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地區早古生代岩漿作用及其構造意義

吉中地區早古生代岩漿作用及其構造意義

《吉中地區早古生代岩漿作用及其構造意義》是依託吉林大學,由裴福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中地區早古生代岩漿作用及其構造意義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裴福萍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華北板塊北緣東段早古生代的構造演化歷史一直是國內外地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華北板塊北緣東段是否存在早古生代陸緣增生帶及其構造演化歷史如何?這些問題至今仍存在爭議。然而,吉中地區早古生代火成岩的發現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可能。因此,本項目通過對吉中地區早古生代火成岩的年代學、岩石組合和岩石地球化學的系統研究,結合早古生代沉積岩中碎屑鋯石U-Pb年代學與物源性質的研究,查明吉中地區早古生代岩漿作用的期次、岩石組合及其空間展布;確定早古生代火成岩形成的構造背景;最終揭示華北板塊北緣東段早古生代的構造演化歷史。本項研究對於探討中亞造山帶東段早期演化歷史以及顯生宙大陸地殼生長機制均具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本項目對吉中–延邊地區古生代–早中生代火成岩進行了詳細的鋯石U–Pb定年、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學的研究,同時對研究區古生代碎屑岩進行了鋯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的研究,探討了中亞造山帶東段古生代的演化歷史。基於上述研究,我們在吉中–延邊地區識別出一個晚寒武世–早志留世的島弧帶,並確定該島弧與華北板塊於晚志留世–中泥盆世碰撞拼貼,這與區域上早泥盆世西別河組底部磨拉石建造的產出相吻合;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研究區則處於造山後的伸展環境;而早二疊世華北板塊北緣東段處於古亞洲洋俯衝背景之下的活動大陸邊緣環境。對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成岩的研究顯示,古亞洲洋的最終閉合方式為剪刀式閉合,閉合時間在研究區西部為中二疊世,中東部大洋的閉合時間為晚二疊世–早三疊世,而晚二疊世延邊地區仍存在大洋板塊的俯衝作用,大洋閉合時間可能為中三疊世。晚三疊世研究區處於古亞洲洋最終閉合後的伸展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