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1月26日,按照包家寨會議的決定,合水縣游擊隊在南梁豹子川王街成立,隊長張振東,政委孫銘章。游擊隊組建之初主要在太白地區的煙景川、曹家寺、夏家溝一帶活動。
1933年臘月的一天,游擊隊隊長張振東利用他曾與東華池民團團總張懷治“換帖”關係,將游擊隊埋伏在堡子外,自己進入敵巢,與張懷治敘“兄弟情誼”,乘張懷治不備,下了他的槍,並迫使他下令全團繳槍,共繳獲步槍25支,摧毀了這個反動據點。接著,游擊隊吸收了30多名貧苦農民參加,然後在蒿咀鋪、固城、拓兒原方向開展游擊活動,同年12月下旬,打開了固城堡自,收繳了文富壁民團的槍,處決了肖咀民團反動師爺李鳳岳,相繼收繳了閻家坪楊鶴林民團和何家崖的自衛武裝,部隊擴大到180多人,下轄3箇中隊和一個少先隊,1中隊隊長朱虎虎(後為朱炳財)①、2中隊隊長趙生②、指導員曹廟、3中隊隊長夏松柏,指導員白天章(後為武海潮)。
1934年2月,張振東在拓兒原太陽寺附近被捕,不久被國民黨合水縣偽保全大隊隊長在城關(今老城鎮)殺害,由王志林接任隊長。時值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對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圍剿”。合水、慶陽兩個游擊支隊配合紅42師主力作戰,一舉殲滅慶陽民團軍1個大隊。接著,又奇襲並攻克了合水太白地區地勢險要的崖寨民團,趕跑團總路先貴,繳獲了許多糧食和槍枝,還有30多名窮苦僱工出身的團丁爭相參加了紅軍游擊隊,使合水游擊隊增加到300餘人。第二路游擊隊的保全游擊支隊,經過吳堡川、白豹川,連夜進襲水砭台和二李家溝的張廷芝部,牽制了敵人,支援了紅軍主力部隊。接著,又由孫銘章、趙生等帶領合水游擊隊,迅速至洛河,擊退敵人,掩護主力紅軍過河進抵三道川。在三道川長官廟殲滅張廷芝部百餘人,接連打下了藺家砭、李家梁、元城子,消滅張廷芝部2個連,繳獲戰馬50匹。隨後,又乘勝前進,在高橋、上川等地殲敵近百人,繳獲戰馬近百匹,取得了主力紅軍和地方游擊隊配合作戰取勝的光輝戰例。
4月下旬,合水游擊隊北上,配合陝北紅軍和游擊隊作戰。5月中旬,隴東軍閥陳珪璋部的譚世麟、仇良明再犯南梁。為了保護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心臟南梁地區,合水游擊隊在盤克原、固城川、黑木原一帶,連續伏擊敵人騎兵部隊,殲敵百餘名,繳獲戰馬40餘匹,槍30餘支,配合主力紅軍粉碎了隴東軍閥的反革命“圍剿”。6月中旬,保全、合水兩個游擊支隊北上,在三道川的水砭台與民團決戰半天多,打開崖窯窨子,消滅了民團,繳槍十多支,還給勞苦民眾分了糧食和財物,當場處決了反革命分子高惠。8月上旬,劉約三、王志林帶領合水游擊隊,深夜冒雨奔襲了旦巴寨民團。他們架起雲梯,猛衝猛攻,一舉殲滅數十人,團總曹俊章帶領少數殘部逃遁,游擊隊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和百餘匹騾馬。12月,王志林被調任紅42師騎兵團三連連長由趙生兼任隊長,因為受到張振東被殺的影響,按照責任事故開除了孫銘章的軍籍,指導員由劉約三擔任。1935年春,合水游擊隊與慶北游擊隊合併,隊長換成了李樹林,劉約三也因調任騎兵團參謀長,指導員又換為白天章。6、7月間,李樹林回到了慶北縣,白天章調往關中工作,王志林、武海潮先後擔任合水縣游擊隊隊長、指導員。
1936年4月,華池縣游擊隊併入合水游擊支隊,與李正庭在合水發展的抗日義勇軍合編為合水縣獨立營,王志林任營長,李樹林任政委。1937年2月,王志林在環縣戰場上失蹤,戴占奎接任營長。1938年大河岔戰鬥結束後,合水獨立營將一部分人員劃撥合編為合水縣保全大隊,由楊繼清任隊長,江波(江思訓)任政委。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1941年6月,合水縣獨立營正式編入129師385旅警5團.
①一中隊建立後不久,隊長朱虎虎、指導員羅(具體姓名不詳)即遭叛徒暗殺,朱炳財接任隊長,後因朱炳財調任紅26軍42師騎兵團2排排長後,一中隊隨之解散。
②趙生,合水楊坪鄉趙家原人,因在慶陽野狐溝戰鬥負傷,在家休養遭到誣陷,被385旅關押,未來得急審訊,就因傷情加重死在獄中,指導員曹廟被國民黨合水縣偽保全隊隊長李鴻軒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