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陳

合陳是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合陳鎮,合陳鎮地處江蘇省興化市東部,與大豐市毗鄰,新長鐵路、204國道、串場河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陳
  • 位置:江蘇省興化市東部
  • 榮譽:財政收入上台階鄉鎮
  • 特點:土壤肥沃,水網密布
行政區劃,區域優勢,農業發展,工業經濟,社會事業,城鎮建設,農林水牧,衛生事業,文教體育,

行政區劃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合陳鎮 合陳鎮地處江蘇省興化市東部,與大豐市毗鄰,新長鐵路、204國道、串場河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鎮域面積99.7平方公里,鎮內設有國家億斤糧庫、新長鐵路興化火車站,是江蘇省文明鎮和省級新型示範小城鎮,泰州市環境優美鄉鎮,泰州市中心鎮。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1313萬元,被泰州市政府表彰為“財政收入上台階鄉鎮”。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合陳鎮地處江淮之間、蘇北里下河腹部、泰州市東北部、興化市的最東部地區。東以串場河和204國道為界,與鹽城市的大豐市相連。合陳鎮是由原合塔鄉和舍陳鎮合併而成。全鎮現有勝利、東聯合、東向陽、婁子、錦賢、鳳存、界牌、卜寨、陸謙、朱陳、朱甜、李秀、紅旗、九里港、許港、高桂、成章、舍陳、萬沈、桂山、樊奚、張居、甘楊、鄧橋、征孫、塔港、幸福總計27個行政村。 1個居委會,388個村民小組,16200多戶,近6萬人,2.7萬勞動力。該鎮是革命老區,境內地勢平坦,封土壤肥沃,水網密布,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美稱。

區域優勢

1、獨特的交通優勢。鎮東有南北縱向的省級通榆運河、古老的串場河、204國道,境內有新長鐵路,並設有興化火車站(客貨兩站);鎮西有鹽靖寧高速公路、寧鹽一級公路;昌合公路橫穿全鎮,將204國道和寧鹽一級公路相連線。四通八達的交通條件,縮短了與外界的時空距離,從鎮裡到上海僅需3小時,到鹽城飛機場和大豐港僅需3 0分鐘。
2、傳統的高產農業。聚平川之秀色,匯江河之便利。興化是全國的產糧大縣,而合陳鎮又是興化的產糧大鎮,主產水稻、小麥、油料、棉花。在副業方面,盛產魚蝦蟹、雞鴨鵝、豬羊兔等。全年自產生豬15萬頭,家禽40萬隻,水產品若干。
3、和諧的社會環境。法制環境好,社會安定,多年 無重大刑事案件,人民民眾學法、知法、守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積極進取、追究發展。親商、愛商、扶商、富商已在全鎮形成廣泛共識,全民創業、發展非農產業已成為全鎮人的自覺行動,建設小康、和諧的社會已成為全鎮人民的共同目標。
4、興起的工業經濟。近年來,在注重農業生產的同時,強化招商引資,突出發展工業經濟。鎮內新規劃了2000畝工業園區,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營造了良好的招商環境,吸引了一批上海、浙江、鹽城等地的投資商,全鎮的工業經濟以40%的速度提升。
5、強烈的進取精神。合陳多次獲得“江蘇省文明鄉鎮 ”“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 鄉鎮”“江蘇省教育先進鄉鎮”“江蘇省體育先進鄉鎮”“興化市招商引資先進鄉鎮” 等榮譽稱號。

農業發展

合陳鎮是傳統的“魚米之鄉”,盛產水稻、小麥,被農業部表彰為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生豬、山羊、家禽出欄,水產品產量均名列興化市前茅。鎮域內地勢平坦,雨水充沛,日光充足。境內以小麥、水稻、棉花、油菜種植為主,十邊隙地種植豆類、山芋、蔬菜等。1993年以來,吉家村個別農戶摸索稻田養蟹,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全鎮提水養殖面積已達到7000多畝。
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糧、棉品種結構的不斷更新,糧、棉產量不斷提高,水稻產量由1991年的畝產395公斤增加到現在的537公斤,小麥產量由1991年的31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460公斤,棉花產量也由1991年的68公斤增加到100公斤以上。實現了農業生產機械化,農業機械總動力3.12萬千瓦。

