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2022年10月13日
訊息,蜀山區汪心塘(即心湖公園片區)周邊土地整理工程招標計畫出爐,這標誌著運河新城心湖片區建設即將正式啟動。
行政區劃
運河新城是合肥市當前重點發展的城市副中心片區之一,位於蜀山區小廟鎮區域內。蜀山區正按照“一河清泉水、一道風景線、一條經濟帶”的戰略定位對其進行打造。未來,運河新城將依託江淮運河,全面對接國際一流城市核心區和國內一線城市同類區域,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運河新城的發展目標是建設環境友好的示範之城、創新引領的智慧之城、健康宜居的時尚之城。”
從本次規劃公布的單元設施規劃控制一覽表可以看到,未來,運河新城核心區域地塊人口規模將達到6.5萬人,住宅用地面積上限126.95公頃,住宅建築面積上限253.9萬平方米。
“為保障本地民眾生活質量,我們按照高標準規劃設計建設民眾安置房,還超前謀劃了運河新城的教育、醫療、社區服務等各類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目前已建成9個班幼稚園5座,初級中學和國小各一座。引進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及附屬醫院,正式落地。”蜀山區運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瞄準打造國內一流的城市新區目標加速推進,運河新城下一步還將對標規劃,啟動產業導入,充分發揮江淮運河的獨特優勢,依託蜀山區在打造“中國環境谷”和“大數據小鎮”方面的產業基礎,突出生態環保、信息技術、文化體育、大健康、高端服務業等產業方向,加快建設工投慧谷產業園,啟動啟迪未來科技城和環境科技小鎮項目等。
社會事業
規劃了市區級公共服務設施、社區級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教育、交通設施、市政設施等。其中,基礎教育規劃了5所幼稚園、3所國小、1所國中和1所高中。
位於運河新城望江西路與天柱山路交口東北角,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一期已經建成投用,並於2021年9月正式招生運行,在校師生約4000人。遠遠望去,嶄新的校園乾淨整潔,設施完善的教學樓一應俱全。據了解,該校區項目由安徽新華集團出資,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負責建設和運營,總占地面積約515畝,總建築面積約65萬平方米。目前,二期一標段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包含學生公寓、生活服務中心、教學樓等,於今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7月底建成投用;三期項目計畫202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24年7月底建成並投入使用。
優質公共設施配套助力產城融合。2022年,運河新城陸續建設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新校區和蜀山工人文化宮等市級重點公共服務項目,總投資約31.7億元。
產業發展
2022年5月16日,記者在工投·蜀山慧谷環境產業園看到,合肥運河新城規劃館已建成並開放,成為全面展示運河新城,助力引資、引智、引才的新“名片”。
工投·蜀山慧谷環境產業園位於運河新城核心區,由合肥工投與蜀山高科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共29棟建築單體,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驗收。“項目以‘樣板先行者、標準示範園’的高標準園區全部交付,項目招商工作也在火熱進行中。”蜀山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工投·蜀山慧谷項目是蜀山區積極參與運河新城建設,助力蜀山經開區打造G60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中國環境谷”的重要舉措。正如安徽兆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王兆國簽約時所說的,“慧谷是國企金字招牌的疊加,是運河新城的核心區,這裡值得投資。”
工投·蜀山慧谷項目瞄準“水、氣、固、聲、儀”五大領域,重點圍繞環保科技、光電信息、高端裝備、新型材料四大類型產業進行招商,目前已成功招商安徽兆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入駐,預計投運後實現年產值8000萬元。工投·蜀山慧谷項目相關負責人說:“項目全部運營後可引進環境科技類企業50~100家,實現年產值10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
構建產業生態,形成集聚效應。運河新城正在加快建設打造符合“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三宜”(宜居宜業宜游)、“三創”(創新創業創造)規劃要求的城市建設升級版、產業發展的增長極。
記者從蜀山經開區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的安徽智慧型軟體產業園項目,位於運河新城科技創新中樞,規劃打造科創研發、高端商務、文化展示、商業休閒、主題地產、社區服務等功能。項目總投資額約8億元,施工周期預計29個月,包括廠房、研發中心、道路、景觀綠化等配套設施工程建設。
“依託蜀山經開區智慧型製造、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優勢,形成智慧型製造企業集聚的研發基地。”蜀山經開區蜀山高科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運河新城基礎設施,推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提質擴量增效,形成智慧型製造企業集聚效應,為全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軟體和信息技術創新基地貢獻力量。
圍繞主導產業,加強“雙招雙引”。2022年,運河新城加快推進陽光電源、中水三立、山東高森、環科企業港等10個產業類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約85億元,建成後年稅收約2.8億元。其中,上半年全力推進工投慧谷環境產業園項目進度,加快推動陽光電源零碳技術中心、卓海智慧型、中水三立、山東高森、環科企業港等5個產業類項目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