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首期開發面積6平方公里,包括2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和4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根據園區目前的發展情況和園區建設資金的籌措情況,為保證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的科技會含量,示範園“總體規劃、分期實施、小塊赴、滾動發展”的原則進行開發建設,先期啟動800畝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一期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 行政區類別:經濟開發區
- 所屬地區:合肥市
- 面積:6平方公里
產業栽培區,保護地栽培區,高科技栽培區,露地栽培區,水產珍禽養殖區,公共服務區,產業理念,產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產業栽培區
保護地栽培區
占地294畝,占全部用地的36.75%,主要是通過引進玻璃溫室、連棟大棚、單體鋼架大棚,進行保護地高產高效和低耗栽培技術示範。
高科技栽培區
露地栽培區
占有251畝,占全部用地31.38%,主要是種植露地糧食作物、露地經濟作物和經果林。
水產珍禽養殖區
占地175畝,主要是進行水產品高產、優質、高效養殖技術示範和進行特種珍禽養殖示範。
公共服務區
公共服務區在中心位置,面積為60畝,占總用地的7.5%,包括觀賞、餐飲、娛樂、培訓、科研等內容。
產業理念
開發區農業產業化開發總公司堅持“以土為本,以地生財”,利用招商引資、租賃土地、吸引外資進行基地建設等。
產業效益
經濟效益
示範園建成後,年總營業收入為878.4萬元,財務內部收益率為23.79%,財務淨現值(IC=12%)為544.4萬元,靜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5.6年,動態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7.3年,稅後投資利潤率為21.77%,投資利稅率為32.53%。
社會效益
可大大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農民對開發區信心,改善開發區建設的外部環境,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探索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的新模式,帶動、輻射全省尤其是江淮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樹立安徽現代農業大省的形象,為二十一世界農業的發展提供立體樣板。
生態效益
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能力,減少化肥、農藥對土壤的污染,調節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內的小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