工業經濟

合陳鎮工業經濟以機械、紡織、玩具、服裝、箱包、建材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體,30多個門類,40多家企業。其中銷售收入千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有金寶鑄件、明豐機械、鑫博化工、盛達工藝等。該鎮有出口產品6種。2007年完成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35%,工業稅收增長27.9%。2008年上半年,工業開票、工業入庫稅收增長分別名列全市第6位。合陳鎮是成長中的“工業重鎮”。鎮黨委、鎮政府緊緊圍繞“翻番小康”的目標,牢固樹立“東部爭先,窪地崛起”的理念。弘揚“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精神。突出招商引資第一要著。堅持走工業興鎮之路,不斷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金寶鑄件、鑫博化工、明豐機械、實勝船舶配件、科創紡織等一批規模較大項目相繼落戶合陳,形成了外貿加工、機械製造、冶金、化工、紡織等支柱產業。
合陳鎮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和開放型經濟。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全鎮的工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三年招商引資近2億元,獲得市政府的招商引資獎和吸引外資獎。通過招商,一批浙江、湖北、上海、揚州、無錫、鹽城等地開發商,為合陳經濟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合陳鎮是蘇中地區的“創業型城鎮”。由南京大學規劃的10平方公里新鎮區正拉開現代化建設序幕,“生態合陳、平安合陳、和諧合陳、實力合陳”已成為全鎮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合陳鎮的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一是公路建設步伐加快。境內主要公路幹線有昌合公路、合白公路、舍營公路、戴舍公路,合陳汽車站有直達泰州、揚州、南京、蘇州、上海的班車。2007年9月完成“村村通”公路工程,通村公路總里程達97公里。對外有到興化的班車,每20分鐘一趟;對內有公交,10輛公車遍布全鎮,極大方便了民眾出行。二是“飲水工程”得到重視。由於過去建設的小型水廠的水源和水質不能滿足民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座落於我鎮桂山村境內興東水廠已開工建設,該工程一期將覆蓋合陳、永豐、戴窯、昌榮四個鎮,日產2.5萬噸,興化東北部21萬人民將飲上通榆河內的長江水。三是醫療水平明顯提高。鎮衛生院整合了資源,添置了設備,引進了名醫,清理了農村非法行醫,配備了救護車,農民的就醫不再難。全鎮農民參加住院醫療保險率98%以上。四是集鎮服務功能齊全。文化、教育、體育、廣電、供電等事業,也在不斷發展。

城鎮建設

合陳鎮是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泰州市環境優美鄉鎮、泰州市重點中心鎮。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富民強鎮的目標,搶抓機遇,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積極打造具有水鄉特色的文化鎮、生態鎮、經濟鎮、文明鎮。一是編制集鎮總體規劃。為了統籌發展、科學發展,鎮裡聘請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的教授、專家和研究員10多人,花2個月時間,對全鎮交通優勢、經濟發展走向、城鎮現狀進行調研,規劃制定了10平方公里的“一軸三心”集鎮總體規劃。一軸即:以昌合公路為主軸線,三心即:集鎮、辦事處、興化火車站為三個發展重心。此規劃獲得省市有關部門評審通過,並付諸實施。二是加快城鎮開發步伐。鎮黨委堅持統籌發展,按照“經營城鎮”的理念,先後吸引浙江、湖北、無錫、鹽城、興化等地開發商及本地經濟能人參與小城鎮建設。2007年開工建設項目共19個,開發總面積達10.6萬㎡。三是完善集鎮服務功能。學校、衛生院資源整合,有線電視覆蓋各村,供電、電信、郵政快速發展,農貿市場、超市、高檔酒店、文化服務中心相繼建成。鎮區的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全面推進。結合新農村建設,環境衛生得到整治。四是提升鎮區道路等級。本著“新區拉框架、老區抓改造”,新區的文昌路、新城北路、城東北路、城東中路、民主東路,老區的建設路、人民北路、東區國小路、府前路等工程均在新建和改造之中,全年鎮區硬質化路面新建達30000㎡。

