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徑雷達對抗技術》是2014年9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鑫。
基本介紹
- 書名:合成孔徑雷達對抗技術
- 作者:賈鑫
- ISBN:9787118096583
- 頁數:204
- 定價:35.00
-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1
- 千字數:236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1.1起源1
1.2有效控制的需求2
1.3無線電和自動駕駛儀2
1.4航空魚雷:首架現代無人機(1918年3月6日)3
1.5無人靶機4
1.6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海軍的無人攻擊機6
1.7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V-1“蜂鳴”飛彈(Buzz Bomb)8
1.8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槲寄生”(Mistletoe)9
1.9早期無人偵察機9
1.10雷達誘餌: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10
1.11遠程偵察無人機系統: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10
1.12首架無人直升機系統: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11
1.13尋求自主操作11
1.14雙尾桁推進式無人機的誕生12
1.15沙漠風暴:1991年13
1.16克服飛行員的偏見14
1.17無人機系統會取代有人機嗎?15
思考題15
參考文獻15
第2章無人機系統的組成16
2.1無人機系統(UAS)的組成16
2.2遙控駕駛飛行器(RPA)16
2.2.1固定翼17
2.2.2垂直起降17
2.3指揮與控制單元18
2.3.1自動駕駛儀18
2.3.2地面控制站19
2.4通信數據鏈21
2.4.1視距內(LOS)21
2.4.2超視距(BLOS)21
2.5任務載荷22
2.5.1光電22
2.5.2紅外23
2.5.3雷射24
2.6發射與回收24
2.7人的因素26
第3章無人機航空監管體系——以美國為例27
3.1美國航空監管體系27
3.1.1引言27
3.1.2美國航空條例歷史27
3.1.3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28
3.1.4執法和制裁30
3.3標準和條例34
3.4規則制定的過程36
3.5有關無人機的現行規定38
3.6FAA對無人機系統的執法權42
3.7前進之路:無人機系統管理條例的未來45
3.8結論46
思考題47
第4章無人機授權認證的過程48
4.1引言48
4.1.1背景48
4.1.2常規國家空域系統48
4.1.3無人機系統分類50
4.2無人機系統空域準入歷史51
4.2.1聯邦航空管理局備忘錄的指示52
4.2.2改變空域準入的新力量53
4.3授權認證(COA)或豁免的啟用54
4.4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指南檔案55
4.5無人機項目辦公室的創建56
4.5.1授權認證的焦點56
4.5.2授權認證申請的數據和步驟57
4.6無人機準入國家空域系統的未來發展59
4.7結論61
參考文獻62
第5章無人機系統的空域運行64
5.1無人機系統空域運行障礙64
5.2無人機系統空域運行指南65
5.3空域定義65
5.4公共用戶:授權證書67
5.5民間用戶:專用適航性/試驗性證書67
5.6飛行操作68
5.7人員資質70
思考題72
第6章機載感測器與有效載荷73
6.1引言73
6.2無人機系統:“採集平台”抑或飛行器?73
6.3監管的挑戰74
6.4感測器和有效載荷:有區別嗎?75
6.5感知與規避的動力學和系統76
6.6目標驅動型感測器78
6.7技術和系統的限制79
6.8結論80
第7章無人機系統感知與規避82
"
第1章緒論
1.1SAR基本概念與原理
1.1.1SAR基本概念
1.1.2SAR技術發展
1.1.3SAR成像原理
1.2電子對抗概念與技術體系
1.2.1電子對抗概念
1.2.2電子對抗分類
1.2.3電子對抗技術體系
1.3SAR對抗概念與基本方法
1.3.1SAR對抗基本概念
1.3.2SAR對抗基本方法
1.3.3SAR對抗基本問題
第2章合成孔徑雷達基礎
2.1概述
2.2SAR發展歷程
2.3SAR數據獲取
2.3.1SAR數據獲取幾何關係
2.3.2SAR數據獲取模式
2.4SAR成像關鍵技術
2.4.1距離模型
2.4.2距離徙動模型
2.4.3回波信號模型
2.4.4都卜勒參數估計
2.5典型SAR成像處理算法
2.5.1距離—都卜勒算法
2.5.2Chirp Scaling算法
