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民

吉利民

現為天然氣地球化學研究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2年2月,聘為蘭州油氣中心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利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稱:研究員
吉利民研究員簡歷,獲獎記錄,研究方向,承擔科研項目情況,代表論著,

吉利民研究員簡歷

1979年9月—1984年7月,武漢地質學院地質系地層與古生物學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攻讀地頌棵層古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灶頸肯,獲碩士學位。
2002年9月—2005年12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研究生院攻讀地球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獲博士學位。
2010年1月—2011年1月,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局訪問學習頁岩氣成藏機理與開發地質學。
1984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工作)工作。
1990年4月—1996年11月,任古生物學研究室和沉積學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1996年12月,先後在沉積學研究室、天然氣地質研究室任副研究員。現為天然氣地球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2012年2月,聘為蘭州油氣中心研究員。

獲獎記錄

國際地球化學學會論文獎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2017國際地球化學學會(IAGC)Hitchon 獎獲獎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層孢粉學采協拘、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和油氣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地層芝射獄阿孢粉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和油氣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為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學術委員,甘肅省地質學會地層與古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多年來負責完成科研課題10餘項,參與完成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包括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六·五”至“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及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等項目。歷年來完成科研報告30餘份,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期刊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10篇論文被國際學術論文檢索系統SCI和EI收錄。主要承擔國家科技地企迎重大專項課題“深層烴源岩孔隙結構體系烴類氣體吸附性能與容排烴量研究”的研究任務。

代表論著

1. Liming Ji, Kui Yan, Fanwei Meng, Min Zhao. The oleaginous Botryococcus from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Morphology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0, 38(1):175-185.
2. 吉利明, 李劍峰, 宋之光.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葡萄藻的發現及其石油地質意義. 石油勘探與開發,2009,第36卷,第2期, 第156-165頁.
3. 吉利明, 祝幼華棕厚乎重, 王少飛.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葡萄藻形態組合特徵. 古生物學報,2008,第47卷,第2期, 第185-194頁.
4. Liming Ji, Fanwei Meng, James D. Schiffbauer, Jinli Xu, Kui Yan, Junwu Shu.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ly abundant oil-prone Leiosphaerid acritarchs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from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008, Vol.14, No. pp.554-560.
5. Ji Liming, Meng Fanwei, Xu Jinli.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tudies of Triassic acritarchs from 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 2007, Vol.2, No.4, pp. 479-283.
6. 吉利明、李林濤, 吳濤, 張曉寶, 周世新. 柴達木盆地始新統溝鞭藻及其油源意義. 地球科學進展,2007年,第22卷,第3期, 第221-226頁.
7. 吉利明, 吳濤, 李林濤. 隴東西峰地區延長組烴源岩乾酪根地球化學特徵.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7年,第34卷,第3期, 第424- 428頁.
8. 吉利明, 徐金鯉.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疑源犁辨埋類及其與油源岩發育的關係. 石油學報, 2007年,第28卷,第2期, 第40-43,48頁.
9. 吉利明, 王少飛, 徐金鯉. 隴東地區延長組疑源類組合特徵及其古環境意義. 地球科學,2006年,第31卷,第6期, 第798-806頁.
10. Ji Liming, Meng Fanwei. Palynology of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and Late Triassic i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and its Paleoclimate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 Vol.17, No.3, pp209-220.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地層孢粉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和油氣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主要從事地層孢粉學、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和油氣地球化學等研究工作。為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學術委員,甘肅省地質學會地層與古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多年來負責完成科研課題10餘項,參與完成科研課題20餘項,其中包括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六·五”至“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及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等項目。歷年來完成科研報告30餘份,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期刊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10篇論文被國際學術論文檢索系統SCI和EI收錄。主要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深層烴源岩孔隙結構體系烴類氣體吸附性能與容排烴量研究”的研究任務。

代表論著

1. Liming Ji, Kui Yan, Fanwei Meng, Min Zhao. The oleaginous Botryococcus from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Morphology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0, 38(1):175-185.
2. 吉利明, 李劍峰, 宋之光.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葡萄藻的發現及其石油地質意義. 石油勘探與開發,2009,第36卷,第2期, 第156-165頁.
3. 吉利明, 祝幼華, 王少飛.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葡萄藻形態組合特徵. 古生物學報,2008,第47卷,第2期, 第185-194頁.
4. Liming Ji, Fanwei Meng, James D. Schiffbauer, Jinli Xu, Kui Yan, Junwu Shu.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ly abundant oil-prone Leiosphaerid acritarchs and hydrocarbon source rocks from th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ern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2008, Vol.14, No. pp.554-560.
5. Ji Liming, Meng Fanwei, Xu Jinli.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tudies of Triassic acritarchs from he Yanchang Formation in Ordos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Frontiers of Biology in China, 2007, Vol.2, No.4, pp. 479-283.
6. 吉利明、李林濤, 吳濤, 張曉寶, 周世新. 柴達木盆地始新統溝鞭藻及其油源意義. 地球科學進展,2007年,第22卷,第3期, 第221-226頁.
7. 吉利明, 吳濤, 李林濤. 隴東西峰地區延長組烴源岩乾酪根地球化學特徵. 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7年,第34卷,第3期, 第424- 428頁.
8. 吉利明, 徐金鯉. 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疑源類及其與油源岩發育的關係. 石油學報, 2007年,第28卷,第2期, 第40-43,48頁.
9. 吉利明, 王少飛, 徐金鯉. 隴東地區延長組疑源類組合特徵及其古環境意義. 地球科學,2006年,第31卷,第6期, 第798-806頁.
10. Ji Liming, Meng Fanwei. Palynology of Yanchang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and Late Triassic in Eastern Gansu Province and its Paleoclimate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6, Vol.17, No.3, pp209-2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