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地區財政志》是吉安地區財政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吉安地區財政志
- 作者:吉安地區財政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2005年05月
- 編纂人員:胡鳳呈、敖仁輝、肖榮先、吳作雲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中國共產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準繩,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記述吉安財政的歷史和現狀,力求達到思想性、科學生、資料性的績一。 二、本志所記史實,上限時間為東漢興平元年(194),下限為2000年8月18日,統計數據截至2000年12月31日止。
作品目錄
封面
吉安地區財政志
《吉安地區財政志》編纂委員會
《吉安地區財政志》編纂小組
圖片
吉安地區財政局辦公大樓。(宋足恩提供)
吉安專署財政科第一任科長王茹生(左)和第二任科長孫光明(右)。(趙淑嫻提供)
牛正陽,1960年8月至1961年7月任專署財政處長。1961年1 1月至1968年2月任專署財政處長。
揚聚,1956年12月至1959年6月,任專署財糧貿辦公室主任。1961年7月至1961年11月任專署財貿辦公室主任。
肖德浪,1969年3月至1969年11月,任地區財政局主任。1969年1 1月至1970年6月,任地區財政金融局主任。(肖江提供)
1980年4月、省財政廳副廳長劉宗義、地區財政局主任趙淑嫻陪同財政部副部長江東平在井岡山黃洋界。左起:地區財政局主任趙淑嫻。井岡山管理局革委會副主任吳沛然,財政部副部長江東平,省財政廳副廳長劉宗義。(匡華光提供)
1981年12月。行署副專員韓步天,地區財政處長趙淑嫻陪同財政部副部長田一農在井岡山大井。前排左起:省財政廳企業處長馬敬之,行署副專員韓步天,財政部副部長田一農。井岡山縣副縣長寧長發,地區財政處長趙淑嫻。(趙淑嫻提供)
1984年5月,省財政廳副廳長滕國榮。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王成璜陪同財政部副部長謝明在井岡山龍潭。左第二位起:井岡山市財政局副局長李龍智,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王成璜,財政部副部長謝明,省財政廳副廳長滕國榮,井岡山市財政局長匡華光。(王成璜提供)
1988年4月,省財政廳副廳長滕國榮,地區財政局副局長陳修信陪同財政部商貿司長姜洪南一行在井岡山。前排左起:省財政廳副廳長滕國榮,財政部商貿司長姜洪南,井岡山市副市長羅錦清,地區財政局副局長陳修信。後排中間省財政廳商貿處長儲慧冰。(陳修信提供)
1988年8月,行署副專員韓步天,地區財政局長肖家龍陪同財政部副部長田一農在井岡山。左起:地區財政局長肖家龍,井岡山市委書記劉積福,財政部副部長田一農,行署副專員韓步天。(肖家龍提供)
1991年11月,在全省財政系統首屆男子籃球賽閉幕式上,省財政廳副廳長杜興邦與吉安地區代表隊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位地區財政局副局長李祖江、第三位省財政廳人事處長萬家福、第四位省財政廳副廳長杜興邦、第六位省財政廳人事處副處長方明。(胡鳳呈提供)
1992年6月,地區財政局長吳明星陪同省財政廳長華桐在吉安縣視察財政工作。前排左起:吉安縣財政局長廖淦昌,省財政廳長華桐,地區財政局長吳明星。後排左第二位起:地區財政局工交科長潘億銘,省財政廳辦公室副主任毛祖遜。(吳明星提供)
1993年11月。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羅書堯陪同國務院三大檢查赴江西工作組組長盛煥德一行在吉安檢查工作。左起:第二位羅書堯,第三位盛煥德。(羅書堯提供)
1993年6月,省財政廳廳長雍忠誠陪同財政部副部長李彥齡在井岡山市視察財政工作。左起:井岡山市財政局長匡華光、財政部副部長李彥齡,省財政廳長雍忠誠。(匡華光提供)
1994年9月,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杜錦福與參加全區國有資產管理及清產核資工作會議的代表合影。前排左起第六位萬安縣常務副縣長曾傳美,第七位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杜錦福,第八位地區財政局副局長、國資局長顏招英。(顏招英提供)
