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是常瑞紅、李曉梅創作的藝術設計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
  • 作者:常瑞紅、李曉梅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別:藝術設計
作品評價,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評價

 中國美協工藝美術藝委會秘書長孫磊:中華飲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是“禮”。滲透在中華飲食文化中的禮貌、儀節、倫常之禮,都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慾寓有超乎具體物質享受以外的精神內涵,影響和拓展了飲食活動的社會價值和功能。作品《合禮之器》站在對現代生活方式反思的角度,運用“藏禮於器”的傳統造物智慧,倡導食具設計體現中國式家庭分餐禮儀和倫理觀念。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
中國式家庭分餐制,能有效地規避現代合餐生活中“禮”的缺失、飲食的無度、食物資源的浪費、飲食衛生的隱患等弊端,傳達一種科學的用餐理念,提倡環保、節儉、衛生以及營養合理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該作品以中國現代家庭結構和飲食習慣為基礎,針對老人、成人與兒童需求開發功能各異的六個套系、總計106件器物,從漆器的實用性出發,使漆器重新服務於社會生活。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以木為胎,運用天然大漆材料,採用木胎裱布及暈染的傳統漆藝技法進行製作,造型、色彩簡潔明快。作品以中國傳統經典器型為基礎進行當代設計轉換,使其在形態與色彩等方面更加符合當代審美特徵。作品無論在器物形態設計上,還是在飲食文化的挖掘表現上,都體現出藏禮於器、道器並重等傳統造物觀回歸當代生活視野的獨特價值和藝術魅力。

創作背景

一、創作思路
飲食乃是禮之本源。《禮記·禮運篇》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杯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禮”有多重含義:禮貌之禮、儀節之禮、倫常之禮,無不是協調、溝通和規範人與人的倫理關係,這種觀念對飲食行為的滲透和主導,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慾寓有超乎具體物質享受的精神內涵,拓展了飲食活動的社會價值和功能,由此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內容是中華飲食文化與世界各國相區別的最重要特色。創作者對於現代生活方式進行反思,倡導中國傳統家庭用餐禮儀和倫理觀念。
中國傳統就餐方式有分餐制與合餐制。就餐方式的變化不僅是生活方式的簡單移易,而且與社會發展、生活習慣等有著密切關係。傳統合餐制在現代生活中的弊端已日益顯著,“禮”的缺失、飲食的無度、食物資源的浪費、飲食衛生的隱患等。通過“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設計提倡分餐制,這樣能夠相對有效的規避上述的弊端。通過作品傳達一種科學的用餐理念,提倡環保、節儉、衛生以及營養合理搭配的良好飲食習慣。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作品的創作秉承設計服務生活的創作理念,專門為中國家庭而設計。作品以現代家庭結構和飲食習慣為基礎,包括老人、成人與兒童等和而不同的6個套系,總計106件器物組成,每個器皿的造型依據其功能而設定。
二、作品創新點
漆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8000多年的悠久歷史。秦漢時期漆器曾一度取代了青銅器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廣泛套用於衣食住行等方面。時至今日,漆藝的發展呈現多元化,漆藝更傾向於藝術表現和裝飾趣味,但作者認為實用性仍然是漆器的本質屬性。“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作品的創作立足現代生活需求,從漆器的實用性出發,使漆器重新服務於社會生活。
飲食器具是審美需求和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大漆材料具有抗菌、防腐、耐熱、輕便、質地溫潤、工藝精緻等優良品質,是製作飲食器具的天然良材。“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以木為胎,運用傳統大漆工藝進行製作,造型與色彩簡潔明快。作品在器型的設計上以中國傳統的經典器型為基礎進行當代轉換,使其在形態與色彩等方面符合當代審美特徵。作品的設計與製作運用天然大漆材料,採用木胎裱布及暈染的傳統漆藝技法,引領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回歸。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屬於日用品設計,它更加適應於現代生活方式,貼近現實生活,並且在製作方式上可以進行小規模量化生產,具有普及的可能性。
“合禮之器”大漆飲食具作品的創作從構思、設計定位到製作完成歷時6個月,是師生共同努力及多方配合的結果。其具體過程包括器型的設計、繪圖、木胎訂製、木胎固封、補木地、裱布、修邊、木胎找平、灑粗灰、通刮細灰、下塗、中塗、上塗、髹飾(暈染)、打磨、拋光、揩清等工藝步驟。
大漆材料的品質至關重要,選取、調製品質好的漆材是作品成功的保障。此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所有的色漆都是經過我們親自研磨調製而成。制漆的過程需要不斷調試才能最終使色漆達到細膩溫潤的效果。此外,每個工藝環節需緊密銜接才能保證作品的順利完成。木胎的製作是本次創作中的難點之一,如果有好的木工師傅製作底胎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通過本作品的創作充分感受到工藝環境的重要性,做漆不僅僅是其工藝本身的問題,還包括大漆的生產與銷售、相關材料與工具的研發、木工藝的跟進等環節的配合,工藝鏈條上的各個相關環節協調發展才是一項工藝發展成熟的基礎。

作者簡介

常瑞紅,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200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漆藝專業,獲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材質語言研究,獲碩士學位。
李曉梅,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講師。2004年畢業於西安美院,獲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獲碩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