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圍

合圍

詞語信息

【詞目】合圍

【拼音】hé wéi

【釋義】

1、四周環圍。多指作戰或打獵時從四面包圍。

合圍敵人

2、合抱

合圍的大核桃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圍
  • 【釋義】1:合抱
  • 【釋義】2:四周環圍
  • 【拼音】:hé wéi
詳細解釋,軍事戰術,合圍基本含義,戰爭套用,未來套用,

詳細解釋

1、四面包圍。多指作戰或打獵時從四面包圍。
禮記·王制第五》:“天子不合圍,諸侯不掩群。”
李陵《答蘇武書》:“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四:“雨霽,懿乃合圍,作土山地道,楯櫓鉤沖,晝夜攻之,矢石如雨。”
明 徐渭 《龕山凱歌》之四:“短劍隨鎗暮合圍,寒風吹血著人飛。”
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少頃,魯、陳、蔡三國,俱來賀勝,各請班師。遂解圍而去。計合圍至解圍,才五日耳。”
昭槤 《嘯亭續錄·御槍處》:“凡上合圍時,皆下騎執火器,翼列扈從,以防猛獸奔突。”
王國維 《浣溪沙·草偃雲低漸合圍》:“草偃雲低漸合圍,雕弓聲急馬如飛,笑呼從騎載禽歸。”
2、兩臂圍攏。形容樹木粗大的程度。
張九齡 《荔枝賦》:“下合圍以擢本,傍蔭畝而抱規。”
元好問 《為鄧人作》詩:“攜盤渭水空流涕,種柳金城已合圍。”
吳偉業 《海虞孫孝維三十贈言》詩之四:“種松記取合圍後,樹下著書堪醉眠。”
3、合攏。
沙汀 《闖關》一:“蒼茫的暮色已經在合圍了。”
《羊城晚報》1984.8.14:“四面的烏雲更加活躍,向東方合圍。”

軍事戰術

合圍基本含義

合圍 envelopment on double flanks
從不同方向向敵方實施攻擊 或機動,達成四面包圍的作戰行動。其目的是為全殲敵軍某一集團創造條件。在組織與實施合圍時,根據敵軍的行動性質,所處的地位和條件,採取不同的樣式。對冒進突出、翼側暴露和處於孤立地位之敵,以正面進攻與迂迴、包圍相結合達成合圍;對齊頭並進的集中強大之敵,誘其分散,選其一部或一路加以合圍;對點線相連、部署嚴密之敵,實施鉗形攻擊或多路攻擊,先行突破,爾後在敵後方合攏,達成合圍;對孤立扼守要地之敵,採取向心突擊或相向突擊達成合圍;對退卻之敵,以快速迂迴與空降、跟蹤追擊相結合達成合圍,等等。
實施合圍時,擔任攻擊和 機動 的部隊,應嚴密組織,迅速行動,保證按時到達指定位置。達成合圍的兵力部署須同時構成對內對外正面,限制被圍之敵機動和逃跑,阻敵增援。一般對內正面的兵力應大於對外正面的兵力。在敵援兵強大時,對外正面的兵力也可大於對內正面的兵力。

戰爭套用

合圍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已經出現。《孫子·謀攻篇》中即有“用兵之法,十則圍之”的論述。 公元前260年秦趙 長平之戰 ,秦軍合圍殲滅趙軍就是合圍作戰之一例。《李陵答蘇武書》中也有“單于臨陣,親自合圍”的論述。在西方合圍作戰也一向受到兵家的重視,並被廣泛地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 時,合圍已發展到以 坦克 和機械化部隊在航空兵和空降兵配合下一次合圍數十萬軍隊的規模。如1942~1943年 史達林格勒會戰 ,1944年明斯克戰役等,都合圍殲滅了大量的德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歷次革命戰爭中,按照 毛澤東 的“四面包圍,不使漏網”的思想進行許多次合圍作戰,殲滅了大量的敵人。特別是 解放戰爭 期間的 遼瀋戰役 中,圍殲廖耀湘兵團的作戰, 淮海戰役 中先後合圍黃伯韜兵團、黃維兵團及杜聿明集團的作戰,殲滅了國民黨賴以進行內戰的數十萬主力軍。這些合圍作戰具有快速、突然,合圍與打援相結合,合圍與分割、殲滅同時進行等特點。
蘇軍一向重視合圍,要求合圍和殲滅敵軍集團同時進行。美國把戰役合圍通稱為包圍,要求出現分割和包圍的機會時,首先堵住對方退路,同時實施空中機動,進行垂直包圍,並使兵力機動和火力機動密切協同。美軍還認為,使用 核武器 或 化學武器 ,可以加速被圍的龐大敵軍的崩潰。

未來套用

隨著 軍事技術 的發展,一些國家的軍隊對合圍更加重視。在今後戰爭中,合圍將被廣泛地運用;以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在空降兵和航空兵的配合(在瀕海地區還有 海軍 配合)下,向對方深遠縱深內重兵集團實施合圍,將成為一種常見的作戰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