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

吁嗟篇

《吁嗟篇》是漢末三國之際文學家曹植擬樂府舊題《苦寒行》而創作的一首詩。詩取句首“吁嗟”二字命篇,實際上是一首歌詠“轉蓬”的詠物詩。此詩以轉蓬為喻,形象地描寫了作者“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全詩取譬貼切,人蓬合一,句句寫蓬,語語見人,情感流注,一氣呵成。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吁嗟篇
吁嗟此轉蓬,居世何獨然
長去本根逝,宿夜無休閒
東西經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迴風起,吹我入雲間。
自謂終天路,忽然下沉淵。
驚飈接我出,故歸彼中田
當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
宕宕當何依,忽亡而復存。
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
流轉無恆處,誰知吾苦艱。
願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
糜滅豈不痛,願與根荄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吁(yù)嗟(jiē)篇:樂府詩題,屬《相和歌·清調曲》。吁嗟,感嘆詞。
⑵轉蓬:隨風而動的蓬草花。蓬屬菊科植物,秋日花朵乾枯,“遇風輒拔而旋(轉)”(《埤雅》),與人們離鄉漂泊的景況很相像,因此常被詩人所歌詠。曹操卻東西門行》,就曾以它的“隨風遠飄揚”,抒寫過“何時返故鄉”的感情。但曹植之矚目於轉蓬,卻與他政治上的坎坷遭際有關。
⑶居世:生在世上。
⑷“長去”句:言永失根莖。
⑸宿夜:同“夙夜”,從早到晚。
⑹七陌、九阡:指東西南北廣大地區。
⑺卒(cù):同“猝”,突然。迴風:旋風。
⑻“自謂”句:自以為能始終在高空中。
⑼驚飈(biāo):自下而上的暴風。
⑽故:仍舊。一說同“顧”,猶“豈”。中田:即田中。
⑾宕(dàng)宕:通“蕩蕩”,流蕩無依的樣子。
⑿飄颻(yáo):飛動不定。周:遍。八澤:古代的八個大澤(湖),魯有大野,晉有大陸,秦有楊污,宋有孟渚,楚有雲夢,吳越有具區,齊有海隅,鄭有圃田。
⒀中林:即林中。
⒁燔(fán):燒。
⒂糜(mí):碎爛。
⒃根荄(gāi):草根。根,一作“株”

白話譯文

可嘆我這流轉的飛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艱難。
永遠的離開了根莖隨風飛去,朝朝與暮暮不得安閒。
由東至西橫過了多少曲路,從南向北越過了多少荒田。
突然遇上旋起的迴風,把我吹入藍天上的雲間。
我以為來到了天路便是盡頭,誰知又墮入無盡的深淵。
暴風再一次將我捲起,仍舊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
我正要往南,卻忽然朝北,正想往東,卻被吹到了西邊。
飄飄蕩蕩的我不知所歸,一時間霍然消失,一時間又霍然出現。
我曾經飛遍了八大湖澤,也曾經走遍了五嶽的山巔。
嘗盡了人生流離無定的痛楚,有誰能體會我內心的苦艱?
我願作那林中的小草,隨著秋燔的野火,化作一縷縷塵煙。
就算要承受野火燒燎的痛苦,能與根荄生死相連,我也心甘情願。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寫此轉蓬詩時,已是他文學創作的末期,同時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後時段。曹丕即位後,曹植身受極為沉重之政治迫害,幽禁獨處,死生莫測。唯一希望是如何能夠解除法制的控制,爭取人身自由。《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云:“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可見當時曹植正遭受排擠、打擊、失去自由、理想落空的境遇。根據《三國志》裴松之註:曹植為排解心中苦悶,曾作琴瑟調歌,其辭即為《吁嗟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以首二字“吁嗟”為題,為全篇蒙上了憂悒的色彩。飛蓬是孤獨的,“居世何獨然”。然而它被迫脫離本根的悲哀更甚於它的孤獨。作者用一系列動詞極力刻畫了飛蓬的艱難坎坷。七陌九阡八澤五山的廣袤帶來的並不是遊歷的快意,而是無盡的漂泊、舉目無親的痛苦。比這種飄蕩本身更難以忍受的則是永遠無法預料的身不由己的命運。
曹丕登基後,曹植實際上就已被放逐。以貴公子而遭流放,尷尬的處境令曹植“吁嗟”不已。他無心背叛,渴望報國,卻被行監坐守,動輒得咎。“卒遇迴風起”的希冀,“忽然下沉淵”的冰冷,“驚飈接我出”的慌亂,“當南而更北”的不由自主,“忽亡而復存”的劫後餘生的驚恐等等。在這種上天入地“流轉無恆處”的輾轉中,他終於忍無可忍地發出“誰知吾苦艱”的哀嘆。
詩人氣質濃郁的曹植,在生活的重壓之下被逼出這樣的願望:“願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寧願在痛苦中死去,只求與根相連,不再奔波。中林草為了結束“流轉無恆處”而情願燔於野火而靡滅,反映了詩人對於命運操控於人的忿忿不平。他只能通過這樣低微的幻想來轉移自己的痛苦。“糜滅豈不痛,願與根荄連。”像轉蓬這樣離根飄蕩,就是活著,也要比中林草受野火的燒灼痛苦百倍。與根株相連,也就是與親生骨肉同胞相連,這願望其實是微薄的,一般人都能輕易獲得,但又如此珍貴,以至於曹植為之竭力盡瘁去追求呼號。這兩句結語,反射全詩,使詩中的每一句,全都發出悲愴的回應。曹植以《七步詩》名揚天下,七步成詩也許不實,而此篇卻可成為與它異曲同工的真實佐證。
這首詩運用比擬手法,將對轉蓬漂泊生涯的描述,化成了作者自身痛苦遭際的再現;又通過轉蓬之口,發出了對於一手製造作者孤獨漂泊悲劇的執政者的憤切控訴。轉蓬與作者兩者交融合一,映照得非常精妙。

名家點評

清代丁晏《曹集詮評》:“痛心之言。傷同根而見滅也。”
現代徐中玉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全詩通篇運用比興,貌似詠物,實為詠懷,兩相交融,契合無間。”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三國魏文學家。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陳王,謚曰思,故世稱陳思王。自稱“生乎亂,長乎軍”。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賞愛,幾乎被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失寵。其創作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為建安文學中成就最高者。有集三十卷,已佚,宋人輯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