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是喀什河流域規劃中的第10個梯級電站。電站位於喀什河中游的吉林台峽谷段中部,西距尼勒克縣城32km,距下游托海水電站95km,距伊寧市150km,與烏魯木齊市的公路距離為850km,交通便利。 壩址處斷面控制了全河
流域面積的63.3%、年
徑流量的89%和可利用水頭的50%。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34.61億立方米;設計洪水流量為1399立方米/秒(P=1/500),校核洪水流量為2187立方米/秒(PMF);多年平均含沙量0.40kg/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總量153.2萬t。據烏拉斯台水文站資料統計,喀什河多年平均流冰量為1124.03立方米/a,最大行凌期146d。
工程概述
該樞紐所在的吉林台峽谷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塊,具備修建高壩的條件。壩址河谷呈V形,谷坡陡峻。出露的岩性主要為
凝灰岩、凝灰角礫岩及
安山岩等。河床覆蓋層厚度3~5m。庫區基岩岩性為侏羅系湖沼相含煤、砂、泥岩地層,庫岸地下水位均高於水庫正常蓄水位,庫區周邊岩體為弱透水及相對隔水層,無鄰谷滲漏問題;大部分庫岸不存在邊坡穩定問題。壩址區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大壩按9度設計。
吉林台一級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灌溉和防洪效益。該電站在北疆電網中擔負系統調峰、調頻和部分事故備用,可改善電網的運行條件。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60MW,保證出力91.6MW,多年平均發電量9.38億kW·h。通過吉林台一級水電站水庫的調節,可使吉林台下游8個梯級電站的保證出力從單獨運行時的100.5MW提高到349.2MW,提高3.47倍,年發電量將增加10%;可使下游灌區的灌溉保證率提高到75%以上,使下游防洪標準由目前的5年~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水平。
電站樞紐建築物分別由攔河壩、泄洪隧洞、開敞式溢洪道、發電引水隧洞、壓力管道、地面式廠房及戶內開關站(GIS)等組成。水庫總庫容25.3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7億立方米,為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水庫設計洪水位為1420.00m,校核洪水位1422.98m,死水位1380.00m。水庫淹沒耕地2.63萬畝,草場3.3萬畝,遷移人口3362人。
吉林台混凝土面板砂礫堆石壩,最大壩高157m,壩頂長44.5m,壩頂高程1427m(防浪牆頂),上游壩坡1∶1.7,下游馬道之間壩坡1∶1.5,平均壩坡1∶1.96。面板面積75250㎡,最大斜長256.7m。壩體材料為:壩軸線上游部分為河床砂礫石,下游部分為爆破開挖料。大壩土石方開挖總量為196.8萬立方米,總填築方量為944.5萬立方米,混凝土7.14萬立方米。
吉林台泄洪建築物包括開敞式溢洪道和中孔泄洪洞。開敞式溢洪道利用左岸天然埡口及天然沖溝布置,設計泄量451.4立方米/秒,校核泄量為710.8立方米/秒,最大泄量為876.7立方米/秒。採用明渠開敞式進口,WES剖面堰,堰頂高程1411.00m,堰寬8m,設弧形工作閘門和平板檢修閘門各1道,堰後設消力池,底流消能。中孔泄洪洞系由導流洞改建而成,設計泄量516.5立方米/秒,校核泄量532.9立方米/秒。採用岸塔式進水口,孔口尺寸5m×4m,進口底板高程為1370.00m,洞身為圓拱直牆式斷面,龍抬頭段斷面尺寸為5m×6.5m,反弧段末端為8m×10.4m,洞長807.06m。進口設攔污柵、弧形工作閘門和平板檢修門各1道,出口採用挑流消能。
發電引水洞採用兩機一洞,共2條,單洞過水能力為250立方米/秒,單機引用流量124.83立方米/秒。進口採用岸塔式進水口,分設攔污柵、平板檢修閘門和事故閘門各1道。孔口尺寸8m×9m,進口底板高程為1350m,閘頂平台高程1427m;洞徑9m,洞長分別為670.485m和660.995m,兩洞中心線間距32m,洞挖方量為11.38萬立方米。
廠房
布置在大壩下游左岸,為地麵廠房,內裝4台115MW的水輪發電機組。機組間距19.05m,主廠房長112.2m,寬25.5m,高52.855m。一、二次副廠房均布置在主廠房上游側。機組安裝高程1276.7m,發電機層高程1289.02m。4台主變壓器布置在廠房上游側主變壓器平台上。開關站採用GIS戶內布置,共四回220kV出線,其中兩回經精河變電所連入烏魯木齊電網,一回到伊犁中心變電所,一回預留。廠房土石方總開挖量93.66萬立方米,混凝土9.78萬立方米。
施工導流採用河床一次斷流、導流洞導流、基坑全年施工的方式。臨時建築物擋水設計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相應流量924立方米/秒。導流洞布置在左岸,全長1157.7m,斷面尺寸8m×10.4m,為明流隧洞,進口底板高程為1285.0m,縱坡0.6%;上下游圍堰均採用土石圍堰,上游圍堰高38.5m,下游圍堰最大堰高7.5m。
工程總工期為4、5年,其中工程準備期9個月,主體工程施工期2年8個月,工程完建期為1年零1個月,第四年五月第一台機組具備發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