1995年4月,吉安地區財政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合影.(趙淑嫻提供)
1995年6月,吉安地區會計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合影。(胡鳳呈提供)
1995年12月,地區財政局副局長李祖江陪同省三大檢查工作組組長朱小梅一行在永新縣。前排左起第三位朱小梅,第四位李祖江。(李祖江提供)
1996年8月,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孫世群在全區財政工作會議上講話。左起:地區財政局副局長周潤生,地區財政局長沈錦榮,地委委員,行署常務副專員孫世群,行署決咨委副主任吳明星,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羅水根,地區財政局副局長顏招英,地區財政局副局長陳東陽。(沈錦榮提供)
1996年1 1月,地區財政局長沈錦榮(右)陪同省人大副主任華桐(左)在峽江視察縣財政局建設工地。(沈錦榮提供)
1996年11月,全區財政系統離退休幹部第一屆棋牌類比賽代表合影。前排左起:地區財政局副局長周潤生,地區財政局原調研員徐寶山,地區財政局原局長趙淑嫻,行署原副專員徐成江,行署原秘書長李世元(1956年7月至1957年8月曾任專署財糧貿辦公室主任),地區財政局原局長吳明星,地區財政局原副局長王成璜,地區財政局紀檢組長肖承漢。(肖承漢提供)
1997年11月,省財政廳長雍忠誠(右),地區財政局長沈錦榮(左)陪同財政部常務副部長劉積斌(中)在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沈錦榮提供)
1997年12月,吉安地區珠算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合影。(胡鳳呈提供)
1999年10月,地區財政局領導與參加全區財政系統迎國慶第二屆籃球賽的地區財政代表隊隊員合影。前排左起:地局財政局紀檢組長肖承漢,地區財政局副局長羅水根,地區財政局長沈錦榮,地區財政局代表隊隊長夏侯斌,地區財政局副局長陳東陽,地區財政局副局長周潤生,地區資金管理處長陳嘉積。(肖承漢提供)
2000年5月,省委書記舒惠國一行到吉安視察財源建設工作。前排:省委書記舒惠國(左六)、省財政廳長雍忠誠(左四)、地委書記王林森(右一),地區行署專員呂濱(左一)。後排:地區財政局長沈錦榮(左一)。(沈錦榮提供)
吉安地區財政財會人員的培訓基地--吉安地區財政幹校。(吳荻提供)
1994年5月,吉安地區財政幹部學校鄉財政二級證書培訓班第二班結業師生合影。(吳荻提供)
新中國建立初期吉安縣使用的農業稅減免證。(黃啟元提供)
1950年12月9日、江西省省長邵式平簽發《江西省契稅暫行條約實施細則》。(遂川縣國稅局提供)
新中國建立初期吉安使用的農業稅(公糧)通知和票據。(黃啟元提供)
新中國建立初期吉安使用的農業稅(公糧)入庫收據.(黃啟元提供)
1989年4月吉安發行的向(塘)吉(安)鐵路建設債券。(沈錦榮提供)
吉州區城區面貌日新月異。(吉安市城建局提供)
吉安地區人民醫院是學科門類齊全,設備先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三級(乙)等醫院。(吉安中心醫院提供)
井岡山師範學院桃李遍天下。(井岡山學院提供)
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衛生事業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井岡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提供)
“京九”線建成通車為吉安經濟發展提供了交通便利。圖為吉安火車站廣場。(青原區財政局提供)
位於吉安市青原區的現代化大型火力電廠——華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岡山電廠。(青原區財政局提供)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奮進的井岡山煙廠。(吉安縣財政局提供)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井岡山帶動了全區旅遊業的發展。(井岡山市財政局提供)
國家重點建設工程萬安水電站、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防洪、航運、灌溉和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水電樞紐。(萬安縣財政局提供)
