一體,成為吉林市一處遊客必到的景點。內部收藏“吉林一號隕石”供大家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