農林水牧

合陳鎮全鎮耕地面積91377畝,水面17000畝,林地7400畝,種植業主產糧食、棉花、油料,2006年總產分別達到61800噸、360噸、1734噸,連續兩年獲得糧食生產先進鄉鎮稱號。養殖業主產豬、羊、雞、鴨、鵝,2006年生產生豬12萬頭、羊3.8萬頭、家禽24萬隻。生豬加工形成了產業優勢,生豬飼養量位居全市第一,年加工生豬12萬頭以上,深加工產值過億萬。水面養殖面積達8000畝生產魚、蝦、蟹等。鎮區綠化達20%以上,圩堤綠化達80%,農田林網10%。

衛生事業

合陳鎮有兩所衛生院,通過改制和整合資源,形成了以舍陳衛生院為中心,合塔衛生院為輔的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運行的衛生體制,醫療水平明顯提高,病人外流減少,醫院經營效益大增。衛生院現有職工55人,衛生技術人員46人,醫院占地6000㎡,醫療用房2500㎡,開放床位30張。醫療方面設有18個科室,擁有CT、500mAX光機組、彩色B超、電子胃鏡、血球計數儀等20多種醫療設備,其中有一批先進設備。衛生院通過引進人才,醫療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多種外科手術和婦科手術都能迅速、成功進行,一些腫瘤、婦科手術水平,已經超過同等級醫院,聲譽遠揚。醫院配備了救護車,能及時免費接進病危病人,為病人爭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減少了急病死亡人數。同時,合陳鎮還定期開展了單位人員、教師學生、育齡婦女的健康檢查,提早發現和醫治了一些病人,減少了不治之症。合陳鎮還重視規範村衛生室,取締非法行醫,嚴格檢查藥品安全,推行平價處方,減少看病難的現象。全鎮農民醫療住院保險率達95%以上。

文教體育

合陳鎮投入110萬元,新建了文化娛樂生活中心。新的鎮文化中心,占地5畝,建築面積750㎡,文化中心由揚州設計院設計,集圖書閱覽、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科學普及、老年活動室、會議培訓為一體。活動中心的建成,改變了鎮文化站多年無站房、無活動場所、無文化設施的狀況,成為泰州市示範文化活動中心。合陳鎮開展文化鎮創建活動,在集鎮街道,統一製作和安裝了積極向上、弘揚合陳精神的燈箱標語牌100多個,機關部門、企業、學校都定期出牆報專欄,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宣傳科學文化知識。合陳鎮實施了“萬村體育健身工程”,已有17個村澆築了籃球場,設定了桌球桌和部分健身器材。民眾的文化體育生活豐富多彩。
合陳鎮的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鎮裡設有兩所六年制完全國小,兩所初級中學,一所高級中學。鎮辦國小、國中學校占地達9萬多平米,校舍建築面積達2萬平米,基礎教育階段在校學生4000多人,教職員工230多人。自2000年鄉鎮合併以來,基礎教育以“整合教育資源、均衡教育發展、實施規模辦學、全面提高質量”的辦學理念,積極實施了江蘇省“普九”、“危改”、“三新一亮”、“六有”、“四配套”工程及中、國小事業布局調整規劃,實現了國中、國小各兩所的規模辦學目標,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校園環境不斷最佳化,師資素質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先後多次被省、市表彰為教育先進鄉鎮。由於教學水平的提高,2008年中考考入興化中學的有30名學生,升學率名列全市前茅。鎮黨委、政府十分注重解決貧困學生的上學難問題,採取幫扶、結對、財政照顧等辦法,確保全鎮沒有一個學子因貧困而上不了學。推進科教興鎮戰略,注重中學畢業生的就業技能培訓、農民的科學種田知識教育、勞務上崗培訓等,全方位、多領域提高鎮民的綜合素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