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合江亭記
- 作者:呂大防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成都文類》(四庫全書版)
- 文學體裁:散文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沱舊循南隍,與江併流以東。唐高駢斥其廣穢,遂塞縻棗故瀆,始鑿新渠,繚出府城之北,然猶合於舊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晏餞之地,名士題詩往往在焉。從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觀水,滄波修闊,渺然數里之遠,東山翠麓,與煙林篁竹列峙於其前。鳴瀨抑揚,鷗鳥上下。商舟漁艇,錯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觀也。
既而主吏請記其事:余以為蜀田仰成官瀆,不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潢漾之勝,比他方為少。倘能悉知瀦水之利,則蒲、魚、菱、芡之饒,固不減於蹲鴟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為飾。俾其得地之利,又從而有觀游之樂,豈不美哉?茲或可書以視後,蓋因合江而發之。
注釋
1、堋:土牆
2、揵:遏制、堵塞
3、釃:疏導(河渠)
4、循:沿著、順著
5、廣:多
6、縻棗:地名,指縻棗堤,是都江堰的組成部分
7、繚:纏繞、環繞
8、渚:水中的小塊陸地,這裡指河口
9、晏:同“宴”,飲宴
10、從茀:雜草叢生
11、始:才
12、葺:修理,修葺
13、治事:處理政事
14、修:長
15、渺然:水波縹緲的樣子
16、瀨:激水
17、主吏:地方官員的屬吏
18、官瀆:官渠。官方修建的水渠。
19、陂湖潢漾:泛指河川湖泊。陂,池塘;潢,積水池;漾,小的湖泊。
20、潢:積水池
21、漾:小的湖泊
22、因:憑藉
23、俾:使
24、從:依從,聽從
25、茲:這,此
譯文
長江、沱江由岷江處分開。張若、李冰做蜀郡太守的時候,開始築起土牆來遏制、堵塞江水,然後又拓寬溝渠引導水流,灌溉蜀郡、廣漢的田地,而蜀郡因此而富饒。現在成都的兩條河,都是長江和沱江的支流,它們來自西北而 匯交於成都府東南,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二江雙流”。
沱江過去沿南城流動,與長江合併後向東流去。唐朝高駢(做蜀郡太守)時指責沱江污染嚴重,於是將縻棗舊堤 堵住,開鑿新渠,(使江水)環繞成都府城牆而後向北流動,但是,仍然與長江在舊河口交匯。這河口,就是合江舊亭。這裡是唐代時人們舉行宴會或餞別的地方,當時名士的題詩在這裡隨處可見。然而現在這裡雜草叢生,無人治理,我才下令將這裡重新修葺,作為管理船隻官員的辦公之地。這裡可以俯瞰江水,青色的波浪向遠處盪去,越發寬廣,望去依稀有好幾里遠。東邊是滿是翠綠樹林的山麓,和水煙、樹林和竹林並立在江水前。湍急的江水發出抑揚頓挫的鳴聲,鷗鳥在江上飛上飛下,商船和漁船在江水錯落游弋。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擺下酒宴,也是成都府全城的美景啊。
不久,隨行的屬吏請求我記下這件事:我認為蜀郡的土地仰賴官渠,不修水塘和水壩來存蓄江水,所以河川湖泊之類的勝景比其他地方要少。假如這裡的人能全部知曉蓄積江水的好處,那么這裡蒲草、河魚、菱角和芡實之類的豐饒,一定不少於芋頭的收穫。古時候的人大多將因循舊俗作為自己(無所作為)的掩飾。使這裡的人既得土地之利,又能聽從(我的建議)而有了觀賞遊玩的樂趣,難道不是一件美事嗎?這或許可以書寫下來給後人觀看,大概因為是看到兩江匯合的景色而有所感慨吧。
作者簡介
呂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藍田(今陝西藍田)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書法家。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時,以元祐黨爭,知隨州,貶秘書監。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舒州團練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豐(今江西信豐縣)病卒,時年七十一歲,南宋初年追謚為正愍,追贈太師、宣國公。著有文錄二十卷,文錄掇遺一卷,《文獻通考》並傳於世。工書法,傳世墨跡有《示問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