白雲山水庫位於青原區富田鎮境內,是全省大型水庫之一,最大庫容1.14億m3.擁有三座梯級水力發電站,共裝機2066千瓦,設計年均發電6730萬千瓦時,設計灌溉農田面積18萬畝。(白雲山水利水電管理局提供)
南車水庫坐落於泰和縣橋頭鎮南車村大壟坑段六八河峽谷處。是江西省“八五”重點建設工程,系大(Ⅱ)型水利建設項目。水庫總庫容1.52億m3可灌溉吉安,泰和兩縣農田16.3萬畝。發電裝機容量為4×3200千瓦,年發電量3894萬千瓦時。(泰和縣財政局提供)
江西省一品郎實業有限公司落戶吉水縣成為該縣的骨幹企業。(吉水縣財政局提供)
享有貢品美譽的新乾三湖紅桔,是產區農民的致富產品。(新幹縣財政局提供)
峽江縣烤菸長勢喜人。(峽江縣財政局提供)
永豐縣無公害蔬菜批發市場是農業部定點市場。(永豐縣財政局提供)
用泰和烏雞做原料的中藥產品被定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泰和縣財政局提供)
安福火腿產品品種多,受消費者的喜愛。(安福縣財政局提供)
遂川金橘又獲豐收。(遂川縣財政局提供)
永新縣蠶桑生產是國家農業綜合開放項目。(永新縣財政局提供)
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在井岡山茨坪的舊址。(井岡山市財政局提供)
毛澤東主持制定的蘇區第一部《土地法》。(井岡山市財政局提供)
紅軍在井岡山上井村創辦的紅軍第一個造幣廠。(井岡山市財政局提供)
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發行的“工”字銀元。(井岡山市財政局提供)
蘇區《徵收土地稅務收據》,詳細記錄了納稅人地址:公略縣陂頭區陳田鄉,納稅人,廖沛相,納稅人家庭人口數:9人。全年收稻穀數:36石,徵收稅率:6%。應納稅款:1石2斗,即可以實物徵收又可以貨幣折算。徵收機關:江西省公略縣農業稅徵收委員會,徵收時間:1933年1月12日。(劉正遜提供)
蘇區《土地稅免稅證收據》,詳細記錄了土地稅納稅人地址:江西省公略縣陂頭區陳田鄉新東村,納稅人:曾維福,階級成份:貧農,全家得田人口數:3人。全家收稻穀:捌擔,人平收入多少,免稅原因:因捐運輸6個月,免交土地稅4.5斤。免稅機關負責人,免稅時間:1933年12月26日。(劉正遜提供)
在萬安縣發現的紅軍借谷證。(萬安縣財政局提供)
在萬安縣發現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經濟建設公債券。(萬安縣財政局提供)
在萬安縣發現的紅軍借谷證。(萬安縣財政局提供)
在萬安縣發現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經濟建設公債券。(萬安縣財政局提供)
永豐縣發現的紅軍借谷證。(永豐縣財政局)
壹元券
伍角券
貳元券
附印在債券背面的本公債條例
壹元券
壹元券
伍角券(銀元,下同)
附在本公債背面的革命公債條例
伍角券(藍版)(銀元,下同)
伍角券(紅版)
壹元券(黑版)
壹元券(藍版)
伍元券(藍版)
伍元券(紅版)
附在本公債背面的革命公債條例
《吉安地區財政志》經吉安市地方志辦公室領導和專家學者評審通過。左起:吳作雲、敖仁輝、胡鳳呈、羅水根、歐陽軒、陳阜東、鄒節成、肖榮先。
序言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編 財政收入
第一章 工商稅收入
第一節 中央稅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第二節 地方稅
第二章 農業稅收入
第一節 農業稅(田賦)
第二節 農業特產稅(農林特產稅)
第三節 耕地占用稅
第四節 契稅
第三章 企業收入
第一節 企業上交利潤
第二節 企業上交基本折舊基金
第三節 企業上交其他收入
第四章 專項收入
第一節 排污費收入
第二節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第三節 國家預算調節基金
第四節 教育費附加收入(城市)
第五節 農村教育事業附加費收入
第六節 城市水資源建設費收入
第五章 其他收入
第一節 行政事業性收費(規費)收入
第二節 罰沒和追回贓款贓物收入
第三節 雜項收入
第六章 債務收入
第一節 國家公債
第二節 地方公債
第三節 借款
第七章 預算外資金收入
第一節 財政部門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收入
第二節 事業、行政單位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收入
第三節 國有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收入
第二編 財政支出
