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和街南起新蕪路,北至新市口,1919年建路,1981年恢復現名,全長873米,寬14米,現為瀝青路面。
現為歷史路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和街
- 寬:14米
- 路面:瀝青路面
- 全長:873米
簡介,歷史背景,
簡介
吉和街南起新蕪路,北至新市口,1919年建路,1981年恢復現名,全長873米,寬14米,現為瀝青路面。
吉和街是蕪湖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資格街道之一,從南到北穿過鶴兒山西麓,抵達新市口,東隔范羅山,與中山路步行街大致呈平行狀態。
現為歷史路名。
歷史背景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長江流域洪水泛濫,離蕪若干里圩田受淹,數千難民無家可歸,流落野外,借山麓為掩蔽之所。有時狂風巨浪,既將難民攝卷而去,復將茅蓬、衣物挾入深淵。其棲于山麓者,支竹竿、蓋亂草為蓬藉以安身,暴風雨間以烈日,難民日夜蜷伏於草蓬,身受非人之苦。
這些蓬戶與雞窩無異,竟然相聯結形成一條街,俗稱“雞窩街”。它的名字竟見諸報端,如光緒三十三年(1904年)八月二十八日《大公報》報導:“蕪湖瘟疫盛行,殆於東門外暨河南、雞窩等處,近日蔓延馬路一帶,朝病午死,路斃者尤多。” 蓋由衛生條件極差所致。1919年編修《蕪湖縣誌》時,繪製《城廂圖》,編纂者嫌名稱實在不雅,傷害蕪湖人自尊心,改名為“磯窠街”。然而,“磯窠街”也畢竟礙眼,約在1927年,北伐軍進抵蕪湖,推翻了皖系軍閥在蕪湖的統治之後,以諧音的構詞手法,將“磯窠街”改名“吉和街”。“文革”(1966年-1976年)期間,改名為“反帝路”,1981年恢復今名。
2001年1月1日起,原吉和街、華盛街更名“吉和南路”,原獅子山馬路、新市口路更名“吉和北路”,南、北路的結合點是新市口。
2010年2月1日起,將長江南路(天門山西路-銀湖南路原蕪紡廠)、銀湖南路南段(原蕪紡廠-新市口轉盤)、吉和南路(新市口轉盤-臨江橋)合併更名為“長江中路”。吉和北路(原獅子山馬路、新市口路)更名為吉和路。
由此可知,吉和路傳承了吉和街的名字,但實際並不是同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