2.5.3Specan算法
2.6SAR成像的幾何特性
2.6.1透視收縮
2.6.2頂底位移
2.6.3雷達陰影
2.7SAR圖像目標幾何特徵
2.8SAR圖像目標定位
2.8.1距離—都卜勒信息定位法
2.8.2SAR波束中心點目標定位解析法
2.9SAR方程
2.10SAR分辨特性
2.11典型SAR系統
第3章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子偵察技術
3.1概述
3.2SAR的電子偵察方程
3.3SAR的電子偵察信號模型
3.3.1信號頻寬與模型
3.3.2線性調頻信號時頻特徵
3.3.3SAR的電子偵察信號模型
3.4SAR的電子偵察信號處理
3.4.1脈衝寬度估計
3.3標準和條例34
3.4規則制定的過程36
3.5有關無人機的現行規定38
3.6FAA對無人機系統的執法權42
3.7前進之路:無人機系統管理條例的未來45
3.8結論46
思考題47
第4章無人機授權認證的過程48
4.1引言48
4.1.1背景48
4.1.2常規國家空域系統48
4.1.3無人機系統分類50
4.2無人機系統空域準入歷史51
4.2.1聯邦航空管理局備忘錄的指示52
4.2.2改變空域準入的新力量53
4.3授權認證(COA)或豁免的啟用54
4.4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指南檔案55
4.5無人機項目辦公室的創建56
4.5.1授權認證的焦點56
4.5.2授權認證申請的數據和步驟57
4.6無人機準入國家空域系統的未來發展59
4.7結論61
參考文獻62
第5章無人機系統的空域運行64
5.1無人機系統空域運行障礙64
5.2無人機系統空域運行指南65
5.3空域定義65
5.4公共用戶:授權證書67
5.5民間用戶:專用適航性/試驗性證書67
5.6飛行操作68
5.7人員資質70
思考題72
第6章機載感測器與有效載荷73
6.1引言73
6.2無人機系統:“採集平台”抑或飛行器?73
6.3監管的挑戰74
6.4感測器和有效載荷:有區別嗎?75
6.5感知與規避的動力學和系統76
6.6目標驅動型感測器78
6.7技術和系統的限制79
6.8結論80
第7章無人機系統感知與規避82
"
第1章緒論
1.1SAR基本概念與原理
1.1.1SAR基本概念
1.1.2SAR技術發展
1.1.3SAR成像原理
1.2電子對抗概念與技術體系
1.2.1電子對抗概念
1.2.2電子對抗分類
1.2.3電子對抗技術體系
1.3SAR對抗概念與基本方法
1.3.1SAR對抗基本概念
1.3.2SAR對抗基本方法
1.3.3SAR對抗基本問題
第2章合成孔徑雷達基礎
2.1概述
2.2SAR發展歷程
2.3SAR數據獲取
2.3.1SAR數據獲取幾何關係
2.3.2SAR數據獲取模式
2.4.1距離模型
2.4.2距離徙動模型
2.4.3回波信號模型
2.4.4都卜勒參數估計
2.5典型SAR成像處理算法
2.5.1距離—都卜勒算法
2.5.2Chirp Scaling算法
2.5.3Specan算法
2.6SAR成像的幾何特性
2.6.1透視收縮
2.6.2頂底位移
2.6.3雷達陰影
2.7SAR圖像目標幾何特徵
2.8SAR圖像目標定位
2.8.1距離—都卜勒信息定位法
2.8.2SAR波束中心點目標定位解析法
2.9SAR方程
2.10SAR分辨特性
2.11典型SAR系統
第3章合成孔徑雷達的電子偵察技術
3.1概述
3.2SAR的電子偵察方程
3.3SAR的電子偵察信號模型
3.3.1信號頻寬與模型
3.3.2線性調頻信號時頻特徵
3.3.3SAR的電子偵察信號模型
3.4SAR的電子偵察信號處理
3.4.1脈衝寬度估計
3.4.3脈衝重複頻率(PRF)估計
3.5SAR工作模式辨識
3.5.1工作模式特徵參數計算
3.5.2工作模式辨識算法
第4章合成孔徑雷達的干擾技術
4.1概述
4.2SAR的干擾原理
4.2.1SAR的干擾原理
4.2.2SAR的干擾分類
4.3干擾信號的SAR圖像特徵
4.3.1非相干干擾的SAR圖像特徵
4.3.2部分相干干擾的SAR圖像特徵
4.3.3二維相干干擾的SAR圖像特徵
4.4SAR的干擾技術
4.4.1噪聲干擾
4.4.2混沌控制干擾
4.4.3數字儲頻轉發乾擾
4.4.4彈射式干擾
4.4.5數字圖像合成干擾
4.5SAR的干擾功率計算
4.5.1功率增益計算模型
4.5.2干擾功率計算
4.6InSAR的干擾技術
4.6.1InSAR三維成像原理
4.6.2InSAR的干擾方法與原理
4.6.3InSAR的干擾效果仿真
第5章合成孔徑雷達的干擾抑制處理技術
5.1概述
5.2基於頻域識別的陷波濾波法
5.2.1窄帶干擾信號檢測
5.2.2陷波濾波器
5.3基於AR模型的濾波法
5.3.1AR模型
5.3.2基於AR模型的濾波法
5.3.3AR模型階數確定
5.4基於小波包的自適應濾波法
5.4.1小波分析
5.4.2小波包分解
5.4.3基於小波包的自適應濾波
5.5干擾抑制效果評估
5.5.1干擾抑制效果評估指標
5.5.2評估指標計算方法
5.5.3仿真評估實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