第一章 經濟建設支出
第一節 基本建設支出
第二節 支援農業支出
第三節 支援工交商貿企業支出
第四節 其它經濟建設支出
第二章 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
第一節 撫恤事業費支出
第二節 社會福利救濟事業費支出
第三節 自然災害救濟費支出
第四節 離休、退休和退職費支出
第五節 其他民政事業費支出
第三章 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
第一節 教育事業費支出
第二節 科學事業費支出
第三節 文化事業費支出
第四節 衛生事業費支出
第五節 體育事業費支出
第六節 廣播電視事業費支出
第七節 計畫生育事業費支出
第八節 其他文教事業費支出
第四章 行政管理支出
第一節 行政支出
第二節 公安安全支出
第三節 司法檢察支出
第五章 其他支出
第一節 民兵事業費支出
第二節 人民防空經費支出
第三節 價格補貼支出
第四節 專項支出
第五節 其他部門事業費支出
第六節 雜項支出
第六章 預算外資金支出
第一節 財政部門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支出
第二節 事業、行政單位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支出
第三節 國有企業及其主管部門管理的預算外資金支出
第三編 財政管理
第一章 財政管理體制
第—節 地、縣(市)財政體制
第二節 鄉(鎮)財政體制
第二章 預算管理
第一節 預算編制
第二節 預算執行
第三節 決算編報
第三章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第一節 行政單位財務管理
第二節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第四章 企業財務管理
第一節 國有工業企業財務管理
第二節 國有商業企業、供銷社財務管理
第三節 國有糧食企業財務管理
第四節 國有文化企業和其他企業財務管理
第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一節 清產核資
第二節 產權登記管理
第三節 資產評估與產權交易管理
第六章 農業稅收管理
第一節 農業稅(田賦)徵收管理
第二節 農業特產稅徵收管理
第七章 工商稅收管理
第一節 稅制概況
第二節 管理體制
第八章 會計事務管理
第一節 會計規章制度的實施
第二節 會計人員業務管理
第三節 註冊會計師管理
第九章 社會保障資金(基金)管理
第一節 企業養老保險資金(基金)的管理
第二節 醫療保障資金管理
第三節 失業保險基金管理
第四節 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管理
第五節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管理
第十章 專用資金(基金)管理
第一節 工業生產發展基金管理
第二節 農業綜合發展資金管理
第三節 國債專項資金管理
第四節 涉外資金管理
第十一章 綜合財政管理
第一節 預算外資金管理
第二節 綜合財政預算制度
第四編 財政監督
第一章 財政監察
第一節 利潤監交
第二節 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
第三節 政府採購制度
第二章 財政檢查
第一節 財政內審
第二節 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
第三節 社會中介機構監督檢查
第三節 財經監督檢查
第五編 教育與科研
第一章 財政教育
第一節 在職教育
第二節 吉安地區財政幹部學校
第二章 財政科研
第一節 科研活動與成果
第二節 科研刊物
第三節 財政學術團體
第六編 財政機構、人物
第一章 財政機構與領導人員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領導人員
第三節 黨群組織及領導人員
第二章 人物
第一節 人物傳略
第二節 人物簡介
第三節 人物表
第七編 蘇區財政
第一章 蘇區財政收入
第一節 籌款
第二節 稅收
第三節 發行公債
第四節 公營事業收入
第五節 民眾捐贈
第二章 蘇區財政支出
第一節 軍事經費支出
第二節 行政管理費支出
第三節 經濟建設支出
第四節 文教衛生事業費支出
第五節 撫恤和社會福利事業費支出
第六節 開展節省運動
第三章 蘇區財政管理
第一節 財政體制
第二節 財政制度
第三節 財政監督
第四節 財政機構
大事記
附錄
統計資料
編後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